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 遇 | 裴勇俊篇 《从现在到开始》(六)

莲 遇 | 裴勇俊篇 《从现在到开始》(六)

越文的慢日子 日韩男星 2024-10-10 17:17:28 49

插图自北京青年画家韩残沙

              十  粗略描绘的“裴勇俊”们(上)
“老子终于毕业啦!”
伴随着这样的尖叫,我将书本彻底地抛开,欢呼雀跃起来。
中考完后的十九天内里,我将先停留在居住地深圳,之后前往表妹所在的上海。渴望已久的“宅女”生活终于到了,其实比起在外面观光旅游,我更喜欢窝在家里看书,看碟,听音乐,写东西。
在短暂而极富意义的十多天里,我开始一边欣赏裴勇俊过往的作品,一边创作这篇《从开始到现在》。不同于很多资深裴迷已将裴勇俊的电视作品一看再看,悉心品味——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它们,而且观看速度十分之快。相比于那些从《冬季恋歌》开始迷恋裴勇俊的人,不清楚在我们之间有怎样的差异与隔阂。
《冬恋》、《情定》、《太王》 ……前两部作品是我在深圳休息的五,六天里一口气看完的。看累了就出去散散步,或是在电脑上打一段文字——十分惬意的生活状态。可由于到了上海就开始潜心创作的缘故,《太王》至今也没看完 。有时凌晨两,三点钟睡,有时清晨四,五点钟醒,只要有灵感就会锲而不舍地写下去,生活极其没有规律。实在感到枯竭时,我才会晃晃悠悠地在电脑里插入《太王》,偶而也会瞥一眼《爸爸》或是《我们真的爱过吗》,总之它们都只是一些放松神经的调剂,并非在试图认真地感悟。
我想先将对裴勇俊作品的剧评和赞美之词暂且先放一放,说说比较边缘的感受,其中可能不乏有逾越的语句,还请大家多多包含。
《冬恋》,我在第一时间观看了它,甚至放弃了意识上最爱的《太王》,想要从一个常规传统的套路去了解裴勇俊。我在前面曾写到过“我终会将那些零落的,冬天的片断,构成一段完整地回忆……”不过现在改变主意了——我还是喜欢“蒙太奇”的贮藏方式,这样或许能更真实地展现《冬恋》内含的情感与精髓所在。
《冬恋》整体的剧情发展是俗不可耐的:身世之谜,连续不断的车祸,善良并优柔寡断的女主角,太多的巧合与奇迹,看第二遍就觉得有点弱智的误会……这些都构成了作品的种种缺憾。不过想到这是02年的剧作——韩剧正对不符实际的天外童话乐此不疲并蓬勃发展的时代,心里还是能给予一丝理解与谅解了。
如果一般的剧集有一点点类似的瑕疵,我都会嗤之以鼻,弃置一旁。而《冬恋》奇异的魅力正在于它能让我透过陈旧的剧情发展,感悟细致入微的感性片断得以人性最真挚的升华。我总是在不经意间获取丰盈的感动,忘却了外在的剧情发展而倾心于那些脉脉的温情。这一点无疑是《冬恋》最为成功的地方,也是它俘虏了万千观众心灵的重要理由。
虽然我年纪尚轻,没有过初恋,或许根本无从体会“初恋”这个词汇在人们心里的份量与价值,更无法知晓当沉寂已久的纯洁无暇在某个时刻接受心灵的召唤,忽然苏醒的心动不已。“在别人的生活中流着自己的泪”,体味一次又一次的潮起潮落,追溯遗失的美好,当心头的潮湿泛上眼角时,又是怎样的一番感慨与悸动?……
有太多微妙的情感无法与我年轻的心击撞出火花,延伸共鸣,这是经历的缺失。但我拥有感知“真心”的能力,潜意识充斥着暗涌的洪波,莫名其妙地,淡淡地悲伤着,不知这情绪该走向何处……因此,我相信了真诚的力量,是那种可以跨越国家与年龄的魔法,只要你还愿意为自己开一扇小小的窗,它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化某些根深蒂固的东西。
