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小学生的心都曾经被魔法棒击穿,没在被窝里熬夜看过「哈利・波特」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当年,所有女生都迷恋脸上戴眼镜、头上有道疤的哈利。而所有小直男痴迷的都是女主角——
「Hermione Granger - 赫敏・格兰杰」。
当第一部「哈利・波特」电影上映,长发自来卷的赫敏,满足了你对初恋女友的所有想象。
笑容必须要甜,一笑就能看出是个美人胚子。眼睛一定要大,从刘海到颧骨都是眼睛。
当你慢慢长大,「国民初恋」赫敏也变成了高年级女生的样子。
你对「哈利・波特」电影丧失兴趣,就是从赫敏不再可爱开始的。除了赫敏,你更不知道她还演过什么角色。
直到今天,你总是叫她赫敏,却记不住她的真名——
「Emma Watson - 艾玛・沃特森」。
你更想不到,这些年你没关注过的「童星」Emma,已经成为全英国最好的演员。
今年3月17日,Emma的新片即将上映。
当年的魔法少女赫敏,如今拿到了新的荧幕身份证——
迪士尼经典童话中的「Belle - 贝儿公主」。
这次站在Emma身边的,再也不是魔棒少年哈利、罗恩。
一头怪兽出现在Emma身旁,头上长犄角,胳膊赛大腿,还不忘打扮得利索笔挺。
粗大的「野兽」和花蝴蝶般的「美女」站在一起,视觉符号尤其明显。
上个月,我受迪士尼的邀请,和Emma Watson来了一次面对面的谈话。去之前,我非常好奇——
当年的童星赫敏,怎么就变成了如今这个成熟、独立的姑娘?
今年的高科技歌舞剧「美女与野兽」,已经是电影巨人迪士尼二顾茅庐请Emma出山。
其实,迪士尼的另一部经典童话电影「灰姑娘」,就曾邀请Emma主演。
都是演美女,为什么选择「美女与野兽」而不是「灰姑娘」?
「比起灰姑娘,贝儿公主更能让我产生共鸣,特别是在这段故事里,男女主人公先建立了信任,然后是友情,最后萌发爱情。」
在Emma眼里,灰姑娘的故事虽然经典,但是过于简单。
「我认为,这比那些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更有意义。」
看过剧本后,Emma回忆自己兴奋地和每个朋友打电话:「凡是对男孩有困惑的姑娘,这才是她们应该看的故事!」
然而电影还没杀青,Twitter上就有不少女性网友责难Emma——
「你的角色爱上了绑架自己的罪犯,不就是个神经病吗?」
关于Emma的演绎是不是降低了贝儿公主的智商,在Twitter上,这个问题从1月份讨论至今。
一腔热血换来冷嘲热讽,类似的事Emma不是第一次经历。
在2012年,Emma主演了一部小众剧情片「壁花少年」,豆瓣评分7.9,IMDb评分8.0。这是Emma在「哈利・波特」系列之后,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愿出演电影。
而「壁花少年」不是一般的剧本,它是Emma的青春期启蒙书。
Emma扮演的角色是个漂亮的高中生,但是找不到任何目标,对一切都不感兴趣,从高中就开始酗酒。
最终女主不仅为自己找到了出路,还帮身边一群孤僻少年建立人格。
凡是青春期羞涩、内敛、敏感的人,都可以在「壁花少年」主角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而「壁花少年」就教人两个字:自信。
Emma在15岁那年,她回忆自己在那段时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读过美国小说家斯蒂芬・奇博斯基的这本「壁花少年」,Emma立刻决定未来要把它拍成电影,帮助任何像自己一样,青春期孤僻的姑娘。
按照Emma的设想,她要把这个故事拍成「叛逆少女圣经」。
可惜,Emma的愿望虽然实现,却招来一片骂声。
电影一上映,网友伙同娱乐媒体联合出动,用道德大棒责骂Emma的角色过于裸露——
一向以严肃媒体自居的「Los Angeles Times - 洛杉矶时报」,居然在报道中用了「sultry sister - 淫荡小妹」这样的词。
