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月养生保健】梁宴霖医师|泰和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冬三月养生保健】梁宴霖医师|泰和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济南泰和医疗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日韩男星 2024-12-15 09:06:32 29



医师简介

及冬三月养生保健


医师简介



梁宴霖 

执业中医师 

    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跟随著名青年中医王伟教授、脾胃病专家刘果教授学习多年。平素以《黄帝内经》《伤寒论》《脾胃论》等中医古籍为研究方向,临床上针药并用,注重保护元气、身心同调,并结合患者体质制定个体化养生方案,帮助患者回归中正平和的生命状态。擅中药调理脾胃疾病,用药少而效力宏;针灸治疗疼痛类疾病,取穴少而无痛苦。


    治疗范围:

      儿科多发病:感冒咳嗽、腺样体肥大、厌食、腹胀腹泻、生长发育不良等;

      妇科常见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康复、更年期综合征、结节类疾病等;

      内科常见病:脾胃不调的各类病症、高血压、糖尿病、失眠、心悸心慌等;

      针灸优势病:肥胖症、头晕头痛、颈肩腰腿痛、膝关节痛、中风后遗症等。


坐诊时间:周三下午14:00-17:00 周日8:00-19:00(中午12:00-14:00休息)

咨询电话:61311361

泰和门诊部工作时间:8:00-19:00



冬三月养生保健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人体在冬天的保养要顺应天地阴阳——“闭藏”。天地外在大环境是“水冰地坼”,说明阳气都潜藏起来了,人体阳气也应向内潜藏,“无扰乎阳”,不要扰动阳气、向外耗散阳气。冬天收藏得好,积蓄得充分,人体的根基才稳固,来年春天才能有生机勃发的生命状态。这是大的原则。具体来讲:


一、作息上,“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冬季要早早睡觉,最好晚上九点左右就睡下,最晚不能超过十一点。冬天可以晚点起来,再晚也不要超过9点。需要按时吃早餐,否则阳气生发不起。(秋冬阳气大方向是收藏,但每时每刻也都有生长化收藏,一天之中早晨应生发。)


二、情志上,“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冬天不能太躁动太兴奋,应使自己的心神更加沉静下来。就好像知道了一个宝藏的密码,悄悄地记在心里,即使穿过热闹的集市,也要常常念叨,不能忘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常常确认、护持好自己内心温暖愉悦的状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去要求别人,不轻易被别人(不管是父母、伴侣、孩子、同事或者其他人)的言行一下子就把自己的心带跑。
       面对疾病我们也应知道,疾病和症状是身体对我们的提醒,正是这些不适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们不要过于恐惧与忧虑,但也不是不管它。最重要的是要先安定下来,然后去觉察疾病的起因,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调整,慢慢回归中正平衡。明代大儒王阳明的《传习录》中有一段文字:有一学者病目,戚戚甚忧。先生曰:尔乃贵目贱心!(有一个学者眼睛得了病,每天非常忧心。先生说:“你这是过于看重眼睛却轻贱了你的心啊。”)眼睛固然可贵,患病更需好好治疗,但如果我们过分忧虑身体的局部不适,内心状态总是处于紧张、焦虑、恐惧之中,对恢复只会有害无益。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自己有一个独立的、不轻易被他人带走、安定柔软的内心状态是最重要的,以不变(不动心的状态)应万变,是一个人身心向好的关键开始。“世事惊涛骇浪,心是定海神针”,这也是我们所有人一辈子的修行。


三、防护上,“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远离寒冷,靠近温暖,不要过多地开泄皮肤,损耗阳气。其实就是不要过多出汗,包括汗蒸,泡脚等使人体出汗的方式,还有拔罐、刮痧等在皮肤腠理上干预太多的手段,这些都尽量避免,否则当时舒服(激发耗散了阳气),之后会更虚弱(经中医辨证确实需要运用中医汗法的情况除外)。艾灸同理,真正的中医艾灸不仅要根据个人体质与气血情况,判断施灸的经络与穴位,更有补泻手法的区别。很多人在家自己盲目艾灸,“焦骨伤筋,血难复也”,百病由生。
       冬天出门最好戴上围巾护住脖子尤其是大椎穴,可有效减少感冒发生,肚脐与脚踝这些地方也需有足够衣物保暖,避免受寒气侵袭。

       冬天早晨很冷,晨练必须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的老年人,恶劣天气最好不要出去了,可以适当在室内锻炼。冬天运动应以八段锦、太极拳、站桩、静坐为主,不要参加太多大量出汗的运动,也尽量不游泳。出汗后及时擦干,披上衣物,古人云出汗后要“避风如避箭”。

       古人那时没有暖气,现在冬季供暖充足,屋内炎热,最好适当开窗降低室温,以皮肤不热,也不出汗为宜,防止室温过高而内热或毛孔大开出汗再受风的情况发生。从室外进入室内温暖环境时,也要及时脱下部分衣物,防止出汗。


四、 跟孩子相关的几点注意事项

       1.尽量不要让孩子光脚踩地板,哪怕是有地暖,也至少穿上袜子。

       2.不要给孩子安排过多的学习,或让孩子经常处于一种紧张、恐惧的环境中,家庭氛围很重要,家里永远不变的温暖和支持能真正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对孩子七不责: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不了解其中内涵的家长朋友可以自己搜搜看。养育孩子也需要学习。

       4.看到很多家长很焦虑,孩子一有点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就立即家里有什么药给孩子吃什么药,多是各种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或西药,甚至马上到医院输液上抗生素,这样很容易对孩子的身体造成损伤,看似感冒发烧症状没了,实则寒气入里,反复几次就会发展成腺样体肥大、鼻炎、肠系淋巴结肿大经常肚子疼等等。这样说不是为了增加家长们的焦虑,而是提醒家长们孩子病了不要太着急,父母有一个稳定的心态和正确的认知,才知道如何对孩子是更好的帮助。最好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处理。


五、老生常谈的饮食相关注意事项

       1.不同人的体质有较大的差异,饮食保健要个性化,不可盲目地效仿西方人的营养观念。比如牛奶属于偏寒凉,西方人内火旺、可以运化得开适合吃,但大多数中国人没这么多内火燥热,不适合喝太多牛奶。

       2.水果、奶制品、零食、甜食、肉类等这些甜、黏、腻的东西吃多了,脾胃容易生寒、生湿、生热,会影响脾胃本身的吸收和运化。临床上看到很多中老年人吃阿胶、海参、蛋白粉等等,这些“好东西”很多人的脾胃运化不了,就会在体内变成垃圾,导致各种疾病。重要的并不是吃了什么“高营养”的食物,而是吃适合自己、自己能运化的食物。

       3.一定要吃主食,一段时间不吃主食的人气血肯定不足,中医认为五谷是最中正平和最养人体气血的食物。“不可使食气胜谷气”,不能让肉食的量超过主食的量。

       4.生病服中药期间饮食的大原则要清淡一些,忌食生冷、辛辣、海鲜等,还有死面做的饺子、饼等不好消化的东西。


       在多数人的观念里,现在的各种视频号里,白胡子老中医谈的养生秘方秘技才是最厉害的。很抱歉,我不是老中医,也没有什么秘方秘技,以上只是个人结合所学和临床所见梳理总结的一些平淡文字,希望帮到更多人少生病。仅为个人观点,可供参考。如有不同,也不愿辩论,自便即可。
       顺祝冬安~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