像是裴勇俊所说的:“最近的文化大多是面向年轻人群,急切而富有刺激性,却很容易被遗忘。而《冬季恋歌》却让人们再次忆起已经遗忘的、或是在日常生活中渐渐退色的纯真、一心一意的爱和真挚的热情。我相信《冬季恋歌》使很多人的心灵变得纯真,并且给予了人们怀着激情生活的力量和勇气。”我想如果能忽略《冬恋》老套的剧情并不把它作为单纯的言情剧,只当成一次灵魂的清洁与对生活的呼唤,那么《冬恋》将会更游刃有余地呈现它不菲的价值。
之前说了很多对《冬恋》的喜爱,但这些“喜爱”需要建立在一个绝对的基础上——出演者必须是裴勇俊。曾经听到过一个说法:“《冬恋》整体来说是部优秀的作品,因此即使不是裴勇俊饰演,兴许也能获得成功……”
我完全反对这种观点。
我的想法是:如果《冬恋》非裴勇俊出演,那么它很可能沦为一部烂俗矫情的电视剧。或许观众能被眼前的靓人靓景所吸引,电视剧可以获得较高人气,但大抵不会凝聚非常之高的艺术价值。我并不是在贬低编剧的才华,因为一个坏导演可以用一个好剧本拍出一部好作品,但一个好导演却绝不可能用一个坏剧本拍出一部好作品。相反的,我很佩服编剧沉静的思想与内在的诚挚和火热,即使是陈词滥调的剧情,可赤子之心在没有浮躁的剧本里刻画出的人物,我相信每个观众都被耳熏目染着,无不动容着。
由此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当时的韩国,有几个与裴勇俊年龄相仿的男艺人可以全身心地深入剧本与拍摄,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深刻地咀嚼剧本内涵?在我看来《冬恋》中所需的实打实的“演技”几乎没有,最重要的就是“投入”二字。戏中没有男演员,只有俊尚与民亨,忧郁的,敏感的,明朗的,灿烂的,深情的,温柔的,痛苦的,无奈的……他必须把自己一点一点地忘记,犹如催眠术般走入俊尚与民亨的世界,陷得越深,这部戏就越有说服力。
裴勇俊的演绎风格我还算了解,《冬恋》中的角色就像是为他量身定造的一般,非常适合裴勇俊将人物性格化为本色演出,浑然人物内心和自身于一体的“微孔不入”演技特色。事实上民亨并不是个好演的角色,就人物而言是像水一样温吞,又缺乏鲜明个性的角色,很难演出味道而沦为平庸。可裴勇俊却将这缥缈的人物演绎得神形兼备,入木三分,仿佛将个性融入了演技里,使得我放弃了对民亨性格犹如剥洋葱般的分析,用一种“倾听”的心态去感悟润物细无声的诉说。
“当人们认真工作时是最有魅力的。”,这种摄人心魂的魅力源于专注的神情,执着单纯的付出。若是换了其他男演员,他们会有平静纯粹的心意吗?会把自己不留余力地变成剧中的人物吗?会为了一个微小的,连导演都点头通过的镜头,因为没有达到理想的完美而不惜给自己一次又一次的NG呢?这些不是装出来的,它们只是一个醉心于演艺事业的,真正的演员所表现出的最原始的举动。因此纵然裴勇俊的长相算不上顶级帅气,但我绝对能挺直腰板自豪地说:“裴勇俊是最有气质与魅力的!”。
完成《冬恋》后的《丑闻》拍摄期间,裴勇俊遇见了李思江小姐并开始公开交往。李思江小姐或许是个不错的人,但裴勇俊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谈恋爱呢?我觉得大概多少是受《冬恋》的影响,萌发了对爱情的渴求与向往。若果真如此,是否也能从侧面说明裴勇俊对《冬恋》投入程度之深呢?!
