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裹挟人走
他在风口浪尖
本刊编辑部
刚过去的2016年,因为王宝强,人们真正知道了“街谈巷议”的含义。饭桌酒席旁、家长里短时,从城市到农村,甚至平时对明星八卦毫不关心的人,几乎无人在这场话题核爆中全然置身事外。
除了王宝强,一时竟也很难想出,在当今的中国娱乐圈,还有谁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喧嚣。他曾是草根逆袭的代名词,是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榜样,如今,人们不得不惊讶地承认,“王宝强”三个字的意义,早已超越简单的励志。在喧嚣中,各种各样的标签和评判纷沓而至,一句“老实人受欺”可同时施以同情或施加暴力,几声“农民”“传统”“没文化”的嗤鼻也可轻易加诸轻蔑。借着简单的语词,多少截然相异的价值观盘旋而上,招摇着唯我独尊的正确性大旗——这种种聒噪乃至民间奇观,比事件本身来得更有兴味。
摄影 本刊记者 姜晓明
万千猜测之下,台风眼的死寂却少有人知。外界喧哗之时,正值王宝强为初次执导的《大闹天竺》进行后期制作。如今时隔半年,人们看到的是新导演王宝强试图以“浴火重生”的形象回到正轨,不多的可循之迹,是电影比预定的档期推后了两个月——被偷走的60天里,王宝强曾把自己封闭起来,暗无天日。
多亏《大闹天竺》,王宝强在风波之后首次坐在了我们面前,甚至同意了一整天的跟访,重新面对出道17年来总也躲不开的、关于变与不变的打量。时代裹挟之下,他处在风口浪尖,却也正如一盏灯、一面镜子,照亮了一片甚少被关注到的精神领域,也照出了同属一个时代的分裂与荒诞。
封面丨王宝强和他的时代
本刊记者 邱苑婷
实习记者 庞礡 高伊琛 黄思邈
编辑 翁倩 [email protected]
“就像我们老家那时候去少林寺习武,我们这小伙伴很多人说去,可是都没去,就我去了。几年以后,我拍了《天下无贼》回来,很多人就说‘我去了我也能当明星’,他们不知道我背后经历了多少对吧?话说出来你又后悔。那时候我跟我爸讨论过这个问题,我说我想拍电影、想拍武打片,我爸说你喜欢就去学,你不能18岁才去,人生有几个18岁?18岁一过,你想练武就练不出来了,骨头都硬了。一旦错过这个年龄段,什么都没了,上学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想在50岁前,把能做的做了,允许自己再重新开始。”
对话丨拼死拼活,拼到最后,不就是想让大家认可吗?
本刊记者 邱苑婷
实习记者 黄思邈
编辑 翁倩 [email protected]
“2016年我就在拍这戏(《大闹天竺》),然后承受了这么多的压力、打击,我觉得自己九死一生似的,后来又一点一点活过来了。”
领袖丨吴恩达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应该多点自信
本刊记者 黄剑
编辑 张雄 [email protected]
人工智能把人从重复性工作里解放出来,就有更多时间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商业|造星推手任兆年
本刊记者 王燕青 发自北京
编辑 孙凌宇 [email protected]
“我们在孵化一个东西,在娱乐行业,你说孵化期很短吗?其实很长的,(但)要想办法让他被认识,被几千万人、几亿人喜欢,这是多屌的事情。”
电影|在“英国奥斯卡”任16年CEO是什么体验?
本刊记者 刘珏欣 发自北京
编辑 郑廷鑫 [email protected]
“我们目前主要工作是在英国和北美。但作为国际性的评奖机构,我们还得走向其他国家。中国的电影、演员和导演已经在BAFTA的电影评奖中被我们熟知。中国的电影、 电视和游戏产业正在增长,在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
有态度丨诗不在远方
本刊记者 邹金灿
编辑 郑廷鑫 [email protected]
“在诗词引发全民关注的时候,我们似乎更应该把力气用于探求诗词方面的真是真非问题。令我怅惘的是,在这一端,所看到的是满满的遗憾。”
一种关注丨青山周平 走进“舒适区”
本刊记者 邓郁
编辑 郑廷鑫 [email protected]
人的生活本来是很自由、很模糊、很放松的,可现在却越来越标准化,越来越不自由,所以,随意的,没有公司分野,充满共享氛围的胡同生活方式,成为他越来越多的设计灵感。
历史丨张恨水 过渡时代里一个半新半旧人
本刊记者 蒯乐昊
编辑 郑廷鑫 [email protected]
“我从小就喜欢看小说,喜欢的程度,至于晚上让大人们睡了,偷着起来点着灯。所以我之吃小说饭,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了。”
图片故事丨广州“空城”
图、文 张志韬
编辑 方迎忠 郑洁 [email protected]
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外来人口的持续流入和支撑,尤其是从农村到城市的务工人员。几十年来,每逢春节,巨量的人口在农村与城市、故乡与他乡之间,像钟摆一样,往返运动,形成流入与流出的潮汐。
南方人物周刊第502期现已上市
点击「阅读原文」亦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