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斯威夫特,今年步入30岁

泰勒·斯威夫特,今年步入30岁

WeLens 欧美女星 2019-03-07 17:27:55 21


今年,泰勒·斯威夫特就要30岁了。


作为美国的“顶级流量”,曾有一段时间,她的一举一动都会引来人们的站队与讨论。而这两年,她的花边新闻好像越来越少了。


面对即将到来的30岁,她分享了30条人生建议。



从中摘选了一些

?


“我学会了屏蔽一些外界的声音。”

她关闭了社交媒体的评论,好让自己不会因为人们的留言而肯定或否定自己。


“时时刻刻地对每一个人好,会让你陷入困境。”

她说,也许有人生性善良,但如果这种善良被他人利用,便会造成糟糕的遗憾。所以,要坚强起来,在必要的时刻反击。


“失败、再尝试、再失败,这再正常不过了。”

泰勒说,尤其是对于20多岁的人而言,失败是件好事,因为大家都在寻找与摸索。


“我学会了不再厌恶身上每一盎司的脂肪。”

她现在每天都在努力接受自己的身体。


“我察觉到社会在不停地向女人输送讯息,即展现衰老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

泰勒说,保持年轻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标准”。而这项奇怪的标准却很少出现在男人身上。


“伤害到一个重要的人时,表达真诚的道歉对你没有损失。”

她提出,不要说“我很抱歉,但是……”不要为自己找借口。


“在你仓促地锁定一个人时,也许,我不知道……要去了解一个人!”

她的建议是,不要被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所迷惑。


“意识到童年的创伤,并试着修复它们。”

泰勒提到她在上学时不受欢迎,还时常被同学取笑。可是,20多岁时,她成了那个人人想与之交朋友的女孩。她差点儿忘了,还是有人与曾经的她一样孤独。所以,她需要正视自己的童年创伤,以免将其再次施加给他人。


“只有在追求过程中才会玩心理游戏。”

在她看来,在一段真正的亲密关系或友情中,你应该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感受与想法。


“学会区分一辈子的友谊与阶段性抱团。”

泰勒说,“虽然听起来很伤心,但有时候,你的成长会将你带出一段友谊。友谊已经被放下了,但你会继续拥有那些回忆。”


“学会了如何与相爱之人理性地争论。”

在她看来,谈话与交流才是重要的。要记得缓和情绪,以免在争论中忽视了两个人所建立起的美好。“吵赢大多数的架不会为你赢来奖项,而会给你带来离婚协议。”


“我学会了面对家人的病痛。”

泰勒的母亲身患癌症。“过去,我因日常的起起落落而焦虑。现在,我将所有的担忧、压力与祈愿都用来面对这个问题。”


“我意识到,无论是做了错误的选择、信错了人,还是在众人面前跌倒,我都需要能够原谅自己。”

以前,当她觉得自己犯下错误时,就会惩罚自己,比如自我孤立,将自己锁在房间里。而现在,她学会了对错误放手,原谅自己。


?️


距离泰勒发第一张专辑,已经过去了13年。


有时候,人们对她的打扮、长腿与男友名单的关注,超过了对她本职工作的关注。


并且,尽管泰勒已经拿下了10座格莱美奖,还是有人对她的实力表示怀疑。


泰勒曾经回应说:


“我想告诉所有的年轻女性:在你的道路上,一定会有人企图破坏你的成就、利用你的名气与成绩。但只要专注工作,不受他们的影响,你总有一天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从她的30岁人生建议中,你会发现她一直在练习着不受外界干扰。


她也很少失控、或者失去对生活掌控。你不太能看到她备受打击的模样。


重看泰勒的履历,她是这样做到的。


Shake it Off



十几岁女孩的”野心“


泰勒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雷丁市,后来又和家人一起搬到了临近雷丁的小镇怀奥米辛。


因为唱乡村歌曲出道,人们习惯性地将她想象为一位家境平平的“小镇姑娘”。


事实是,泰勒的父亲是美林证券公司的金融顾问,而再往上推三代,代代都是银行总裁。她的妈妈在当家庭主妇之前也是一位基金从业人员,祖母则是歌剧演员。


这样的家境,让泰勒能够前往距离小镇176公里的纽约接受声乐和表演训练。



最初,她对歌剧着迷,梦想着去百老汇演出。但是,“在纽约试镜了几年都毫无成果,我便决定写歌。”


10岁时,泰勒已经开始规划自己的道路。


受到其他歌手启发后,她选择了乡村乐,并拽着父母去参加当地的各种音乐节、K歌比赛……她还试着向多家唱片公司推销自己的demo,但都被拒绝了。


泰勒说:“那里的每个人都想唱歌、出唱片,我必须找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12岁时,她开始学习吉他。你或许看到过这个版本的故事:一位电脑维修工教了泰勒三个和弦,她由此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首歌。


现实是:这位吉他老师的确是电脑维修工,但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音乐人。他每周二与周四都会去教泰勒弹吉他,每次三个小时。


吉他老师还提起过一个细节:上课时,泰勒的弟弟想吃墨西哥玉米卷,泰勒说“我也想吃”。她的妈妈买回了玉米卷,但只给弟弟吃,并对泰勒说:“没人会想看一个胖胖的明星。”泰勒只能吃色拉。


14岁时,泰勒说服家人搬往纳什维尔,那里是美国乡村乐的发源地,“是帮我打入音乐界的最好的地方”。


她开始与音乐经纪人打交道,利用放学时间写歌,并被索尼旗下的一家厂牌签约了。


可是,这家公司想要等到泰勒18岁时再为她出唱片,泰勒便离开了,她说:“我觉得自己快没时间了。”


