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媒体都在爆料,倪妮将和刘诗诗携手出演剧版《流金岁月》。消息一出,“为妮写诗”的cp粉们就开始嗷嗷乱叫~(兴奋的)
这个组合名呢,来源于去年的金鸡奖闭幕式上两位女神的经典同框。当时,一起入场的倪妮给诗诗整理裙子,画面相当peace。
大家都说,没有“艳压”和“争抢C位”这些糟心事,两个不同风格的女明星手拉着手不也挺美的嘛?谁说女人之间就只能明争暗斗、处处提防?
这其实也是即将开拍的剧版《流金岁月》最迷人的地方。
原著由师太亦舒创作于1987年,说的呢,是一对挚友,花开两朵,虽然个性迥异,成年后又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但还是相互扶持着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书里蒋南孙形容锁锁是“一张雪白的鹅蛋脸,五官精致,嘴角有一粒痣。”倒是与美艳型的倪妮有几分相似;
而南孙呢,则是稳重端庄的大家闺秀,表情总是内敛的,与刘诗诗的气质也挺吻合。
如果最终官宣就是这两位出演,还是相当值得期待的。
不过真要说起来,这部作品其实是翻拍,当年剧本还在创作阶段,导演杨凡就开始筹备拍电影了。影版也很经典,毕竟在选角上就很吸引眼球。
彼时钟楚红正是最好状态的时候,人人称她“香港梦露”;而张曼玉总是有份小白兔的乖巧样子,惹人怜惜。
学生时期两姐妹服装一致,但脸上的表情和头饰的小小心思还是能看出不同的性格 ↓↓
出入社会之后,两个人选择了不同的路,于是在穿衣风格上也有了很大差异 ↓↓
那时她们正年轻,站在风里,一颦一笑都很美。
跟同样讲闺蜜情的《七月与安生》不同,这版《流金岁月》里有着更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属于七八十年代香港的美。
蒋南孙与朱锁锁是中学同学。两个人都是上海人,独生女。
朱锁锁常年寄人篱下,她有满满的不安全感,总想着要尽快报舅母养育之恩;而蒋南孙尽管家庭富足,却因为长辈一直盼望有个男孙,因此她在家里并不受祖母的宠爱。
两个人自小互帮互忙,情同手足。有次南孙带着锁锁去见从欧洲回来的阿姨——
锁锁问:“阿姨,你可有朋友?”
“从前有,后来就没有了。”
“为什么?”
“人长大之后,世情渐渐复杂。”
“我不明白。”
阿姨笑,“譬如说,本来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共争一样东西,总有一个人失败,你所得到的,必然是别人失去的,两人便做不成朋友。”
女孩子们不以为然,“可以让一让嘛。”
当时她们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与人分享的。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想:这两人会不会很快就要为男人“互撕”了?(这伏笔埋的的确像那么回事)
但原著最让人感动的点,其实就在于,它没有陷入对女孩友谊的刻板印象。女性间的关系在文学作品里常常被写成“她们同时爱着一个男人”,于是一段三角恋迅速摧毁一段友谊。
但《流金岁月》告诉我们——原来女孩们的真挚友谊,真的可以持续一辈子。
南孙与锁锁是在升学之际走上了不同分叉路的,那时锁锁绝然的离开校园,只身闯入滚滚红尘。从此身边的男人也像飞蛾一般,同时也变成了她的经济来源。
身在校园的南孙眼看着锁锁卖笑示人、谣言四起,她却没有丝毫的看不起,只说,
“无论什么都需要付出代价,一个人,只能在彼时彼地,做出对他最好的选择,或对或错,毋须对任何人剖白解释。”
后来的日子,发生过大大小小的难关:蒋家因投资失败而破产,南孙的未婚夫这时候选择与她划清界限;锁锁的夫家破产,一家子好几个兄弟妯娌突然做鸟兽散,只有锁锁这个不被承认的媳妇与他们同舟共济……
跟这些不堪的感情相比,南孙与锁锁始终守望相助,无论命运给出怎这样的剧本,她俩都手牵手一并接着。
不过,这部电影评分并不高,很多原著粉表示这7.2分也是看在两位主演的份上打下的。
问题出在哪呢?其实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爱上同一个男人”这个梗。
如果读过亦舒,你一定知道,她的作品里通常有个叫做“家明”的男人,但在这部小说里,亦舒好不容易忍住,让朱锁锁和蒋南孙两个女孩子的友谊成为主色。
偏偏导演加戏,在电影里安排了这一束让两个人为之神魂颠倒的“白月光”。
于是,有了各种挖墙脚、吃醋的俗套剧情。
哎,可惜了钟楚红和张曼玉,这本该是一部展现出不同时代女性共同困境,也让我们对女人间的友谊更有信心的电影,它本该值得反复回味啊!
眼看着剧版即将开拍,真诚的建议编剧,不要洒狗血乱撕X,我们同性友谊真没那么脆弱。
还有,我们的确有可能与闺蜜爱上同一个男人,但概率真的没那么高啦!不要动不动就抢男人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