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薇薇Ann】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薇薇Ann(微信号wwagzh)】内容均系原创,谢绝未经许可转载,如有需要请后台联系。当然啦,欢迎直接转发分享!
好久没有更新【岂止八卦】了,前面连写了两位巨蟹座的男星——梁朝伟(戳这里复习)、周星驰(戳这里复习),后台有很多留言纷纷表示被巨蟹男的“没有安全感”、“无法长大”、“阴郁”、“自闭“的吓到了。别怕别怕,我都没有告诉你,汪峰和文章也是巨蟹座呢!
星座这个怪力乱神的东西,我对它的态度是,它只在对它有所接触的人群里起作用——类似于集体无意识的作用。
既然如此,这一期我来说说另一位著名的巨蟹男星——张学友,他代表了巨蟹座广为世人所赞誉的”顾家“特质,希望能帮巨蟹座扳回一局。
前阵子张学友因为出演《澳门风云3》而再度被大家谈起,在那部乏善可陈、空洞无聊、连发哥都力不从心的贺岁片里,他是唯一的演技担当。我的一位朋友说,她为张学友的演出贡献了泪点,不仅因为他的角色很痴情,更因为这个痴情的汉子死去时,还要自己给自己唱背景音乐!
感觉我的朋友们都好幽默!
身为”歌神“的张学友,作为一个演员的价值,一直是被低估的。
大家对他最熟悉的角色,是那个《东成西就》里那个”最英俊、潇洒、雪白、干净“的洪七公。
还有这个表情包:
但是张学友贡献过的好角色,可远不止这些。
也许是因为当红歌手身份的缘故,张学友一踏入电影圈就没有当过龙套,而是直接从有名有姓的男配角做起。入行第一部电影是1986年舒琪导演的《老娘够骚》,搭档的是侯孝贤和叶德娴(想不到侯孝贤导演也当过演员)。之后也相继搭档了钟楚红、郑裕玲、王祖贤等等女星,出演的都是风流倜傥的男一号。
到了1988年的《最佳女婿》,戏份与周星驰、莫少聪均等,搞笑天分也并不输于星爷。
同年的《旺角卡门》——王家卫的第一部导演作品,饰演一位重情重义却又大脑简单惹是生非的黑道小弟,光芒完全盖过男主角刘德华。前文提过那个表情,也是出自这部电影。
这里插播一个八卦。
张学友这个表情包的对手戏,是当年TVB大热的男主万梓良。万梓良的表演以眼神凌厉、七情上脸著称,颜艺能力MAX,李力持(就是经常和周星驰合作的那位导演)曾说:”姐仔们被他瞟一眼已经变成鹌鹑“。来张图 ,你感受一下:
当年的刘青云、吴镇宇和周星驰,个个都是初生牛犊、斗心MAX,一听说要和颜艺帝对戏,都会莫名兴奋,打起十二分精神,张学友也不例外,再来《旺角卡门》的动图,感受一下”鹌鹑的反抗“:
最终,张学友凭借这个表情包角色获得了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1990年,张学友出演吴宇森的《喋血街头》,和梁朝伟、李子雄饰演三位偷渡到越南的好兄弟,他依然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小弟,后期更因头部中枪痛苦万分,演技不输于同剧的梁朝伟,更凭此角色获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最终输给了《阿飞正传》的张国荣,虽败犹荣。
同年,出演胡金铨和徐克导演的《笑傲江湖》,饰演一位心狠手辣的太监,眼神到位,该演出获得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1991年,王家卫的第二部电影《阿飞正传》公映,张学友在其中饰演一位对刘嘉玲痴心一片的”屌丝“,在一众“阿飞”里颇为纯情,真挚感人。这份“暗恋“一直到前不久的《澳门风云3》还被拿出来作为炒作的卖点。
无意中看到当年张国荣、梁朝伟和张学友因《阿飞正传》参展的合影,好生感慨。歌神你的眼神要不要这么狂狷邪魅?!
