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大厂降伏不了的男人

李小龙,大厂降伏不了的男人

BOSS直聘 港台男星 2023-07-21 09:06:23 185

作者丨贾嘉

编辑丨白话日报

排版丨vv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突然去世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岁月无情,50年过去,维港星光大道上的李小龙铜像都18岁了。

与李小龙同时代的明星们,很多已经作古;曾经在他的电影里当人肉沙包的洪金宝成龙,曾经把他当童年偶像的周星驰,都已成为上一代巨星;甚至,一手捧红他的嘉禾公司都不在了;而曾完美错过他的影业帝国——邵氏,也早不再拍电影。

邵逸夫错过李小龙的故事,放在今天看,就像一个巨人转身慢的典型案例:从美国回到香港发展的李小龙,首选的签约公司,本来是像邵氏这样的大厂,但当他提出三条要求(片酬10000美元、修改剧本权、动作设计决策权)之后,邵氏击鼓退堂。于是,创业公司嘉禾老板邹文怀成功捡漏,以15000美元拍两部电影的条件,拿下了李小龙。

一个是美国的房贷都快断供了,还对大厂offer挑三拣四,最后选了个起步不稳还官司缠身的创业公司;一个是一掷万金,赌一个在好莱坞多年跑龙套的过气童星能一炮而红。

双方的魄力,到今天都得说句佩服。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李小龙未曾辜负邹文怀重注,两部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都是票房冠军,挽救了风雨飘摇中的嘉禾,也撼动了邵氏独霸香港影坛的江湖格局。甚至,这也是好莱坞尖塔上的魔眼认真转向东方的开始。

作为一个招聘公号(刚刚想起这个定位),我们能做到的致敬方式,不是拆解他的电影,而是拆解他的职业生涯——一个三个月拍片六岁上班赚钱的人,一个一辈子都没躺平摆烂的传说。

#1 从0开始

1959年4月29日,李小龙从香港上船,目标是他的出生地:美国旧金山。

他抛在身后的,除了父母亲人,同学女友,教了他五年咏春的师傅叶问,还有他的明星事业和街头霸王生涯。他离港前拍的最后一部电影《人海孤鸿》还没有上映。

此时的他不会想到,这部电影在1960年上映后打破了票房纪录,还打入了国际市场。他也不会想到,他学生时代的朋友许冠文许冠杰兄弟、黄霑、黎小田、白茵会在几年后成为娱乐行业新星。船在日本停靠的时候,他还与大哥李忠琛短暂相聚,而他的这位学霸大哥,后来成为香港皇家天文台台长,并与后来成为著名才女作家的林燕妮相爱结婚。

女演员关南施曾说过,李小龙告诉她,如果继续留在香港,他很可能会“加入帮派,被人用刀捅死”。其实,还有一种更大的可能性,就是他会像罗烈、午马、郑佩佩、岳华一样,加入邵氏的演员培训班,赶上60年代中期由胡金铨、张彻引领的武侠片风口。唯一的变数是,这个不听话的“不良少年”,是还没飞起来就成为大厂弃子,还是能成为另一个王羽(很多人可能也不记得他是谁了)。

可是,直到1971年李小龙回归,邵氏头牌男星狄龙姜大卫们都只能拿一万港币一部戏。姜大卫自己就说过,最早入行的时候,当演员月薪1000,当武师月薪3000,缺钱的他毅然决然地选了武行。幸而在做替身时的博命态度感动了张彻,一问之下原来是旧上海故人之子,才获得了被提携做主角的机会。

如果李小龙后来没有获得成功,他一定会觉得自己错过了成为明星的风口期。托身为粤剧大老倌的父亲李海泉之福,他三个月大的时候就拍了人生第一部戏,18岁之前已经有20部作品傍身。但去美国上学,意味着放弃一切光环从零开始。

