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6岁到47岁,没点“蜜汁”执著还真拍不了《大秦帝国》,听制...

从36岁到47岁,没点“蜜汁”执著还真拍不了《大秦帝国》,听制...

剧研社 内地男星 2017-02-22 22:56:01 631

采访手记:

一边是“历史感”、“严肃”、“厚重”的传统印象,另一边是B站表情包与弹幕齐飞的恶搞画风,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评论风格,却共同昭示着《大秦帝国之崛起》的走红。然而就在“大秦热”的背后,这部剧历经十年的艰辛创作历程却鲜为人知,甚至一度经历了“延播”和“抠像”风波。带着满心的好奇和疑惑,记者采访了《大秦帝国》系列制片人焦阳,听他讲述这部热剧背后的故事。


在跟焦阳交流的三个小时时间里,与其说焦阳是一位制片人,倒不如说他更像一位研究秦国历史的专家。秦国的百年历史脉络和人物关系都能信手拈来,随便说出谁都能侃侃而谈一番。但作为制片人的他也对《大秦帝国》项目有着自己的规划。目前,第四部《大秦帝国之东出》的项目已经启动,并计划于今年十月份开机。焦阳感慨道:“《大秦帝国》项目我已经做了十年了,我从36岁一直干到47岁还没干完,看我50岁之前能干完不。”



《大秦帝国》系列无疑是一部 不可替代的国产历史剧,从第一部《裂变》的9.1分,到第二部《纵横》的8.6分,再到当前《崛起》的8.8分,这部剧在“高口碑”和“高评分”上从未失手。无论是有着厚重历史感的剧情,还是一众演技派的精彩演绎,以及考究的服化道,《大秦帝国》系列自始至终都是在严肃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去创作,为当今影视剧市场提供了正确的历史剧打开方式。


 1

横跨七个地域、六千多公里、十一个月的漫漫拍摄路



就在有观众抱怨《崛起》画质模糊、色调灰暗的时候,却甚少有人知道这部剧其实是2011年的产物,而颗粒感的画面正是对当时摄影技术的直接呈现。焦阳解释称,由于第三部《崛起》和第二部《纵横》有着大量历史人物的重合,考虑到演员和场景等诸多实际因素,因此这上下两部剧其实是同时筹备、连贯拍摄的。所以现在观众看到的两部剧,实际上是六年前的一气呵成。而同时面对两部四十余集的大体量历史题材剧,拍摄难度可想而知。回忆起六年前的拍摄,焦阳用七个地域名称和六千多公里的数字,描绘出了这段由北向南历经辗转的拍摄历程:


“开机是在内蒙古坝上的红军马场;然后由北向南转场,第一站转涿州,利用它的三国城和破败民居,拍摄了很多的城墙和宫城戏;再到易县,借用了部分王公宅邸的场景;而后到象山摄影城,利用陈凯歌拍《赵氏孤儿》的部分布景;之后又到了横店、安吉,大量的内景戏都是在横店完成的。但场景还是不够用,所以我们最后又辗转到了焦作的影视基地,用当时拍《东周列国志》一剧遗留场景进行了拍摄。”



而除了多个场景辗转的颠簸之外,长达十一个月的拍摄周期则是更令人煎熬的体验。不仅是剧组开支消耗大,影视基地的简陋条件更是对一众主创和幕后工作的挑战。“一般古装戏的场景,条件差又没暖气,候场的时候都是裹个衣服在那候,太冷了。即便演员能换,摄影、导演、灯光、剧务等都换不了。所以近一年的时间里都是这帮人,太辛苦。”


 2

239分钟抠像?这次,观众却给出了一边倒的好评


从2009年的《裂变》到2013年的《纵横》,这部剧的播出节奏已经够慢。而按照计划,本应在2015年播出的第三部《崛起》却一直延期至今年才跟观众见面。而这其中的原因却是片方始料未及的。“就在我们等待过审的时候,当时饰演男二号白起的演员出了事。因此当时我们面对的情况只有两个,要么他的戏份全删,要么剧不能播出。”


一部如此高投入、大制作的剧集如果不能播出,无疑是对制片方巨大的损失。而若将戏份颇重的男二号的戏份全删,对作品而言则是灭顶之灾。而若将所有演员全部调过来重新拍摄,更是不切实际的设想。最终,焦阳请来了演员邢佳栋,让邢佳栋在没有群戏配合的情况下,在绿幕底下完成了这部“独角戏”,并通过“抠像”技术,由后期通过特技把邢佳栋加到原有的画面上,这才完成了这次白起的“大换血”工程。



“白起在全剧中的时长是239分钟。而后期改这239分钟却花了十四个月,比我拍一部戏时间长的多。因为我没法把所有演员调过来再拍一遍,只能用这种方法把脸、头和半身换掉。实在改不了的戏,最后也删了。这种情况,对之前的演员和剧组来说都有遗憾。但如果不改,这么多人的劳动就完了。”



从目前的观众反馈中可以发现,许多观众都看出了白起在某些镜头中的不自然,但观众却对这次的“抠像”给出了一边倒的好评,并表示,良心剧加上抠像的辅助,这才是“抠像”的正确打开方式!焦阳特别感谢观众的宽容:“观众知道我们是不得已而为之,没有人死揪着技术瑕疵不放。观众知道我们为了这部戏付出了多少努力,网上的讨论让我心潮澎湃!”

