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洁的视频采访,采访中诉说了自己对于演技的看法。
一个有“偶像”包袱的人
近一年,李光洁在大众视野里的曝光度高了许多。
2017年底,他参与主演的影视剧《二代妖精》《和平饭店》《战神纪》陆续上映,也在热门综艺《跨界歌王》《幻乐之城》等节目中现身。之前,李光洁多被媒体形容为“戏红人不红”。“这是最好的状态。”李光洁告诉南方周末,“因为能留下的就是作品。”
李光洁认为过去的自己有点自闭,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他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时的班主任王丽娜形容过去的他“严肃低调”。在大学同学眼中,他是一个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傲的人。但如今的李光洁,擅长抖包袱、开玩笑。
在李光洁看来,他学会了如何跟自己相处。“有一天你把自己搞定了,身体里青涩的、尖锐的东西慢慢被接受了,你才知道该怎么跟你身边的人、跟这个世界相处。”
李光洁甚至并不认为,自己因为作品被更多观众熟知就意味着“红了”。私下里,他和演员雷佳音、郭京飞组了“TF老boys”组合,李光洁认为红应该“就像TFboys一样”。
李光洁(图/资料图)
在好友郭京飞看来,李光洁是起点很高的演员,“因为合作过很多真正的老炮儿”。出道作品是张黎导演的《走向共和》,李光洁饰演光绪皇帝。第一部电影作品是在顾长卫导演的《立春》中饰演不知名画家黄四宝。这两部戏对李光洁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直至现在他还对两位导演充满感恩。
除了演戏,李光洁还爱好摄影,他的作品多次登上《国家地理》。演戏之余,外出旅行、用相机记录生活是他的生活方式。这个爱好受张黎影响。2001年拍摄《走向共和》时,张黎告诉他应该买一个相机,“取景器里有另一个世界”。李光洁买了自己的第一部傻瓜相机。
“他让我注意很多细节。”李光洁说,“这是一个细节堆砌出来的世界,我在镜头里看到的这个世界就是我眼中看到的,是一个特别虚的世界。拍戏也是这样,一处细小的不真实就会让你功亏一篑。”
在导演刘殊巧执导的犯罪剧《悍城》中,李光洁饰演卧底珞珈。在虚构国家兰库帕,珞珈独自深入贩毒组织,和帮派展开斗争。因为“无上装打斗”,这是李光洁“尺度最大”的一部作品——好几场戏里,他只穿一个短裤,没有戴任何护具。“一是服装上的尺度,二是打戏的尺度。所以说对于我们这种中青年演员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拍摄之前,导演刘殊巧并不认识李光洁。在马来西亚拍摄了近五个月后,刘殊巧对他的印象却是与那张硬汉脸恰恰相反——喜欢好看的西装、泡面头,现场会自己照镜子修整胡子,担心高清版自己脸上的“坑坑洼洼”会不会太抢戏。
“珞珈这个人物在医院突然就变得风骚了起来,洁哥对于珞珈的人物理解是要有一种‘多变性’,因为他是一个卧底线人,因为这个任务,他需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他也是个男人,见了美女也会撩起来。”刘殊巧说,“洁哥在工作上非常认真、专业。”
李光洁。(图/资料图)
“怀才不遇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怨天尤人”
能拿下《走向共和》中光绪皇帝一角,是李光洁跑组争取到手的。他把这段经历形容为“大学生投简历”——敲开《走向共和》剧组的门,李光洁递上照片,心里想的是“生存,有戏拍,有机会”。彼时,他还不知道《走向共和》会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开机两个月后他才知道导演是谁。
“这个人说了好多听不懂的话,貌似很有道理,但是没听懂,我就记在脑子里。等到四五年甚至十年之后才明白,哦,黎叔说的是这个意思。”李光洁说,“你很难用道理把它提炼,当时就是一个小孩儿。那个时代不像现在信息特别发达,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李光洁认为能和好作品相遇是缘分使然,有运气的成分。“那个时候年轻人的竞争和压力没有现在这么大,那个时候没有宣传,也没有什么流量收视率的压力,就是认认真真演一个戏。标准很简单,戏演好了,你就可以出来。”
李光洁(图/资料图)
这些导演影响了他对行业甚至做人的认知。“这给我建立了一套非常正面、积极的系统,我到今天都在顺着这套系统在往前走。”这套系统包括常说的“做艺先做人”,还包括必须写人物小传这样的工作方法。
《立春》中的黄四宝同样是李光洁跑来的角色。拍摄期间,李光洁和顾长卫曾就黄四宝一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电影中的黄四宝怀揣着艺术梦,几近偏执。李光洁问顾长卫,黄四宝多年未能如愿考上美院,是否并非因为怀才不遇,而仅仅因为画得不好。
“对。这个世界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情,如果你真的怀了才就一定会遇,如果你不遇就是你没有才,这件事情特别简单。”顾长卫这样回答他。
此番对话之后,李光洁觉得自己的世界崩溃了。他原以为自己演的是一个充满才华但怀才不遇的文艺青年。“有时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可能有偏差,会觉得我这么有才,为什么不给我机会?其实不是,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觉得这个世界相对是平衡的,怀才不遇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怨天尤人。很多事情未必是别人的问题,有没有可能是自己的呢?这是我通过那部戏明白的道理。”
李光洁(图/资料图)
“其实重复角色特别难,他们都不是一类人”
南方周末:这次你又演了一次卧底,你对卧底这个词有没有自己特别的理解?