娱乐新闻金刚钻媒体「E!」,就曾经讽刺Emma在这部电影中穿内衣露胸,文章第一句——
「真翘。」
当我问Emma,是否会被外界声音影响到自己的决定?Emma回忆「壁花少年」播出后,自己收到一封很长的匿名感谢信——
正是这部电影,把对方从自杀边缘拯救过来。
这封信让还在牛津大学念书的Emma坚信:自己为女性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大学毕业那年,年仅24岁的Emma,因为对女性权利的杰出贡献被授予「联合国(国际)妇女亲善大使」。
在联合国的演讲台上,Emma回忆自己从8岁起就因性别被歧视的经历。演讲最后,她号召听众当场就行动起来对抗性别歧视——
「If not me, who? If not now, when? - 如果不是我,谁来行动?如果不是现在,何时行动?」
至今,全球只有3人获得「联合国(国际)妇女亲善大使」称号,另外两位分别是「Nicole Kidman - 妮可・基德曼」和「Anne Hathaway - 安妮・海瑟薇」。
而Emma发起的平权组织「HeForShe」,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招募130万名志愿者,其中男性志愿者105万。
可惜的是,Emma为「HeForShe」做出的努力,被攻击为「年轻姑娘,都渴望吸引别人的眼球。」
Emma告诉我,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根本没有空理睬这种声音。
「每天我都忙于和志愿者讨论还能为平权做些什么,然后实践这些奇妙的想法。」
在一片骂声中,Emma发起的运动影响力仍然越来越大。
去年,北京地铁里一场热闹但虎头蛇尾的「地铁藏书」活动,就是在模仿Emma在伦敦地铁发起的一项女性读书活动。
「Our Shared Shelf - 我们的共享书架」是她专为女性成立的一个读书会,不仅提供共享图书,还能安排读者和作者面对面聊天。
为了全身心投入消除性别歧视的运动,Emma甚至宣布暂时退出影视圈,用自己最喜欢的图书帮助更多女性。
在暂别影视圈的1年时间里,Emma又聚集将近18万人。
然而这也是她受到攻击最多的一年,博主、网民、媒体,甚至一些名人都参与其中——
拥有18万用户的读书会被描述为「半死不活」。
影响力波及到中国的地铁藏书运动被称为「悄无声息」。
还有人说,Emma对女性的帮助仅限于「白人女性」,因肤色不同还会有「双重标准」。2015年10月,Emma甚至不得不亲自回应这种攻击。
可怕的是,类似的口诛笔伐在不停叫阵,不断有人要与Emma「当堂对质」。
就在我和Emma见面之前,Emma刚刚登上时尚界标杆「Vanity Fair - 名利场」的封面,并拍摄了一组性感照片。
一名记者正面提问:为什么提倡男女平权的Emma要拍一张接近赤裸的照片?
图片来源:Vanity Fair
Emma当场回复:
「『男女平权』不是一根用来打女性的大棒...难道支持平权的女人就不能长乳房了吗?我不知道自己的胸部和男女平权有什么关系。」
可笑的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仍然对准胸部。
我认为这是人类进化之谜:总有相当数量的人,眼睛不受大脑支配,一旦视野里出现乳房就暂时失明,且视力范围瞬间缩减到乳头般大小。
比起「乳房失明综合征」,还有更可怕的东西。
总是在攻击别人,任何不舒服都可以用「权利平等」的道德大棒砸个稀巴烂。
而且,你可能对它并不陌生。
正如Emma说:
「所谓男女平权,追求平等的地方,是基本人权...平等的本质,是为了给女性更多的可能性。」
是的,「权利」平等,是表达自我的「权利」,而不是赋予自己攻击别人的「权力」。
图片均转自网络
原创文字,欢迎转发朋友圈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杜绍斐」,ID:shaofeidu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所有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