 

 3

历史题材改编 向左还是向右?


熟悉《大秦帝国》的观众都知道,这部剧改编自孙皓晖耗时十六年的同名文学作品,全书共计六部十一册,累计五百万字,又被称为“《大秦史记》”。此外,原著小说的作者通过文字,向读者传递了一个不同于教科书的崭新的历史观,因此,若要将这样一部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剧,这对于任何一个影视团队来说都是相当大的挑战。



不仅是国家之间并立与斗争的复杂关系和庞大的人物脉络分支为剧本创作设置了不小的障碍,而且,拍摄这样一部涉及到“三个重大”(重大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剧集将,如何权衡小说和历史的关系、把握严肃的历史观,更是成为了摆在片方面前最大的难题。


焦阳表示,在剧集的拍摄上,他在历史和小说之间有着自己的取舍。“因为通过我们的二度创作,我的中心思想还是想创作出来我的一个电视剧《大秦帝国》。”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七实三虚,那么《大秦帝国》则是六实四虚,实的更多。并且电视剧《大秦帝国》将比小说更加忠于历史。“忠于历史是必须的。因为这部剧涉及到‘三个重大’,所以国家机构的审查将会更加严格,即便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发生的因果经过我可以杜撰,但是这个‘因’和这个‘果’还有这个‘人’,我都不能有丝毫杜撰。”



在历史题材剧趋于娱乐化的的当前,《大秦帝国》的横空出世又将历史剧拉回了传统轨道。焦阳表示,在《大秦帝国》的制作上,他依然坚持着传统的、严肃的道路,“这个戏永远不能走娱乐化。因为第二部被人诟病最深的娱乐化是我特别不愿意,因为我心底里是从没有想走这条路的,我还是按照政经政史的走法。”

 

 4

焦阳与《大秦帝国》的十年缘分

 


从《大秦帝国》的第一部《裂变》于2006年开机,距今已经超过了十年的时间。这十年,不仅是《大秦系列》一鸣惊人树立了历史剧经典标杆的十年,也是《大秦》与制片人焦阳结缘的十年。十年执着于一部剧,在外人看来焦阳的“蜜汁执着”背后,却有着他对这部剧倾注的太多心血和感慨。


焦阳说,他对《大秦帝国》的初心是源自孙皓晖的剧本《商鞅变法》,也就是现在《大秦帝国》小说的第一部。当时小说还没出齐,焦阳看到的只是136集的稿纸。“太感人了。第一部写的是真好,这也是能吸引我的。我觉得整个的六卷本小说跟那个剧本比起来还是分量差的。从第一部的剧本就能看出来孙老师想的多大,包括你现在再拿起来,再翻第一部小说还能吸引你。”



一口气看完了五部后,焦阳下定决心要拍第一部。并且在最一开始购买版权的时候,就已经想好说要把五部做完。“我这人性格上有点执拗的地方,不全部拍完就感觉跟自己交代不过去。”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打算十年拍完五部的焦阳,目前才只完成了前三部,后两部正在筹备中。



在第一部《裂变》拍摄完成后,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专门为焦阳成立了一个以《大秦帝国》电视剧命名的影视公司——西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这部剧也成为了陕西省和西安市的重点文化工程。而最初焦阳的一腔热血,在有了资金推动和曲江集团的支持后,就有了更加坚强的后盾。焦阳说,“第一部预算才3600万,最后花了5000多万。虽然发行不是很顺利,但我们还是通过多轮发行,实现了盈利。后两部戏是合起来一起拍的,一共投资了一亿七千多万,第二部回本情况不错,现在就看第三部的了。”


 5

结语


随着《大秦帝国之崛起》的热播,观众关注度持续上升,好评声不断,这都仿佛在昭示着历史正剧回暖的信号。这都与第一部《裂变》播出时,市场上“闻历史剧色变”的情况截然相反。然而即便是在当时,焦阳还是抱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心态完成了第一部,并接连启动了第二、三部。


在他看来:“如果所有的历史剧都没有人去做、去拍,那么这一个类型就死了,更加没有观众看了。只要你看了这部戏,骂也行。对我们来说,漠然才是最大的批评。对于我而言,电视剧不管做成什么样子,做多高,都是要拿给观众看的,要允许观众吐槽。只要是对我们后续作品有很大建议的评语,我们都接受。”


任凭市场风向千变万化,焦阳和他的团队始终保持着对历史题材的严肃创作态度和标准,并开始了第四部的创作当。据了解,这一部的创作难度是最大的,因为观众熟悉的人物和桥段非常多,如何秉着把正剧坚持到底的原则把这些人物拍好,这将是对焦阳和其团队的新考验。 

 

【记者:猫宁  编辑:木槿】


《大秦帝国之崛起》21集预告片


关注剧研社,一起鉴证国剧实录!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