至于《冬恋》的导演我并不太欣赏。虽然没有深入地研究,但也看了不少他的作品,包括许多早期的。感觉上这个导演非常传统,是个“理想主义者”,总是做着一成不变的美梦。导演爱拿公交车上的睡眠做文章,可他最大的长处是挖掘女演员外在的美丽。在他的作品中女演员个个美若天仙,不食人间烟火。让我反感的是,女主角们都是天使心肠,不声不响地独咽苦水,在两个男主角中辛苦地辗转,徘徊于爱情与道德之间,日日以泪洗面,把我晾在那儿干着急,窝火得很。
考虑别人的感受是值得称道的,但能不能换个方式呢?有个女演员说演尹锡湖导演的戏很辛苦,而且并非要求严格的辛苦,只是角色的“拧巴”(我自己总结了下)让她觉得自己表面上平静演戏的同时心里却已经开始抱怨了。
对于女主角崔智友我也没什么感觉,这样说觉得会被唾沫星子淹死,不过《冬恋》时期的崔智友确实是她演艺生涯的黄金时期。我看过崔智友的大部分作品,自认为没有一部可以媲美《冬恋》。感觉上崔智友不是那种很有进取心的演员——演绎的角色大多是梨花带雨的小女人。这当然堪称一个稳固自身地的好方法,但不是成为真正演员的途径,即使前段时间的《Air city》看似是形象扭转,可几集之后便察觉崔智友只不过是披了件马甲来当小女人而已。就算也有两部拿得出手的电影,可其中的焦点都难以放在崔智友身上,没什么个性,惟真那样过目难忘的感觉不曾复苏,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虽然像惟真这类人的性格我是不认同的,也不太喜欢崔智友,但《冬恋》里她的表演清新自然,跟裴勇俊的配合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境界,这点不可否认。只不过我的目光还是会不住被裴勇俊吸引,因为他的感觉真的太强烈,太真实。至于《冬恋》的原声碟我个人非常喜欢,特别是古典版的。感觉很神奇——那些音乐激荡出余味,从而衍生抽象的幻觉竟都与裴勇俊那般丝丝入扣地切合,令人怀疑,他是否天生就散发着这动人的旋律?但当我聆听它们时,却喜欢将其与《冬恋》的印象分离,单纯从音乐的角度去捕捉心灵瞬间的聚光……
《冬恋》于我就是这样的矛盾,遗憾中依然掩不住时常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淡淡的喜爱,特别是裴勇俊表演的部分,回味时甚至有超越作品本身的感动与怀恋。或许等过了十年,甚至二十年,积淀了更多的岁月后再来重温它,会是另一番爱吧!
接下来是《情定》……由于对它的了解几乎为零,只知道申东贤是位“冷漠傲慢”的精英,因此开始并没有报很大的期待,怀着“作为对裴勇俊的了解”的心态,冷静地欣赏。不想这申东贤真是如稀世奇珍蓝宝石般熠熠生辉,在他炫目光辉的沐浴下,我想没有女人能逃脱其温柔的魔掌。从前最善辩解分析的大脑在一段时间里都只会任人宰割,以白痴式的不假思索感受着喜怒哀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总而言之,东贤让我彻底陷落了。
东贤与裴勇俊之间最大的差异是处事之道,东贤直截了当,而裴勇俊委婉谦恭。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又是什么?我想,那该是“孤独”吧!
