焦媛——香港舞台剧领域的标志性人物,以其卓越的演技、对舞台的执着和对女性角色的深刻诠释而闻名,被誉为“香港舞台剧女王”。她的表演风格细腻而富有张力,作品多以女性题材为主,并擅长塑造复杂多面的女性形象:从《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到《阴道独白》中的女性觉醒者,她通过舞台展现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反思;在《约定·香奈儿》中更进一步探讨了女性在艺术与生活中的自我认同与成长。此外,焦媛还通过成立“焦媛实验剧团”,致力于探索女性剧场的新形式,打破传统戏剧界限,为香港舞台剧注入新鲜活力。
图:焦媛在《金锁记》《约定香奈儿》剧照
而说到焦媛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缘分,则源自于多年前与演员杨溢在《蝴蝶是自由的》这部剧中的合作。焦媛充满层次感和张力的演绎,也在当时舞台剧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图:《蝴蝶是自由的》剧照
而这一次,当上话筹备舞台剧《彩虹的尽头》时,焦媛无疑成为了剧中女主角朱迪·嘉兰最好的人选——她不仅拥有与这位莱坞黄金时代标志性人物相匹配的艺术气质和表演实力,其卓越的歌唱天赋、极具感染力的表演风格和对复杂角色的驾驭能力,也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本期内容,我们将跟随焦媛和三位男演员——刘炫锐、张玮伦、刘啸尘的脚步,一起去看看这部关于破碎与重生、孤独与盛放的舞台剧《彩虹的尽头》,会带来哪些惊喜!
图:《彩虹的尽头》排练花絮
“舞台上永远只有我自己一个。”——这句话来自朱迪·嘉兰的独白,也是朱迪的饰演者焦媛最喜欢的一句台词。同样作为演员,焦媛和朱迪有着诸多的共鸣。朱迪的一生,是喜剧与悲剧的交织。焦媛坦言,这个角色最吸引她的正是其“用幽默掩盖破碎”的矛盾性。舞台上,朱迪用她的风趣幽默逗乐着观众;而幕后的她,却是一个被药物、孤独与职业压力掏空的灵魂。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概括角色,焦媛的选择是“破碎、幽默、悲伤——她的喜剧源于悲伤和破碎”,就像用彩色气球包裹着的一块沉重石头。
图:《彩虹的尽头》排练花絮
事实上提及接演舞台剧《彩虹的尽头》的初衷,演员们无一例外被剧中鲜活多面的人物角色所打动。“这是一个极具戏剧张力的剧本,它并非只展现极好或极坏的一面,而是将一个个立体完整的人就这样纯粹地放到台面上,具体什么样子,每位观众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评判。”张玮伦说到。
图:《彩虹的尽头》排练花絮
因此,这部剧中的其他角色也同样充满了人性的灰度。比如刘炫锐饰演的米奇·迪恩斯,既是朱迪的丈夫,也是她的“刽子手”。他自私又脆弱,爱她也利用她,这种矛盾在第五场戏中爆发:他一边担心朱迪失踪,一边恐惧两人一败涂地。而张玮伦饰演的钢琴师安东尼,则用温柔善良又充满孤独遗憾的情感守护着朱迪的梦想,他不抗拒繁华,但也享受平静、浪漫、广阔的世界。尤其在最后一场戏中的情感表达,更成为全剧最纯净的情感出口。刘啸尘则穿梭于记者、采访者与舞台监督之间,以多重视角拼凑着朱迪的传奇。
图:《彩虹的尽头》排练花絮
为了贴近角色,这部剧的每位演员都做足了功课,甚至需要从零开始挑战自己从未涉足过的领域。比如对于焦媛来说,除了诠释这个和现实中的自己天差地别的人物外,还需要与现场乐队配合演唱朱迪·嘉兰的爵士风格音乐:“我很喜欢音乐,却很少听爵士,但朱迪的歌声让我发现,音乐与演戏一样,都是剥开外壳、直抵内心的过程。爵士乐不是技巧和声音的炫耀,而是情感的流淌——这与戏剧创作的本质不谋而合。”她反复聆听朱迪的录音,从嗓音中捕捉情感的震颤。“这个角色极具挑战性,但我愿意拿出百分百的勇气来尝试。”焦媛说道。在一次刚下地的排练中,她因角色情绪爆发一时忘词,却在导演喊停后继续完成了表演,这一幕让一旁的张玮伦深受震撼:“她的投入像一团火,瞬间点燃了周围的一切。”
