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暴力割据”校园 民粹主义侵蚀香港大学

吴健:“暴力割据”校园 民粹主义侵蚀香港大学

直新闻 内地男星 2019-11-16 23:14:49 800

点击上方蓝字直新闻关注我们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


示威者在港中大二号桥下投掷汽油弹阻止车辆通过他们的路障。

 QUESTION 

直新闻:连日来,香港部分大学遭暴力侵袭,尤其在中大,黑衣暴徒将校园“堡垒化”,攻击正常执法的警察,裹挟无辜师生,这已不是普通的刑事犯罪,而是暴乱行径。同时,特区政府成立跨部门行动小组,统筹相关单位行动。吴先生,在您看来,香港局势严重到何种地步?


 ANSWER 
时事评论员 吴健:中大校园暴力化,反映了暴徒更大的企图,从“遍地烽火”升格为“暴力割据”,既要挟特区政府,又占据明显地标,形成“运动象征”,让动乱持久化。从社交媒体上看,暴徒在关键地点设置路障,重要建筑物附近疑似有装可燃涂料的大桶,暴徒准备了角钢,铁锹等凶器,俨然一副“战斗场面”。更离奇的是,这些暴徒居然把发生在中东的“动乱凶器”搞到香港来,比如弹射燃烧物和砖头的“人肉丫杈”,也就是大号橡皮弹弓,这玩意射角很大,弹道弯曲,虽然看似不如军用武器厉害,但在短距离内的破坏力是可怕,要知道,在六年前的阿勒颇,恐怖分子就曾用“炸弹弹弓”,把爆炸物投到几十米外的平民区,导致几十人伤亡。由此可见,今日之香港暴徒,已然罔顾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堕入暴力恐怖的黑洞。
而回顾香港暴乱几个月来演变过程,可以看到暴力违法分子的攻击点位选择和组织动员规律。那就是利用脸谱、连登等社交媒体的社群讨论功能,让同谋者之间直接沟通,产生能量聚集,再通过社群串联,组织人手占据令政府关注的一些地点来扩大影响,而被选择地点都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比方说,过去一段时间,他们经常封堵诸如加油站、公路交叉口环岛、大型商场入口乃至大学校园等等,因为这些地方主要影响的是普通市民,尤其让每天以“潮汐般”来往市中心与郊区的上班族苦不堪言,进而逼迫他们加入这场暴乱。
但老话怎么讲,越是疯狂,越接近灭亡。在特区政府和警方的努力下,香港未被暴徒击垮,没有接受激进势力提出的无理要求,而越来越多的沉默者开始警惕“东方之珠”蒙尘的危险,恢复秩序,止暴制乱是民心所向。当然,香港乱局中,既有内部本土民粹主义的“小气候”,也有外部势力插手的“大气候”,在两股势力合流作用下,香港恢复稳定还有一段过程,但主流民意已很清楚,香港一定会挺得住,站得直。
示威者在校园出入口设“入境处”,截查进入校园的人

 QUESTION 
直新闻:观察这些暴徒以及那些为其摇旗呐喊的激进示威者,所谓“反修例”等原始诉求全成了幌子,掩盖的是各种所谓“港独”“香港第一”等等本土化民粹主义。对于素来强调开放包容城市精神的香港来说,这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ANSWER 
时事评论员 吴健:用“我们”这个具象概念,去斗争另一个具象的“他们”,是我们今天从各类民粹政治活动中看到的最大共性。尤其在香港,那些示威者做派搞得像“为民请命”似地,鼓吹自己为“沉默多数”讲话,和诸如内地同胞、海外打工者、主流精英划清界限,讲到底就是用保护片面的“香港人”身份认同,来攫取权力和话语。就像俄现代国际发展研究所长索隆尼科夫说的,民粹主义无非是加深分裂和社会冲突的“政治游戏”,不同阶层、信仰、地域之间的鸿沟都可以人为扩展,进而转变成政治怒火。民粹主义者不怕玩火和挑起社会冲突,恰恰相反,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那么,我们再回到香港的城市文化本色,其传统却恰恰是多元的,是最能抵抗民粹主义的文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沃纳·马勒说过,民粹的核心是对多元化的深刻拒绝,本质是由两样东西推动:反对多样性,拒绝所谓的建制派。
我觉得,香港终归会恢复多元城市的本色,因为民粹主义没有出路,也没有市场。正如很多城市已经在反击。多数城市都本能地包容不同、异见和多样性。正如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蒂莫西·阿什对香港这样的国际化城市的呼吁,“要结合多样性,没有什么比街头、职场或咖啡馆里的日常交流更重要。礼貌使人融入,怠慢使人疏远。这个意义上,市民能做的,和政治人物、商业领袖一样重要”。

一句话,如果香港还要继续成为卓越城市,就必须以先进的包容形式生存下来。从多伦多和吉隆坡,从圣保罗到新加坡,正是这造就了真正的城市归属感,而这恰恰是民粹思想泛滥前最有效的堤坝。



 QUESTION 
直新闻:当香港遇到巨大困难之际,某些西方政客却大谈那里有“民主的美丽风景”,可同时又有意无意唱衰香港经济。吴先生,您如何看待这帮幸灾乐祸的人?

 ANSWER 
时事评论员 吴健:我想第一个回击的词是“虚伪”,部分欧美政客和媒体,说自己身边的暴力违法是“暴乱”,该镇压,到了香港却成了“美丽风景”,要姑息,“做人做到这般CNN”,确实够了。先别管这些,我希望大家特别是香港朋友看看这帮人的另一面。
请看,这是英国《金融时报》“双11”头版二条,伦敦仍是全球第一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今年二季度,日均结算量占全球四城多,无论总量还是增速完全压倒头号竞争者香港。再让我们看远些,去年6月,英国出口推广大臣费尔黑德男爵跑到香港,热情游说中资机构,希望他们更多与伦敦金融城合作,因为那里业务一流,局势稳定,当有人提出英国脱欧导致的社会不稳,这位女男爵坚定地说,“一切都可控,伦敦环境无与伦比”。想想看,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特别行政区,一个向来以沟通内地与海外两个市场的金融中心来推销金融业务,底气在哪?其实,不光是她所说的专业能力,更在于一个安定祥和友好的营商环境,对任何经济活动而言,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可以说,香港今天这般乌烟瘴气,谁高兴?是那些高喊“你这里是美丽风景”的人,因为他们可以“躺着数钱”。
我想说的第二层意思,香港“止暴制乱”,是为自己争前途,时不我待,必须干净彻底回击各种暴力违法,还六百万港人朗朗晴天。香港同胞,也请相信,祖国是你坚强的后盾,外部聒噪与牵制都不该动摇你的决心。我再举一个和香港有关的案例,请看,这本叫《阴暗新世界》的书,是汇丰银行顾问斯蒂芬·金前年在香港首发的畅销书,通篇是说全球化怎么危险,预言自由贸易与全球化产业链即将解体,而恰恰香港经济命脉在此,让某些人产生悲观情绪。
可从我想说,香港的幸运正在于它和“强起来”的祖国共命运。前面提到的那个女男爵,就在香港羡慕地看到,数以百计的中国内地公司涌入港股,将这里作为建立全球商业链跳板,即便面临这么大的暴力压力,可港股市值仍占到6万亿关口,而内地企业就贡献了港股市值超40%。一句话,斯蒂芬·金那本书似乎想告诉香港人,你们将面临“全球化终结”,可祖国告诉香港同胞,你们更大的“全球化舞台”,无可限量。
如需转载, 请在后台回复“授权”。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在看点这里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