孤独不同于寂寞,说到“寂寞”,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小资”。从张爱玲,三毛到琼瑶,以至安妮宝贝,无不以不同的表达方式诠释着各自的寂寞,流连忘返,将小资与寂寞相互纠缠,成为彼此的代名词。她们对生活力求情调与品位,在文字中徜徉,将自己神秘地隐藏,透着深不可测的幽怨。可惜寂寞只是一层纤细的外皮,一种可有可无的表象,它终会像烟花一样在夜空里霎那间凄凉地坠落,留不下游丝般的痕迹。
但“孤独”却是属于内心的,可以像石头一般沉重。更确切地说,“孤独”就是拥有属于自己内心的,难以泛化的一些东西。孤独的人往往有一个比外表丰富千万倍的心灵世界,这点我很能理解。我不能说自己是个孤独的人,但我喜欢思考。
用功学习时喜欢跟同学们聚在一起,讨论,互助,即使天色早已黑得怕人,却不愿离开明亮温馨的教室,不愿跟同学们分离,哪怕只是短暂的一夜。想着要是永远这样单纯地相处该有多好……
中考后,一个人在家里做事时,才发觉原来我所拥有的自己同样可贵……可以忠于内心去想很多的东西,才明白我已经这么“成熟”,体会了这么多,懂了这么多,因为获得了更有价值的财富,而不再是那个会伤害自己的多愁善感的小女孩了。
我会在看书时突然停下来,思索其中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慢慢地联想开来,看到自己的曾经,考虑着今后又该怎样走下去;吃饭时也会莫名其妙地放下筷子,“出神”地望着丰盛的菜肴,鬼使神猜地走入刚刚看完的电影,专注于那些还未解开的疑虑去了;最多的时候是塞着耳机,一个人静坐在任何可坐之处,任音乐从耳边流逝,杂乱而用心地沉思。电影,演员,导演,生活……参杂在一起,凌乱中带着幸福的满足感。表妹把我的这种状态叫做“发呆”,有时也会插上一句:“又在想什么?”。不过她一般是不会打搅我的,说我在“发呆”时像冰山一样难以接近。
人是需要孤独的。因为在一个只剩下空荡荡自己的特定的空间,我们才会毫无芥蒂地释放出内心不为人知,甚至不为己知的一面,重新发现原以为熟悉的自己。而那些孤独的人,该正是发觉了直面自己的意义,于是在不断经历的时光中持续地“孤独”,挖掘更真实的一面侧影。最后,他们习惯了与自己对话,忠实自己的感觉,也渐渐能比常人想得更多,终得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先说说东贤。被父母遗弃的命运为他掩埋下孤独的种子。他无法敞开自己的心胸,于是疯狂地念书,成为哈佛大学高材生;怀着对死亡都淡漠的心态身无分文地立足在华尔街,为了生存而拼命赚钱,在苦难里奋力挣扎,最终成为闻名国际的企业并购专家,华尔街的骄子。东贤敏锐冷静,做事果断精准,举手投足的睿智都散发着气定神闲,举重若轻的理性。
试想一个人要经过多少狂风暴雨,遭遇身心的磨砺与锤炼,才能赢得这一身的宠辱不惊与傲视群雄的资本?在蜕变的过程中,东贤注定要承受难以想象的孤独。生活的残酷不允许他存在丝毫胆怯与脆弱,这终铸就了东贤冷漠,傲慢,强悍,不可一世的外表。但他的内心无疑伶仃而炙痛——越是痛苦就越发疯地工作,成为挣钱的机器,只有这样才能掩藏受伤化脓的心。
东贤说结婚不是为了相称而是为了互补。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避开商场的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用简单却炽热的爱使自己疲惫而孤独的心获得温柔的安抚。东贤深爱着臻茵,因为臻茵可以领着他脱离孤独的苦海,用充满恋人与母性的爱在他荒芜的心中经营出无垠的绿洲,单纯地生活。
让我感受最深的“孤独”,是19集中东贤晨跑时对臻茵说的一段话:“不管是好是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若是没有任何想法或梦想,生活就太痛苦了。压力会强迫自己坚强。因为我从小就了解到,别人不可能对我的人生有兴趣,也不会为我的命运负责。”……
我想这才是东贤真正意义上的孤独——不流于表面的深沉。
你或许不会想到外表那般桀骜不驯,脾气急躁的东贤有这样细腻,深刻而诚挚的内心世界。自强不息,对生活总报以勇气和希望,哪怕它是那样的不公;因为明白人与人之间永远无法互相拥有,所以更懂得对自己负责。在这种瞬间,你往往会理解这个孤独之人的一切,看着他每天清晨坚持枯燥的晨跑,风雨无阻,把握着自己的风格,或许会有种异样的震撼……
看过裴勇俊年轻时的一些迷惘。高中时裴勇俊没有遵循常人所认为的正确轨迹,他认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原则和方向,并不一定大人照经验为我设定的路就是正确的,我不想循规蹈矩地活着,我要自己来决定任何事情,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在这样的年龄,用这样的语气与思考方式,若是换了其他人我或许也不能给予百分百的肯定,但从现在的裴勇俊来反观他的曾经,竟也能溢出千万分的笃信了。这番话,真是像极了东贤对所谓“风格”的见解吧!