图:《彩虹的尽头》排练花絮
此外,张玮伦为角色进行了“从外到内”的自我重塑。他烫卷发、穿西装、学美妆,用英式幽默的语调打磨台词……试图从自己对角色的感受中去打破“刻板绅士”的桎梏。刘炫锐则用“近乎苛刻的自律”贴近角色:午休时间健身,深夜研读剧本,甚至与焦媛反复探讨米奇的“爱恨边界”——“这个角色的复杂性让我着迷——他不是一个反派,只是一个被欲望和恐惧撕裂的普通人。”而一人分饰多角的刘啸尘,也对每个角色都做了精心的小巧思设计。
图:《彩虹的尽头》排练花絮
排练厅里,导演保罗·加林顿被演员们亲切地称为“细腻的工匠”。焦媛眼中的保罗是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导演,他对每句台词、每个动作背后隐藏的动机都会严苛考究,这种深度挖掘让角色立体如生。而保罗的文件夹里也总是塞满了资料,“甚至连场景的天气都有历史依据,”张玮伦笑称。而这种严谨与导演的温柔形成反差——“他从不否定演员,而是鼓励大家勇敢表达、勇敢试错,跟他在一起工作非常舒服,而且他的示范、表演对演员非常有启发性,”刘炫锐表示。
图:《彩虹的尽头》排练花絮
当然,剧组间温馨快乐又充满能量的化学反应同样令人动容。三位辽宁籍男演员与“半个北方人”焦媛碰撞出的豪爽创作火花,让排练厅每一天都欢声笑语充满干劲。而说到刘炫锐与焦媛的缘分更添戏剧性:她曾为他颁发过“年度最佳男演员”奖,如今在舞台上互为镜像。她“永远都愿意再来一遍”的认真态度,也给予了他勇敢挑战的信心。张玮伦感慨:“这次的合作更像一堂大师课,与专业的人边演边学。”
图:《彩虹的尽头》排练花絮
说到期待从这部剧中收获些什么,排练中的焦媛早已被朱迪强大的生命力所打动。那是一种“燃烧式的生命力”:“但她太用力了,以至于最终耗尽了自己。现实中的我们,能否既盛放又找到‘不费劲’的平衡?”这也是焦媛一直在思考,并希望和观众一同探讨的话题。张玮伦则选择将问题抛给观众:“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你真的快乐吗?”
图:《彩虹的尽头》排练花絮
“精彩”、“好看”、“肮脏的梦幻”、“底蕴”——这四个词,分别来自舞台剧《彩虹的尽头》四位主演焦媛、刘炫锐、张玮伦和刘啸尘。它们像四把钥匙,打开了这部作品的多重维度。《彩虹的尽头》不仅仅是一部舞台剧,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一场关于人性与梦想的深刻探讨。当灯光亮起,音乐响起,你会发现,彩虹的尽头并非终点,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光芒。
图:《彩虹的尽头》排练花絮
《彩虹的尽头》主创对谈
“与朱迪·嘉兰共赴一场时代的诘问”
当《飞越彩虹》的余韵穿透半个世纪,2025年3月,我们以舞台为刃,剖开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糖衣——16岁的朱迪用绿野仙踪织就童话,46岁的她却深陷资本、药物与四次婚姻的废墟,攥着名为“真爱”的绳索向深渊坠落。这不是简单的巨星挽歌:当主创团队围读剧本时,那些被药片碾碎的尊严、被掌声绑架的自由,成为映照当下行业沉浮与灵魂角力的棱镜。
3月15日,主创团队将集体聚首,与您分享作品的诞生历程。这一场关于创作初心的真诚对话,我们将揭开剧本中未曾言说的血色掌纹,聆听演员如何以骨血重塑那个在彩虹尽头徘徊的破碎灵魂。此刻启幕,不是怀旧,而是以戏剧为刃,剖开所有时代共通的痛与光。
活动时间:2025年3月15日(周六)15:00
(《彩虹的尽头》晚场演出前)
活动时长:约90分钟
活动地点:茉莉花剧场(北海路247号)
活动嘉宾:
制作人:刘雷
导演:保罗·加林顿【英国】
副导演:韩智伊
主演:焦媛【中国香港】、刘炫锐、张玮伦、刘啸尘
报名方式:38元/人(含一枚《彩虹的尽头》定制金属徽章),名额有限,报满即止。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会员可用积分抵扣)
《彩虹的尽头》后台之旅
在齿轮与追光间追寻朱迪·嘉兰的星尘
