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顺德众多村庄中,拥有300年历史的并不在少数,然而均安上村,在相对短暂的历史中却涌现了清朝书画大家李文田、第一代亚洲功夫巨星李小龙这样一批如雷贯耳的名字,带出了鲜为人知的故事。
上村河涌,整治之后风景宜人
走进上村,立刻被一股宁静之风感染。村中少有机动车横行,你所能听见的就是风声、水声。雨后的落叶铺洒在街道上,人们再次把洗好的衣服挂出来,掉落的水滴打在石板路上噼啪作响。安谧祥和的环境,让四个字自胸中溢出——世外桃源。
村民们在树下闲话家常
上村是清朝书画家李文田的故乡,村里所有的人都姓李。在村干部李允海的带领下,笔者有幸进入李文田宗祠。
李文田宗祠现在是村里老人休闲之所
李文田(1834-1895)字畲光,号芍农、若农,谥文诚。咸丰九年(1859)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学问渊博,生平嗜学不倦,工书善画,经史、兵法、天文、地理,无一不晓。公务之余,勤于治学,对元史及西北史地研究尤精。晚年乞归故里,主讲广州凤山、应元书院。
李文田像
宗祠郑重摆放李文田的供像,左右则各一石碑。李允海介绍说,这两块石碑是御赐,是李文田高中进士时,咸丰皇帝分别颁发用以嘉奖他的父母。
祠堂中褒奖李文田双亲的圣旨碑
这两块碑在战乱时期流落在外,经过前几辈上村干部找寻才得以荣归故里,现在他们被重新打磨刷漆,立于祠堂。
祠堂门口顶梁悬挂着慈禧太后亲笔题字
内堂当中悬挂着“福”、“寿”二字,宗祠门口还有“龙”“虎”高悬。据介绍,这四个字都是慈禧老佛爷亲笔所提,完好保存至今。
上村李姓族人共有1200余,外地人只有几百。像所有大家族一样,他们也有自己的长老。
上村长老侃谈历史故事
李氏长老幽默健谈,谈及李文田,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咸丰九年,李文田被批状元,但无人保驾(古时指需要为官之人担保),时法规定逾期三天降一级。李文田三天无人保驾则由状元降为榜眼,再三天降为探花。最后的时刻,有人对慈禧太后说,李文田是个经世之才,不点三甲实在可惜。慈禧少有的表现出了惜才之情,自己为李文田保了探花之位。
据说,当时皇帝称他一人可堪当三甲,后来李文田在当期进士中声望最高,威望和待遇都远超状元。
均安龙溪古庙后堂
均安民风淳朴,敬老之风尤甚。每逢农历十五都会摆斋宴免费让本村60岁以上老人享用。在龙溪古庙的后堂,还摆放着许多节庆敬老的用具。
许多餐具堆在后堂,仿佛能看到有盛大活动时人们忙碌的身影
在村中的活动广场左右各有一座石像,右边是李文田,左边则是李小龙。
上村活动广场,晚上常有大妈结队跳广场舞
均安李小龙祖居是李小龙父辈的居住地,李小龙本人出国后并没有回来过,只有他的姊妹归来看过。整条上村的人都姓李,跟李小龙都有或远或近的亲属关系。
李小龙祖居
这座深埋在旧巷的祖居与其他房子并没有什么区别,斑驳的门匾显示了它的年深日久。
巷子因为小龙祖居更名为小龙巷,成为上村一道旅游招牌
祖居内挂满了李小龙的生平和作品介绍,更像一座李小龙纪念馆
祖居内简单的家具都没有被擅动
上村旁边有一座鹤山,前几年由村委会整修铺路,成为村民们日常休闲的小景观,它高70多米,登顶可俯瞰上村风采。
山顶树丛中看上村,与周围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
鹤山上植被茂盛
上村最隆重的文化盛事莫过于均安关帝出游。每年农历九月初四至十二,上村都组织多个锣鼓柜队伍在本村和其他村迎来送往。“我们长老通常都是最积极的一个。”李允海笑道。
2015年均安上村迎关帝盛况
上村最繁华的时候外来人口过万,如今正在积极寻求更多机会。村干部介绍说,已经有专家前来考察过,预计近期会拿出活化的具体方案,我们期待,这座富有文化底蕴的古村落能够再次焕发勃勃生机,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她纯净的美。
佛山微信编辑小组整理
来源:悦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