李光洁:你看像《林海雪原》里的杨子荣,他去威虎山卧底,更多是他一个人,《和平饭店》里窦仕骁也是只有一个人,观众都是到最后一集才知道他的身份。珞珈也是一个人去了,但是在第五集的时候他就已经告诉别人他的身份了。真诚可能永远是最打动人的,就是我上来我就告诉你我的身份。我觉得那台词写得特别好,“我跟你说实话不是因为你拿枪对着我,而是因为我相信你。”
南方周末:之前影视剧里已存在大量的卧底形象,你会有突破方面的焦虑吗?
李光洁:其实想重复特别难,我不知道突不突破,但重复是一个课题。想重复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有时候突破不难,重复是难的。而且我没觉得他们是一类人,虽然他们都是卧底,那我也可以说他们都是男的,你为什么永远演男的?你会不会担心你的角色被固化?窦仕骁、杨子荣是解放前的,珞珈是当代的,本身就已经存在巨大的差异了。有人说,光洁你不担心你都演一类角色会被固化吗?我觉得这种意见可以不听,因为当他们认真地看这些戏之后,会发现这些角色的区别是巨大的,世界上都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更何况人。
李光洁(视觉中国/图)
“毫无对象的叛逆,就是一种情绪”
南方周末:在表演上,你是愿意尝试的人吗?
李光洁:我觉得是吧,这些年演的角色其实差别都挺大的。有些观众不够了解我,这不会对我造成任何影响,有一句话叫“士为知己者死”,当你遇到知己,他真的看到你这些年是在努力地换着法去尝试、感受不同的生活,接有创造性的工作。哪怕我跟他素昧平生,他看到什么样问题,我会认真地听。
南方周末:对待外界,这些年你经历了怎样的内心变化?
李光洁:年轻的时候,我对问题的认知比较片面单一,这个问题你问我,我不想回答我就会直接地跟你说,我不想回答。比如有人问我你这个戏怎么演的,能简单的描述一下吗?我内心的声音就是,我五个月155天没日没夜地拍一个戏,你让我用简单的几句话跟你能说明白的话,我为什么要拍?但是现在我觉得其实没必要这样,你可以换一种方式去跟对方说,没必要让大家都不舒服。也可以更加圆滑吧,更多地学会了用一种变通的方式去处理一些我原来不能、觉得很过不去的事儿。
南方周末:你现在还会抵抗或者排斥什么吗?
李光洁:不是排斥,但我有我的看法,我不会觉得你们是不对的,你们该过过你们的,我不会指责、拦住你们。但是在我心里,我不认为它就应该是这样的。这只是属于我很个人的东西。
什么都没有自己的成长重要。我们小时候都叛逆过,现在仔细想来,你的叛逆到底是在叛逆什么呢?其实是没有对象的,毫无对象的叛逆,就是一种情绪。
南方周末:你似乎在建立属于自己的边界?
李光洁:我改变不了、左右不了任何人,我能做的就是做好我自己。如果你跟我认为的不一样,我不会认为你是错。所谓成熟的标志,我觉得就是允许有其他的存在,跟你不一样意见的存在,而不去用对错评判。成熟了以后,我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变得不一样,但都是在这个系统里往前推进,不会完全跳到另外一条轨道上。
南方周末:你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李光洁:我觉得我演到65差不多吧,保养得好一点,天天敷敷面膜,应该能到那个份儿上。我就不干了,找一个岛,开一家潜水店,去某一个愿意收我的学校,当一个课程没有那么重的老师,教类似台词这样的。这是我人生最理想的状态。为什么当老师?因为有两个法定的假日,你就可以在这个假期当中去海边潜水,招待来的朋友们,晒晒太阳,养条狗,这是最完美的生活。
李光洁剧照。(图/资料图)
“舞台让我找回职业荣誉感”
南方周末:你曾说你拍完《团圆饭》的时候整个人被掏空了,因为你不知道怎么演戏了,怎么重新找回这种感觉呢?
李光洁:演舞台剧。舞台剧可能是最接近表演本身的表现形式。我也意识到能救我的只有自己,所以想到了这个办法。
南方周末:戏剧学习和舞台剧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李光洁:影视剧是离不开戏剧的。电影才多少年,但是戏剧多少年了,这些都是从戏剧里衍生出来的。舞台是一个让我有职业荣誉感的地方,当一个人没有职业荣誉感的时候是个特别可怕的。有几年我会觉得我的职业没有任何荣誉感,那个时候极其听不了“戏子”这种话,现在你爱说不说。我的职业有些时候很像一个心灵辅导师,是跟人的精神世界有触碰的,你可以从影视剧当中获得信心,找到反面教材,获得鼓励。这是我们这个职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一旦进入泛娱乐时代,我会觉得那我们是干嘛的呢?这个行业发生了一个很大的改变,把你上学时候建立的认知敲碎了。突然一下演员不叫演员,叫艺人,都是那几年发生的。当我真的在舞台上演完出,观众起立在为你的表演鼓掌,你谢了三次幕大家都不走,通过舞台重新找回了我,就知道演员还是非常值得我一直走下去的职业。
南方周末:回归舞台,你演《罗密欧与朱丽叶》拿了最佳男主角,自己内心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李光洁:实至名归,我演得挺好的。
南方周末:你认为什么是好的表演?
李光洁:我始终觉得好的表演就是没有设计的吧。举个例子,之前拍《九州缥缈录》,我根本不觉得嘉译老师是在演。很多东西是在他身上的,他眼睛里的内容是客观存在再流露出来的,而不像挤牙膏一样硬挤出来。硬挤出来观众是有感知的,我有时候也硬挤,就是生演出来。更好的表演真的是一杯水,你往里倒满了之后,它溢出来的那部分是最高级的表演,是更好的表演,在杯子里的都不是。
本文来自《文艺是个局》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好文推荐】
3. 章子怡:人生下半场
点个赞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