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何异
扪心自问,在人生的很多时刻,我们都曾在薄情还是深情之间犹豫徘徊过。
其实,去思考自己或他人是一个薄情的人还是深情的人,不是一个好的问题。盖棺定论的事情,还是临死再做吧。
活着的时候,我们还是简单的问自己到底有多看重亲密关系,这样比较合适。
太看重亲密关系,就是深情;太不看重亲密关系,当然就是薄情。于是,深情的容易陷入关系危机,薄情的容易陷入自恋危机。
薄情和深情似乎都是关系层面的事情,为什么会提到自恋呢。
因为,自恋和关系是一体的,它们是力比多的两个部分——自我爱和他者爱。更底层点就是自我保存本能和种群保存本能。弗洛伊德将这两个目标一致的本能总结为爱欲本能、或生本能,命名为力比多。
自恋和关系作为本能需要,都是为了活下去。而所谓的危机,就是陷入自恋不见关系,或者单纯陷入关系。前者的重要特征就是薄情,后者就是深情。
所以,完全的薄情或深情,都是力比多的残缺。都是“病”,得治。
工作,是深情的药引子
小龙女李若彤自称“恋爱脑”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她简直就是深情的“楷模”。
自从1998年她与商人郭应泉交往,多年来感情始终如一。曾任上市公司“中华发展”主席的郭应泉,1997年金融风暴后出现财政困难,1999年公司更遭入禀清盘,2005年又再被追过亿元。李若彤和郭应泉一路走来,陪他一同经历风浪,多年来感情稳定。
早在2000年男友被追讨债务时,李若彤就曾表示,不管男友是富是贫,她都会不离不弃。多年来,她也确实如她早年所言,对男友全情投入。在和男友郭应泉相恋十年之后的2008年,郭应泉表示不想再和李若彤继续在一起了。这段恋情的被动结束,用李若彤的话说是“无法说出来的痛”。
之后5年,李若彤据说过得非常低落,一度被诊断为抑郁症。直到在飞机上遇到周润发。
当时,2013年某天,周润发只是说了一句话:“人怎么可以不工作”。
因为这句话,李若彤醒悟过来。
前不久,当50多岁的李若彤,精气神俱佳地出现在某综艺节目上,当她讲出这个故事的时候。
我当时就震惊了——高手,高手,这个是真的高手!
自从精神分析出现客体关系派和自体派的分裂后,当今世上可能没有几个精神分析师可以做出如周润发这般风骚的操作了。
一个由于深情而遭遇关系危机,陷入抑郁情绪的人,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港剧老套路肯定是行不通的了。
不谈关系,而直言去工作——首先,是对人作为人的直接肯定;其次,是指明了一条真正获得自恋满足的路径。
李若彤是一个通过工作获得过自恋满足的人,她的力比多满足的路径,瞬间从关系的死胡同里,转向到寻求自恋的方向,力比多也就被瞬间复苏了。
这里需要指出和强调,自恋主体上是建立在任务完成带来的自我确认和快感之上。而他人的认可、赞赏、镜映等,都只是辅助而已。
一个一岁的小孩,把一个积木放到了一个窟窿里,无需思考和等待,他自己就高兴了起来,像打赢架的猩猩。
这个时候父母的镜映、反馈等,无非是锦上添花。父母切不可自恋的认为自己的赞许会强效于孩子内在的自我奖励机制。
这也是弗洛伊德在总结精神健康的要点时会说:去爱,去工作。
而不是:去爱,去爱。所以,按照弗洛伊德的意思,力比多有两个部分,健康的人,也必然是要去工作,要去爱的。
言归正传。关系需要和自恋需要是天平的两端,一个太过深情的恋爱脑,其实就是把需要的重心太多地放在了关系这一边。如果受挫造成整个力比多的萎靡,那么,不妨用自恋先点燃力比多再说。
这里,可能有人会担心“用工作抚平情伤”,会不会使一个深情的人变成薄情者。
这个担心可以有,毕竟精神分析里,其实就只有一种精神疾病,就是精神结构固化,或者说强迫性重复。如果从关系倾向转向自恋倾向,一转就固定了,那确实值得担心。
但是,一个尝过关系甜蜜,又尝过自恋美味的人,力比多的天平最终会回到健康的动态摆动中。
夸别人,是薄情的药引子
现在,我们来说说天平倾向自恋这端,又固着于此的状况。
处于这个状况的人,有少部分会直言自己不大需要亲密关系,而大多数会搞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亲密关系。所以,大多数薄情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是薄情的。
这有些不合情理对不对?
但,在一个北大教授呐喊“我们正在培养着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之前,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意识到自己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呢?他们感到最多的,只是内卷之痛。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时代正在鼓励自恋——沿着既定的路线一路向前,永远有“更好”的任务被提供,也就永远有源源不断的自恋满足。
然而,力比多不是一个无底洞,它会饱的。自恋满足消耗掉过多的空间后,人真的就不太需要寻求关系的满足了。
直到有一天,这个人,自恋满足之路遇到瓶颈,他本能地开始寻求关系满足。这时,他会发现自己在获得关系满足的技能上的缺乏。寻求关系满足的吃力,会让他以对关系的需求不强烈来掩饰。而这,完全是为了维护自恋而自发的潜意识操作。
力比多的天平倾向自恋这边后,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鼓励,这种失衡就变得不太容易被察觉了。
比如。一个女生,在经过很多次心理咨询后,终于暴露出,自己在和同龄人相处时,是很难夸赞对方的。她认为这很俗气,很假,很做作。
当咨询师面质她为什么找这么光鲜的理由来回避在关系中满足他人的自恋时。
她才意识到自己把自恋看得太重。就像小孩子舍不得糖果一样,舍不得分给别人吃。
当她把自恋满足的机会大方地分给别人享受之后,她很快就交到了男朋友。那坠入爱河的速度,充分表明,她已经发现,关系本身就是一颗糖果。
其实,在今天,有太多的人像这个女生一样,意识不到自己对关系的需求被自恋需求大面积侵蚀,所以,也意识不到自己是一个薄情者(被迫成为的)。
所以,自恋和关系,在我们心里,不是独立的两个需要。
他们既目标一致,又此消彼长。建议大家偶尔觉察一下这架力比多天平,让它时常摇摆一下。
最后,如果你发现了身边的人力比多天平长期失衡了。请知道:深情的,害怕被抛弃;薄情的,害怕被毁灭。都是被迫的。
*本文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超过2000篇原创亲子/两性/个人成长心理文章,7年陪伴,少点内心的冲突,多点精神的自由。
作者:何异 应用心理学本科;中医心理学研究生;二级心理咨询师,团体咨询师。从业14年来接受多流派督导师督导;咨询实务过万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