不得不说张学友右脸颊的疤实在太惹眼,有两种传说,一说是儿时看表哥和“耍大刀”被误伤,一说是小时候爱玩从楼上跳下的游戏,某次失足摔伤所致。
之后,与梁朝伟主攻艺术片不同,张学友依旧活跃在商业电影,除了《东邪西毒》里那位深沉版的洪七公,他主要贡献的是像《亚飞与亚基》、《太子传说》、《鼠胆龙威》等那样一个个有趣的角色。
1996年结婚后,张学友的电影作品大大减产。
在此期间有一个角色让我印象深刻,他与张曼玉共同演出的《飞越迷情》(1993年),说的是一个”牛郎“向女警报复,最后却真正相爱的故事,他演的就是那位”牛郎“,里面有个镜头,他在沙滩上向张曼玉表白,丢下一个烟头燃起一颗心的形状,背景音乐是《每天爱你多一点》,那一刻我觉得他帅出天际!
2002年,张学友出演许鞍华导演的《男人四十》,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语文老师形象,在林嘉欣饰演的女学生的百般挑逗前犹豫心痒,面对和梅艳芳饰演的妻子的柴米油盐自责疲倦,遭遇中年危机。最终,张学友凭借此片获得第32届印度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2004年,素来热衷提携后辈的张学友,参演了年轻导演黄精甫的《江湖》,再次饰演刘德华的黑道小弟,不同的是,大哥和小弟已经受了岁月的洗礼,成为了老奸巨猾的大哥与小弟。这部电影是我第一次尝试写影评的对象,印象深刻,全片透着浓浓的”年轻的气息”,在当时的香港电影里算是异类。
2005年,出演陈可辛导演的《如果爱》,虽然金城武和周迅爱得死去活来,但张学友饰演的马戏团老板的深情也分外感人,大家都记得他那首《如果爱》,可我更爱他在剧中的一首歌《男人本该妒忌》,唱腔华丽至极。
2010年,张学友分别在《全城热恋》、《七十二家租客》和《月满轩尼诗》中贡献了我们熟悉的搞笑幽默演出。
到了最近的《赤道》和《澳门风云3》,开始畅快得演起了反派,还是当年凌厉到位的目光。
我总结一下张学友在荧幕上的角色,除了最红的那些年演了不少帅哥男一号以外,主要是大哥的小弟、简单的小男人、阴狠的反派等,跨度如此大,却都像模像样。
演了这么多电影,可我猜他心中最在乎的是1986年的《痴心的我》,因为此片,他得以与太太罗美薇相识。
罗美薇,曾在1980年代由黄百鸣所发掘,与同期出道的罗明珠、袁洁莹、李丽珍、陈加玲、柏安妮组成“开心少女组”,是当年香港年轻人喜爱的青春偶像,其后,罗美薇与张曼玉、刘嘉玲和钟楚红还被并称“香港最有前途的女性演员”。
在罗美薇为数不多的访谈里,曾经被问及学友为什么会追求她,她表示不知道,但她说:
“我们之间是注定的。“
”拍《痴心的我》的时候,我们还不认识。有一天,公司替我们拍造型照,看看效果如何。导演喊:‘张学友、罗美薇,站在一块,让我看看你们是否登对。于是,我们两个新人马上走出来站在一起。导演又叫:‘你们互相望一眼。我们抬头对望,两个人立刻满脸通红,接着马上低头,转身分开。”
“从那刻有触电的感觉开始,我就知道我们会一起。”
但两人的感情也并非一帆风顺。1988年3月,罗美薇曾宣布与张学友分手,此后88至89年间,张学友唱歌事业不得意,加上对人态度轻狂无礼,更是一度酗酒成性。两人又突然在1992年宣布复合,以至于当时有大量的报道认为两人之前的“分手“只不过是”地下情“。
身为八卦儿童的我,表示清楚地记得这段往事,个人也倾向于”地下情“之说。当年的粉丝是很彪悍的,譬如成龙的粉丝曾因为成龙与林凤娇的绯闻卧轨等等,张学友也不能幸免,两人宣布分手很可能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当时,张学友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举行了出道后的首场演唱会,发行的唱片也次次突破二十万张。但此时张学友开始对媒体,对观众,对公司耍大牌,才有了后来的事业”恋情“双谷底之说,最糟糕的是,那段时间,他还染上了“酗酒”的恶习。