一个人年轻时选的路,会影响他的一生。拿李小龙的人生来看,这是真理。

这个桀骜不驯的少年,从一开始就不太适合在大厂里做导演的契仔契女。

#2 功夫是桥梁

在香港的时候,李小龙曾经想过当一名牙医,这个脑洞把他的朋友们笑到头掉,因为他最擅长的是打得别人满地找牙,而不是帮别人修满嘴的牙。

但是,到了美国,他发现,身高只有1.72米的他,很难轻松拿下那些比他高20厘米、重45公斤的对手。咏春拳的核心是速度和预判,但不是绝对的力量碾压。在60年代末,已经开创了截拳道的他曾给朋友写信说:实际上我已对传统武术失去了信心,因为几乎所有武功路数都无异于纸上谈兵,就连咏春也概莫能外……

李连杰曾经评论过李小龙的武术风格:他的步伐有阿里拳击的路数,他的双截棍来自菲律宾的玩法,他的“李三脚”吸收了跆拳道和空手道,他是拳是咏春的拳……他把各家之长集中到了一起,才有了截拳道的诞生。——换句话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越重洋,不知道天壤之外,高手如云。

李小龙轻易地突破了传统功夫不收外国徒弟的陈规旧俗。当他还在学校的时候,就拉着一帮收来的小弟开始做地下武馆:“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进来,宫部孝光,查理·吴,霍华德·霍尔、木村武之……这是中国武术历史上种族最多样化的学生群体。”

为了扩大影响力而做的各种表演活动、赛事参与,最终让李小龙的名字传到了好莱坞著名影视制片人的耳朵里。那位制作人正在拍漫改的超级英雄片,他需要一个亚裔的角色扮演者。

很多人津津乐道过,李小龙在好莱坞最成功的角色,是《青蜂侠》里的助手加藤。但这部电视剧的收视极为惨淡。为了挽救收视率,制片人拉来了自己此前的成功之作《蝙蝠侠》里的主角蝙蝠侠和罗宾,并编了一个青蜂侠+加藤对战蝙蝠侠+罗宾的故事,简单说就是关公战秦琼。

本来的方案是让“青藤组合”输给如日中天的“蝠宾组合”,但李小龙坚持说,以他塑造的加藤人设和实力,绝不可能输给罗宾。最终制片人妥协,让他们打成平手。但这并没挽救《青蜂侠》的继续惨淡,反倒是李小龙饰演的人狠话不多加藤圈了不少粉丝。

因为《青蜂侠》惨到第二季直接被叫停,李小龙失业了,更失去了固定收入。

但他此时也不会想到,当他在1970年回国探亲的时候,一下飞机就被记者团团围住,并且接到了TVB《欢乐今宵》邀请,在电视上表演功夫——而他少年时代的好友许冠文,已经成为这档节目的主持人。而且,正是因为他上了节目,大导演罗维的儿子罗大卫才注意到了这个未来之星,罗大卫拉罗维来看,罗维又拉了邹文怀。

这种突如其来的关注度,源于一件小事:香港电视台正在播《青蜂侠》,而加藤这个由华人扮演的角色,在香港已经小有名气。运气的玄妙,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李小龙在好莱坞的时候,只是蝙蝠侠身边的小弟,但回到香港,他就是超级英雄本尊。

#3 降维打击

曾经看过一份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在找工作方面,大家公认最难的是做职业规划。

有人问,我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怎么决定应该入哪一行?(或者时间拉得更早:我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怎么选专业?)

其实,这个问题,在李小龙的人生选择里,可以找到答案:如果你不知道该选什么行业,就问问自己,你最希望结交的优秀的朋友们,都是做什么行业的?如果你不知道选什么公司,就去观察一下:行业最优秀的人都在哪里扎堆?行业最先进的玩法是在哪个牌桌上?