当大幕垂落,掌声消散,那些被镁光灯灼伤的裂缝、被台词掩埋的喘息,此刻将在阴影中显形。
本次后台之旅,我们邀请到《彩虹的尽头》的舞台监督罗霁忺,与大家分享《彩虹的尽头》舞台艺术创作及呈现的过程,邀请您您撕开天鹅绒帷幕的背面——进一步走进故事之中,抚摸朱迪·嘉兰高跟鞋踩裂的木质地板凹痕,凝视化妆镜前堆积如山的空药瓶与未寄出的情书。
活动时间:2025年3月22日(周六)16:00
(《彩虹的尽头》晚场演出前)
活动时长:约60分钟
活动地点:茉莉花剧场(北海路247号)
活动嘉宾:舞台监督:罗霁忺
报名方式:58元/人(含一枚《彩虹的尽头》定制金属徽章),名额有限,报满即止。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会员可用积分抵扣)
“茉莉花剧场开放日”
《彩虹的尽头》主题展览
Over the Rainbow—朱迪·嘉兰生平图片展
展览时间:3月12日-30日12:00-17:00
(演出日仅在演出期间对入场观众开放)
展览地点:茉莉花剧场前厅
(北海路247号)
参与方式:免费参观
(演出期间仅对入场观众开放)
3月14日-30日 茉莉花剧场
《彩虹的尽头》
一起感受这场关于破碎与重生的故事吧
愿每个观众都能从中照见自己的光
故事梗概:
16岁的朱迪·嘉兰(Judy Garland),以一部《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跃升一线红星;一首《飞越彩虹》(Over the Rainbow)更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经典。万丈光芒的舞台上,她是天赋异禀、灵动迷人、炙手可热的传奇巨星;隐秘暗影下的金钱、权利、欲望游戏里,她却是一个爱而不得、药物成瘾、负债累累的提线木偶。46岁历经了4次失败婚姻、深陷多重困境的朱迪,又一次遇见了自己的“真爱”米奇·迪恩斯,并在他的陪伴下决心重返舞台找回自我。然而究竟是什么样的精心布局,最终让这场饱受争议的回归演唱会成为了朱迪生命的绝唱?巨星陨落,璀璨如初!2025年3月茉莉花剧场,一起揭开迷雾,聆听这段通往彩虹彼岸的时代挽歌。
演出背景:
舞台剧《彩虹的尽头》于2005年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全球首演,此后便在世界各地的主要剧院轮番上演,包括罗马、马德里、柏林、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开普敦、华沙、哥本哈根、蒙特利尔、爱丁堡、赫尔辛基、墨西哥城、阿姆斯特丹、布拉格、亚特兰大和洛杉矶等。2010年,该剧在伦敦西区首演,打破了特拉法加工作室6个月的票房纪录。2012年,该剧转移到百老汇,在贝拉斯科剧院持续上演6个月,并获得了3项“托尼奖”提名,以及包括最佳戏剧奖在内的4项“劳伦斯·奥利佛奖”提名。
演职员表:
制作出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 出品人:张惠庆 | 总监制:田水 | 艺术总监:喻荣军 | 联合监制:何念 | 制作人:刘雷 | 编剧:彼得·奎尔特Peter Quilter【英国】 | 剧本翻译:周玙玢 | 导演:保罗·加林顿Paul Garrington【英国】 | 副导演:韩智伊 | 音乐总监:姜清华 | 声乐指导:汤爱民 | 舞美设计:李柏霖【中国台湾】 | 灯光设计:陈璐 | 服化设计:董桂颖 | 道具设计:朱晨祺 | 音效设计:乔国栋 | 技术设计:徐先根 | 舞台监督:罗霁忺
主演:焦媛【中国香港】、刘炫锐、张玮伦、刘啸尘
乐手:戴建新、赵鹏、姜逸都、花子翁
演出信息:
演出时间:2025年3月14日-3月30日 19:30
(周一无演出,周日仅14:00下午场)
演出地点:茉莉花剧场(黄浦区北海路247号)
演出票价:180/280/380/580元
* 每场演出均有80元视线遮挡位
* 建议年龄16岁以上观众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