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滑板玩的不好,别怪这个时代.

你自己滑板玩的不好,别怪这个时代.

SIZE潮生活 欧美男星 2017-11-09 17:31:53 704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加州,威尼斯海滩,狗镇,再加上干燥的天气和没有水的泳池,这种场面在那个年代平常不过了。 



当时的街头少年们热衷于冲浪,那才是他们心目中足够刺激的运动。但是因为罕见的干旱,近海岸线和泳池全都干涸了,他们找不到可以冲浪的地方。正巧滑板迎来了第三代改革,轮子由陶土材质进化成了更安全的聚氨酯滑轮。



这时这些无所事事的街头少年正值滑板发展的黄金年代,于是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把干涸的泳池变成了板场。虽然他们失去了海水,从滔天巨浪来到了城市中的水泥荒地,但是幸好他们的想象力和自由精神还在。于是泳池内壁就变成了凝固的海浪



这些自称 Zephyr Skateboard Team(西风滑板队)的少年们,在简陋的场地创造了当时世人难以想象的动作,并在全美的比赛中夺魁。


   

这只滑板队直接催生了 Tony Alva、Jay Adams 和 Stacy Peralta 等等传奇级别滑手的诞生。从那时候开始,滑板就附带了蔑视危险与死亡的自由精神,而同时带来的就是两个字——反叛。



没错,滑板从始至终就是一种反体制的亚文化。但如果你揪着这一点不放,那么恕我直言:你真是个傻X。其实滑板早就不知不觉中和时尚圈越走越近。



直截了当,先告诉你我的观点:所有以喜欢滑板为名,认为滑板文化甚至摇滚、民谣、说唱(XX有嘻哈)这些东西应该永远待在地下的人,把每一次这些领域的地下明星登上主流舞台的事件,作为对这种文化亵渎的人,你们不配喜欢它。


别急着骂,我来给你两个你不配的理由。





· 没实力的人没资格说不好


既然我说了滑板已经和时尚圈越走越近,就来几个例子。


1、Ashish 2015 S/S

在2015年的伦敦时装周,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玩世不恭的时尚品牌Ashish已经把滑板逮到了她们的秀场上,充满想象力的亮片装与脚下的滑板结合。


2、Dior 2016 F/W

Dior Homme在2016年把T台变成了板场,虽然这个场地肯定不能用来实战,但无疑推广了滑板文化,当时的 Dior 创意总监 Kris Van Assche 在秀后说:“当下人们不仅仅只有一种风格,他们可以更加百变。也许有些人是穿着新浪潮或街头滑板风格长大的,但正因为如此,这些风格显得至关重要。可能他们还保留着记忆和传统的痕迹,但却不再怀旧:这就是当今的大融合。”


3、Dylan Rieder

你们的滑板男神 Dylan Rieder 早已经在2014年为DKNY拍摄了年度广告片,同时的合作者还有A$AP Rocky,这张照片也被做成海报挂在了时代广场。


4、Natalie Westling


作为一名超模,Natalie Westling基本走上了人生巅峰,上过Vogue封面,被无数大牌邀请当模特,绝对的一线超模无数男人的梦想。



但她同样是一位滑板爱好者,而且是深度滑板爱好者。看见右手的 Vans Logo 和左手的 SKATE 了吗?


而Vans甚至为她推出了专属风格Natalie Westling x Vans SK8-Hi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那些人没有资格说不,当你在抨击滑板与主流文化越走越近,越来越商业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因为你并没有商业价值。


而当这种文化变的主流之后,你甚至连用它来显示自己的不同都不可以了。



你没有 Tony Alva 滑板技巧,也不能像 Dylan Rieder 和 Natalie Westling 一样有颜又会玩,也没能力策划一场融合了滑板元素的秀场,那怎么办呢?


只能在拿出你的电脑和手机,在键盘上抨击一下,提高声调:“主流文化入侵开始!!!”



有那功夫,还是找块空地,练练Ollie吧。最少也得能过根筷子不是?



· One For THE MONEY,Two For THE DREAM


而第二点,我们就从超模小姐姐 Natalie Westling 的一句话开始说起


“这些衣服,穿这些造型真的很娘娘腔(指时装品牌)。”


生活中的Natalie Westling


Natalie 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为什么她还是会为那些时尚品牌拍摄型录呢?问题很简单吧?


钱啊~


我知道它不是钱是张火车票,但这张图这么好看我有什么办法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如果一个行业内的顶尖者,不能过上优越的生活,那么我觉得这种机制是不健全的。


想想八九十年代的中国,那时候的摇滚乐手、嘻哈乐手不必谈优越,他们挣到的钱甚至不能保证温饱。录专辑也是自己出钱,哥几个还得商量商量哪儿刻盘便宜,最后能保证收支平衡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再看看现在,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有些小众的文化慢慢变得普及,受众的人群更多,这些地下大拿们的生活已经好了很多。说唱歌手自不必说,北京也有了第一家室内板场。



如果情况没有改变,那么按照某些键盘侠们的想法,这些地下文化的传播者们就活该住的差吃的烂,就这么为了梦想坚持付出一切?就为了满足你那小众的炫耀心理?(什么歌手火了之后就有人说,他再也不是我一个人的XXX了,人家什么时候是过你的?)


谁都得活着不是么?



所谓的主流文化侵袭,只是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一个东西,而了解的基数变大,自然会有更多的人真的走进来,爱上它,也就自然会有更多优秀作品诞生。而那些根源的精神是不是会改变,完全看你自己。



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个东西,一定会希望它变得更好,更不是希望它只属于你一个人,如果这样你和因为“不能分享别人对他的爱”而枪杀 John Lennon 的 Mark Chapman 有什么区别?



想想你小时候如果和父母说你长大之后想玩滑板会是个什么后果?腿没被打折我算你父母脾气好,而如果一直是这样,那在中国永远出不了一个 Tony Hawk 或是 Mark Gonzaies。


而你,不正是在扮演者“父母”角色?而且还是不给发生活费的那种。



所以各位把滑板或是其他亚文化当成自己家中宝的朋友们,如果你希望你所谓喜欢的东西未来20年不会在中国消失,要么真的玩命去练习和努力,证明你是真的爱它,那么你也不会想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要么,请闭嘴。

谢谢。



·

·

·


别走别走

还没完呢

差点忘了大事儿

那就是

喜欢滑板的你能没有一双好的滑板鞋么?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