人要沉湎于某种嗜好,是很容易的。张学友的父亲嗜赌,张学友的哥哥更是赌到身负巨债。如果当时,张学友继续沉湎于酗酒,那么如今也就没有“歌神”了。那段最灰暗的时间,到底是因为张学友重新振作,罗美薇才回到他身边,还是是因为有了罗美薇的支持,张学友才走出困境,我倾向后者。
以下是我凭借回忆百度到的当年的采访:
1989年5月,有传张学友交上新女友,记者去问他。学友说:“如果我说完全没交朋友,那是骗人的,但能够称得上女朋友的,真的没有。”当时,张学友直认自己还很爱罗美薇:“我依然很爱她。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子,我始终找不到可以替代她的人。既然仍爱着她,我是不可能爱别人的。”
谈及”复合“,但学友说:“不能这样说。我不希望因为大家都说我们很绝配,我们便在一起。我和她之间最大的问题是性格不合,阿薇很需要别人保护,需要放很多时间在她身上,她要很实在的感觉,但我太忙,这几年还不可能陪她。我们见面经常吵架,为的往往是小事,其实很没有必要,吵得多了便伤感情,所以暂时分手。现在见面少,吵架也少了。我们双方都付出很多,尽量改变自己。”
于是,1992年的复合成为了顺理成章,之后的事不必细说,1996年2月15日,张学友和罗美薇在英国结了婚。我记得当时那期《大公周刊》的封面就是这样几个大字“张学友 罗美薇 拉埋天窗”。
好奇怪那时候我为何会有港台杂志看.......
张学友和罗美薇婚后的生活实在是低调,罗美薇几乎从此绝迹公开场合,除了参加亲如姐妹的梅艳芳的葬礼,张学友则不再接需要离开家太久的工作,包括春晚......即使是全球演唱会,也必须是一收工就飞回香港。
坊间也有很多关于张学友出轨的传闻,传得最凶的对象是张学友的助手。
张学友对此的回应是:“都一把年纪了,现在才传我有新欢?认识我的人都很清楚我的为人,现在曝出这样的新闻,真的很好笑。“还称报道出街之后,令他面对女助手也感尴尬。
要说相对负面的新闻,就是夫妻俩被菲佣列入黑名单,因为罗美薇有着严重的洁癖。
结婚20年,两人生活平淡自然,如《你的名字我的姓氏》中所唱:
“从此以后 无忧无求 故事平淡但当中有你 已经足够”;
亦如《有个人》中所唱:
“同行共领会人世道理 假使一天不再飞 到公园中散步年纪 有老伴仍是你”。
浪漫也是有的,1999年,世界小行星协会给予张学友为一颗小行星命名的机会,张学友将此颗行星命名为罗美薇的英文名“MAY”。
这对夫妻示范了什么叫做“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
除了是公认的二十四孝老公,张学友也是著名的奶爸。
张学友罗美薇有两女,大女儿张瑶华如今已经15岁,小女儿张瑶萱11岁。
关于小女儿的出生,我记得当时还有个乌龙,因为夫妻俩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由报道猜测是私生女,歌神回应“小弟弄瓦,只是小事一椿”。全文如下:
“歌神”对自己的“定位”果然很谦逊。
曾听过媒体人说起一段往事:正做着访谈,”歌神“突然说要走了,要去接女儿下学,然后他真的走了......他有一句名言:“我在家里有不能推的角色。”
所以张学友经常这样见诸报端,接女儿放学:
背着女儿的红书包:
被女儿抠鼻孔:
深情款款得望着女儿:
带着老婆、拉着大女儿、抱着小女儿......
陪女儿们在海滩玩耍,老爸在岸边练歌!