泰勒14岁


第二年,泰勒在一家咖啡店演出时被一位名叫Scott的经纪人挖掘。那位经纪人正准备成立自己的厂牌“大机器唱片”,泰勒成了该厂牌的第一位签约歌手。


同时,泰勒的父亲也购入了该厂牌3%的股份,估值约为12万美元在这里,泰勒终于发行了第一张同名专辑,时年17。


有人说,这是泰勒家最值得的投资。而家人的支持与监督、泰勒的长期训练与热爱,便是这项“投资”的隐形部分。




“乡村女孩“搬到了纽约


在2014年之前,泰勒一直住在纳什维尔。


以前,美国乡村音乐的受众多为白人蓝领群体。而泰勒为乡村音乐带去了一批年轻的听众。《卫报》的记者曾评价说:“她巧妙地赋予十几岁岁月以一种睿智的、棕褐色的怀旧感……这打开了她的市场,吸引了一批青春期中的女孩,以及一批青春期刚刚逝去的女孩。”


比如,那首《Love Story》就“出圈”了,不仅在美国受到年轻人的喜欢,更成为全世界销量最高的乡村歌曲。


一直唱到现在的Love Story


她曾说自己不会离开纳什维尔。但是25岁时,她决定改变。


“到了某一个时间点,”她对《滚石》杂志说,“你如果想要一口气抓两只兔子,那么你只会空手而归。”


她的两只兔子,是乡村乐与流行乐,而她准备抓住后者。


泰勒花费2000万美元在纽约买了一套公寓,她独自散步,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看展。媒体说,她这是“乡村女孩”在练习着大都市的生活。


在纽约,带着猫出街


她也表明了自己对于八卦的厌倦,“围观我的恋爱生活好像成了一种全民娱乐,而我不想再提供那样的娱乐素材了。”


当时,泰勒经历了一年半的空窗期(也不约炮)。她还透露说,自己交男友并不容易:“70%的时候,男人们都通过邮件来邀我约会。”而对方获得她邮箱地址的途径,通常是通过对方自己的公关或经纪人。


她说自己是女权主义者。以前,她总是回避这类问题,因为她不想失去男性粉丝。


在音乐上,泰勒希望转变来得更彻底。当她将那张《1989》交给公司时,公司对她说:“它太赞了,这是你有史以来写出的最棒的专辑。不过,你可以在里面加入三首乡村歌曲吗?”


在进行选择与转变时,泰勒很清醒。她拒绝为专辑加入那三首歌,也不再出席乡村乐颁奖典礼,不再在乡村乐电台推广自己的新歌。


《1989》里的Blank Space


《纽约时报》这样评价《1989》:“现代流行歌星——更确切地说,是白人流行歌星——大都是模仿黑人音乐起家的。……但斯威夫特却完全不受影响;她在这张专辑里没有做什么和她做了什么一样重要。


泰勒转在试图开辟自己的道路。


也在面对更多“责任”。


比如,她的举动触动着音乐产业的“规则”。她曾将《1989》从Apple Music上下架,并写了一封公开信批评苹果,指责对方不该在三个月试用期间不给音乐人支付任何费用。


去年,泰勒签约环球音乐,并在协议中要求保留自己歌曲的版权,以及,环球音乐必须与旗下艺人分享出售Spotify股份的所得。这意味着,她在为自己与其他音乐人争取更多应得的权利。


再比如,她开始明确自己的政治立场。她说:“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与政治体系和政府部门有关的知识,它们签署的法案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得到了足够多的信息之后,她才终于向粉丝发声,反对种族主义。


接下来,她会有更多举动。




30岁,她会唱什么?


人们对“酷”的理解已经变了。


曾经,人们崇拜那些遥不可及的偶像,觉得他们的“完美”很酷。如果按照那个标准,泰勒并不酷。可喜欢她的人,正是喜欢她的“不完美”。


比如,她的舞步曾被认为是尴尬的,但她继续那么跳,还能自嘲;她承认过自己曾在空闲时间驾车驶过前任家门口,“就想随便看看”;再加上她在歌词里写心碎、写那些嘲讽过她的人,她说,“过去,大家其实是在听我的日记。”


有人说,泰勒不是那个让人仰望的对象,而是一个让人想要与之交朋友的role model。而这就是她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最近,歌迷们猜测泰勒的第七张专辑已经在路上了。


她会唱什么呢?


对于上一张专辑《Reputation》,有人评价说她的“日记感”已经减淡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广阔的视角。


搜索最近的新闻,人们捕捉到她的生活是这样的:去录音室、接受采访、陪男友踏青及参加颁奖礼、晒猫、为一对订婚的同性恋人朋友弹吉他献唱……



在最新的采访中,她还提到了自己在养生、护肤、调酒、做饭,不再用记号笔来画眼线了。


不再是十几岁的甜心,也不是二十多岁的风头无两的大女孩。


这是快要30岁的、正在面对生活的泰勒。


大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转变时刻。就像泰勒在人生建议里写的那样,回头一看,发觉自己已经走了那么远,失去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整理:yaoyao

Ref:

《纽约时报》:泰勒·斯威夫特向鄉村音樂告別

CNN: Taylor Swift changes her tune on ‘1989’

TheNewYorker: Taylor Swift’s Confessions on “Reputation”

RollingStone: The Reinvention of Taylor Swift

NPR: 'Anything That Connects': A Conversation With Taylor Swift

ELLE: 30 Things I Learned Before Turning 30



视觉014:总想逃跑,却还在这里

已全线上市!扫码直接买

奥黛丽·塔图专访 | 埃里克·索斯专题报道  | 2025,34亿

名人的“失神时刻” | 雅库特往事 | 人偶爱好者 | 德尼罗

京东 当当 亚马逊 天猫及各地实体书店均可购买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