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南望村位于金南镇南面,烟波浩淼的高邮湖在该村南侧拐了一道弯,于是这里巧妙地形成一大片浅滩、湿地,这里水质清澈,水草肥美,俨然是个天然的大牧场,聪明勤劳的南望村人利用这天然的大牧场,积极养殖三禽,率先开辟了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养鹅人王如忠就是其中收益最大的养殖户。
高邮湖畔掘到金
“吆鹅,吆鹅,回家啰,开饭了!”夕阳西下,随着几声洪亮的吆喝声,金南镇高邮湖外湖边马草滩处,偌大的高邮湖面上,成群成片的白鹅在湖面上嬉戏,觅食,很是壮观,听到主人熟悉的吆喝声,散乱、三两成群的鹅群,迅速集中游在一起,像一支操练有序的队伍,有条不紊地上岸,然后分别进入到各自的鹅栏里吃食,歇息。
落日余晖下,吃饱喝足的鹅群渐渐安静下来。养鹅人王如忠如释重负地笑了,眼下,正是蛋鹅生蛋旺期,蛋鹅的喂养一点都不能马虎,稍微休息了一会,王如忠仔细查看着饲料的搭配比例,然后叮嘱在鹅棚里帮忙的时师傅:这个鹅棚要增加点精饲料了,哪个鹅棚的鹅有点肥了,影响产蛋数量,要喂点粗饲料了。等他忙完诸多事宜,天已经全部黑了下来,王如忠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了。
王如忠,是南望村四联组的村民,今年五十一岁,憨厚的长相,敦实的个头,由于风吹日晒,皮肤晒成了黝黑色,从1991年开始养殖家禽,自主创业,走上了养殖蛋鹅致富的道路,其中的酸甜苦辣咸,只有他自己知道。
十几年前,刚过而立之年的王如忠想自己做一番事业,面对复杂而繁华的市场,他有点茫然,正在犹豫之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养殖蛋鹅的经济效益不错,他马上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市场调查,感觉养殖前景确实不错,说干就干,他和妻子商量了下,善解人意的妻子很是赞同,于是就拿出夫妻俩积攒的全部积蓄,投资搞起了家禽养殖。
创业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真正干起来却出现了许多料想不到的难题,当近几千只苗鹅运回家里,由于缺乏科学养鹅知识,只凭传统饲养方法喂养,只是一味地喂料饮水,想不到这些小苗鹅还真难伺候,吃多了撑坏,吃少了饿死,室温低了不行,室温高了也不行,往往是打开窗户着了凉,关着窗户又受了热。安排鹅群也有讲究,密度过大,鹅群拥挤,采食不均。密度过小,不利于保温,成活率下降。那段日子,王如忠就和苗鹅吃住在一起,熬夜加班,吃了很多苦。等苗鹅长到半斤左右,他就把鹅群整体迁到高邮湖堤边,安营扎寨,并且高薪聘请了四名有经验的人来帮忙看管。
为了养好家鹅,王如忠多次请镇里的畜牧技术人员到家里,去书店买来《禽病分析》、《畜禽养殖》等书籍,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经过无数次分析,逐步掌握了鹅的生活习性、病理常识,对鹅的防疫、消毒等已能正确处理,逐步掌握了科学养鹅的技术,养殖效益蒸蒸日上,他很庆幸,在高邮湖畔,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据了解:目前,王如忠饲养的一万多只蛋鹅,每年的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左右。村民亲切地称他为:鹅司令。
与民共谱致富曲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凭着真实苦干,辛勤劳作,执着追求,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王如忠用汗水铺就了成功之路,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致富路,“一人富了不算富,全村人富了才算富!”这是王如忠心中的一个梦想。近年来,在王如忠的带动和引领下,该村养禽户达到50户,人均收入过万元,他也光荣地被任命为南望村党(总)支部副书记,今年,他还获得了淮安市“劳动模范”称号。
村民杨春明妻子常年生病,造成家庭贫困,看着王如忠养殖发家致富,他只有羡慕的份儿,他也想养殖蛋鹅致富,改变贫穷的现状,苦于没有资金投入而不能成行,他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当王如忠知道他的想法后,主动找到他,给他创业资金,手把手教会他怎么给苗鹅看病吃药,怎么识别蛋鹅要生蛋了……在王如忠精心的指导下,当年,杨春明的蛋鹅就获得了近两万元的纯收入,让他高兴地合不拢嘴,逢人就夸赞着“鹅司令”王如忠的好。
据南望村村党(总)支部书记於梓荣介绍:该村东临高邮湖,南依百家荡、马草滩,有着丰富的滩涂资源,全村共有滩涂面积850亩,水面面积450亩,这里的村民有着丰富的养禽经验,以前该村曾获得淮安市三禽养殖基地。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临湖优势和滩涂资源,大力发展养禽业,村两委一帮人创建养禽产业支部,带领村民把养禽业向深度发展,形成“产业链”效应,实现一条龙发展,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全村共有养殖大户46户,其他散户还不在计算之内。养禽总量(数)超过12万只,年纯收入达到300万元,为提高品牌效益,该村将注册“马草滩”草鸡蛋、“刘浩”牌咸鸭蛋,逐步建成种蛋基地,形成产业链,发展壮大水乡特色产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