只要你上过牌桌,看过最顶尖高手的出招套路,换一个地方,是可以降维打击的。

是的,降维打击。当香港的武侠明星们还在用京剧节奏摆POSE缠斗时,他可以果断放弃那些花架子,拳拳到肉,一脚干掉一个对手。他的人物塑造风格,一直也有着美式漫画英雄的灵魂。甚至英雄人物的理念上,也是如此。

在拍《精武门》的时候,导演罗维的原剧本里,陈真在为霍元甲报仇之后是活了下来的。但李小龙坚持陈真一定要死,因为“他杀了那么多人,要填命”。他说:我认为不该以暴力和残杀为电影的主题,美化暴力也不是一件好事。

李小龙有一个绰号叫“李三脚”,传说出自《唐山大兄》第一位导演吴家骧老先生的吐槽。李小龙与吴家骧理念不同迅速闹翻,嘉禾不得不把百万大导罗维找来救急,但是,李小龙对罗维的印象一开始就不好,在给妻子的信里,他说:新导演不过是个半吊子,还总表现得高人一等。

某种程度上,曾经沧海难为水。很难要求一个看过罗曼·波兰斯基拍片的人,对粗制滥造的流水线作品有忍耐力。但不可思议的是,一个只拍了20天,中间还换过导演的作品,居然创造了票房奇迹。

在汹涌的名利冲过来的时候,李小龙给华纳兄弟影业总裁泰德·阿什利写信说,他有一种挫败感。“我反复探索过自己的内心,发现在心灵深处我最珍视的是品质:以负责任的态度和一流的技艺竭力做到最好。”

从这一层看,李小龙没有选择邵氏这样的大厂,而是选择了创业公司,并不完全是因为钱。而且当他已经在为嘉禾拍第一部片的时候,邵氏还在不断打电话争取他改变主意。除了钱,他更在乎的东西可能是掌控力——不想成为流水线里的标准化产品,更不想被他看不起的人指手画脚。

包括嘉禾。第三部《猛龙过江》他已经开始用自己的公司、自己做导演。接着,他又如愿拿到了好莱坞的投资。直到猝然倒下。

有意思的是,邵氏在失去了邹文怀、没押上李小龙之后,又因为不愿意变革分红制度,而失去了许冠文。嘉禾与李小龙的合作没能持续下去,但他们开创的商业合作模式,启发了太多人。

#4 50年,换了人间

在李小龙去世50年的时候,华裔演员杨紫琼拿到了奥斯卡影后,还是凭一部亚裔女性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片——这实在太巧合,也太有里程碑意义。

遥想1969年,当李小龙在好莱坞苦苦寻找机会时,一位制片人不胜其烦,警告他说:你来主演电影,简直是痴心妄想。你只要帮助我们的明星保持体形就可以了。

李小龙用截拳道敲开了好莱坞大门,他训练过的明星名单星光璀璨:罗曼·波兰斯基、莎朗·塔特、詹姆斯·加纳、史蒂夫·麦奎因……但当他拿着剧本邀请史蒂夫·麦奎因和他一起演电影时,得到的回复是:我不会让你踩着我往上爬。

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局,只有眼光精准因势利导的聪明人。

1971年的7月,当李小龙正准备出发去泰国拍摄《唐山大兄》的时候,一个叫基辛格的美国朋友悄悄地登上飞机,目的地是中国。

李小龙在香港风生水起的那三年,也是香港风云变幻的大时代。我们今天熟悉的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展、恒隆集团、恒基兆业地产……都是在70年代初完成了上市大计。据统计,1969年的时候,香港的华资上市企业只有25家,到了1973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21家。香港股市也进入了“鱼翅捞饭”、“白兰地漱口”的时代——恒指从1968年的108点,涨到了1973年4月的1774点——然后,急转直下,在1974年12月创下新低150点。

一个正在重新定义游戏规则的时代,一个正在走向世界金融中心的城市,遇上了一个既能代言东方精神又能对接西方理念的超级英雄,这是无法复制的机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李小龙逝去之后,他的后来人里,有影后,有巨星,有偶像,但只有他成为图腾。


#1 离开北京回老家创业,我成为妈圈“顶流”

#2 我,电话销售,就是那个给你们打骚扰电话的人

#3 困在抑郁症中的打工人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