关于奶爸角色,张学友在接受《南都娱乐周刊》的访问时这样解释:
有了小朋友后,我不想错过她们成长的阶段。其实我做这个决定之前,已经是想明白的了,我一定不会后悔,无论将来会不会有人找我拍戏、开演唱会,就算是今天,人们真的因为我做了这个决定很少再找我拍戏、开演唱会,连唱歌也没有人听了,我想我都不会后悔。因为我经历的都是人生,我觉得自己的决定没有错,如果出来的结果是证明我判断错误,我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因为那也是很不同的体验。
他还专门写了一首歌给女儿当摇篮曲!时间过得好快,我觉得我昨天才听到《摇摇》,一眨眼她们都那么大了。特别是15岁的大女儿已经这样登上娱乐新闻:
岁月啊......再听一遍《摇摇》压压惊!
巨蟹座作为水相星座,是一个具有灵性的星座,思维中夹杂着太多浓厚的感情和情绪,幸运的巨蟹座会找到一种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表达方式,来释放这种与生俱来的敏感。于是,周星驰和梁朝伟找到了电影,张学友则专注单纯着做着他最钟爱的歌手。
1984年,张学友凭一首《大地恩情》参加了第一届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拿到冠军,那年的评委还有费玉清。在此之前,他曾先后任职于香港贸易发展局和香港国泰航空公司,且一直到他第一张专辑卖了个满堂红,张学友确定自己可以当歌手谋生了才辞去了航空公司票务员的工作,可见他是一个相当稳重的人。
当时的香港乐坛是张国荣和谭咏麟的天下,张学友作为新生力量在1985年发行了个人首张粤语专辑《Smile》,因为大卖同年年底发行了第二张粤语专辑《遥远的她AMOUR》,前阵子被李克勤再度唱热的《遥远的她》就出自这张专辑,还获得了当年的十大劲歌金曲奖,但我更爱这张专辑里的《月半弯》。
这一年的张学友还和另一位当时的歌坛新秀——吕方一起在香港红馆共同举办了“双星演唱会”。
————我是插播吕方八卦的分界线————
当年的吕方,起点与张学友几乎相同,且很早开始出演TVB剧集主角,《新扎师兄》也有份出演,算是当年香港港演艺圈影视歌三栖发展最快最好的艺人之一。
1992年,吕方与香港演艺圈大姐大级的女星郑裕玲相恋,虽然吕方当时已是当红歌星,但与郑裕玲相比依然差距甚大,因为郑裕玲是香港演艺圈出了名的富婆,当时她的身家早已突破半亿~~
或许是因为郑裕玲财力的支持和悉心的陪伴,渐渐消磨了吕方打拼的斗志,当同期出道的明星艺人都在努力为事业拼博时,他选择淡出娱乐圈过起了近似退休的清闲生活,且似乎很享受不用辛苦工作依然有大把钱花的日子,心甘情愿变成“软饭男”,每天在家洗衣拖地,然后做好饭菜等郑裕玲下班~~
然并卵,2008年,这对16年的情侣宣布分手。与郑裕玲分手后,吕方的生活困顿不堪,一度连房都租不起被迫搬回父亲的旧宅居住。为了生存,吕方只能靠出席一些明星拼盘演唱会,或到内地出席一些商演活动,以及录制一些综艺节目赚点生活费。近两年,虽然他的境况有所好转,但与当年相比,堪称云泥之别,最新的演唱会也叫《朋友别哭我回来了!》,吃老本也未免太明显了。
好感慨,这是一把好牌被打烂的典型。
———插播结束的分界线———
此后,张学友继续发力,1987年时首度在香港红馆举办个人演唱会,连开6场,这一年还有了《太阳星辰》。
但很快,张学友迎来事业低谷,1988年两张专辑遭到冷遇,在几大音乐颁奖礼上也一无所获, 于是就出现了前文提过的”酗酒期“。
不过好在张学友很快重新振作,1989年的《只愿一生爱一人》获得十大劲歌金曲,而专辑中的另外一首歌曲《夕阳醉了》则获得十大劲歌金曲奖以及第13届十大中文金曲奖。
随后,谭咏麟和张国荣先后宣布退出香港音乐颁奖礼,香港乐坛出现了一段巨星真空状态。起先,张学友、刘德华和李克勤等同期新秀占尽先机,接着黎明的火箭走红使他跟张学友、刘德华一起在年终的评奖典礼上风光无限,三人被称为“三剑客”。但这个称号很快夭折,因为郭富城以令人膛目结舌的速度从台湾风卷残云而来,一时曾到歌坛最前列的位置,一家煤体把他们四人比做“四大天王”,就此广泛传开。之后因为俞铮的“钦点”(戳这里复习俞铮),张学友坐稳“四大天王”的头把交椅。