从前并没有觉得裴勇俊是个“孤独”的人,印象中他似乎总在微笑。四五月份的时候,裴勇俊在美国拍广告。有一张流传在网络的照片吸引了我的眼球:深夜,纽约繁华的街头,裴勇俊的背影,只身孤影地漫步。肩头已经疲惫地搭下,后背也像一般中年人那样微微地驼着,显得很孤独。但或许这才是裴勇俊最放松的时刻,最真实的一面……
一次,无意中看见一张裴勇俊的照片。不知是在台湾还是哪儿举办的《丑闻》发布会,有个疯狂的女影迷上前揽住裴勇俊的脖子,亲吻他的面颊……呵呵,裴勇俊的笑很灿烂,热情与爽朗中有点小小的害羞,晃眼一看是那么的和谐动人。可仔细一睹,我的心不禁抽搐了,不知怎样形容……那笑容,不仅仅是牵动面部神经那么简单的指令,那笑容深处,竟流动着寂寂然的孤独,像是高处不胜寒,使我的目光不忍离去。无法解释这奇异的感官,是裴勇俊对影迷溢于言表的感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或许还有更多,更多……我禁不住想起卓别林的表演:表面上那么滑稽,傻里傻气,举止怪异。可越是深入他的表情,就会觉得他越愁苦,心情不断地往下沉。那笑声背后隐藏的苦涩之泪,是极富艺术感染力的,让人揪心的……
看过一篇《丑闻》的影评,说:“我并不喜欢他除了赵元之外其他的造型,尤其不喜欢他的笑容,我觉得他就应该一直深沉,爱的沉静,不张扬,让人捉摸不透……”
对我而言,我并不特别迷恋裴勇俊一个特定的表情,而是喜欢看到他整体的呈现。比起那些凝固了时空的相片,我更喜欢一段视频,看时间散去在他脸上洗涤出的微妙神情。裴勇俊并不是很显年轻的那种,他的相貌似乎是跟年龄一道成长的,每一年,每一年,都有不同的味道,就算到了很老的时候,也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
若是单看采访他的文字则远远不够,因为你很难想象这家伙的表情是多么变幻莫测。有时他会说出很深刻的话,是那种从生活经验中荡涤出的,真切精辟的感悟。我想裴勇俊的表情该是严肃而凝重的吧,不想他竟在采访现场发出朗朗的笑声,眉宇间拨动着“鬼灵精怪”的孩子气,使我很想用“可爱”一词来形容。
若是不看视频,兴许能了解一些裴勇俊的思考。但就跟东贤一样,那“冰与火”奇妙的融合带给身心的触动大概是无法见证的……
裴勇俊你到底是谁啊?……
我不禁暗地里扪心自问。是啊,我怎么可以只喜欢你的一个表情呢?它们不光凝结了瞬间的影像,也暗暗传递出你潜在的“孤独”。何况即使同一个表情,在不同的地方,徜徉于不同的岁月,你会将它们变化出毫不雷同的内在。我喜欢裴勇俊这个人,他的全部,相信他在孤独中的自我经营,自我完善,体味孤独中的自守,自娱,自得,自乐的情怀……
无论是由外到内,还是从内及外,裴勇俊都会展现出不同层次的内涵,光注重他的外貌或只重视他内心的人都难以描绘出一个完整的裴勇俊,况且他还在不停地发展自我,蜕变成型。而我只能跟随着他的脚步,不求看透他,只要一点一点地感受,就心满意足了……
(以上对东贤的评论只是他多样特点中的一小块儿,希望不要给大家带去困扰——噢,东贤就只是这样的吗?……太王,就只好偷懒了。)

————————————————————
 你离开我的时间越久  
对你的思念愈加浓厚
     常常想起你泪流满面梦里也一样   
                  ——索达吉堪钦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