因为四大天王,中国内地诞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追星族,记得当时蔡明、郭达和已故的赵丽蓉老师还有个小品《如此追星》,说的就是发烧友们为偶像做出的狂热举动。
当时关于四大天王的周边产品开始在市场上热销,四人的穿着、发型、声线等都被无数人模仿,这算是内地第一次感受到了港台流行文化对生活造成的强大冲击。
1999年底,张学友宣布退出香港音乐颁奖礼,主攻世界巡演和音乐剧。在此之前,他已经连续两次获得世界音乐大奖全球销量最高华人歌手奖,销量超过MJ,除此之外还荣获“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奖,还代表香港地区荣获“世界十大杰出青年”,又被评为90年代最杰出歌手。
我第一次听到张学友的歌,是因为母上大人的推荐,没错,就是那首周杰伦都重点提过的《吻别》。
之后,我就成为了专一的张学友歌迷,虽然也会去听陈奕迅的演唱会,但随身带的音乐只有张学友。
小学毕业时,在电视台点歌《祝福》,送给小伙伴。
后来《雪狼湖》终于来了大陆,不过阿雪从林忆莲变成了汤灿.....
上了大学遇到了一个男生,他那天唱的是《一千个伤心的理由》。后来他跟我表白的时候唱的是《你知道不知道》。我觉得喜欢张学友的男生应该也会像张学友那样,于是我就开始了一段由他的颜值和我的虚荣心撑起的初恋。好的时候,我俩经常一起唱《你最珍贵》,分手的时候我很受伤,第一次学会把情绪放在心底,努力保持好看的姿态,可转过头在没人认识我的火车上,听着《离人》足足哭了17个小时,我也是真拼......
一时间,我都有些恨上张学友了!
那个夏天很难熬,我发现全世界的歌竟然都是情歌,一听到那些腻腻歪歪的歌词就会觉得心好像被人捏了一下。后来才知道还真有种病叫“心碎综合症”,是一种由悲痛或震惊所引发的胸痛、憋气和呼吸短促等一些类似于心脏病的症状,还真是冤枉了林黛玉很多年。
这真是太糟糕了!我是说,我听不了张学友的歌了!
当时我的一位朋友也正好失恋,但他告诉我,“你要珍惜这种强烈的感情,因为生活太平淡了,能体会这种强烈情绪的机会并不多,你看,我正在享受这种情绪。”
我简直想掐死他!
事实证明,他说得很对。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又可以听张学友了,我再见到那个男生的时候也能平静得经过了,哪怕他特地找了个机会唱起了《你知道不知道》,我知道他知道我知道了他的意图,但是我不喜欢的事,我不会去做。
我曾经很害怕,自己会“在别人的故事里,我被遗忘”。
后来,我长大了,认识到我曾忽略他的真心,而他亦教会我许多。初恋让我有机会更了解自己,学会如何去爱,这是最大的收获。
再后来,我知道他来跟我告别。
再后来,没有后来了,我也只是偶尔在听到《离人》的时候,会怀念一下曾哭足17个小时的我。
很多年后我去听张学友的演唱会,听到他唱“等待着别人给幸福的人,往往过得都不怎么幸福”,突然会心一笑。所有道理都在纸上在歌里,我们会念也会唱,但若想真明白,真要好几年。
就像张学友,他对自己的角色的定位,也许不是演员不是艺人甚至不是歌手,只是一个热爱音乐的丈夫和爸爸。
而我对张学友的角色定位,是我青春岁月里最无辜的“代罪羔羊”,也是我用演唱会上的歌声沟通的“默契老友”,是我默默地和他一起成长。
其实每一个偶像不都是这样,替你整理了记忆,记录了岁月。
直接戳标题可直达文章
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薇薇Ann(微信号wwagzh】查看更多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