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是中国著名曲艺演员,多年前他还是春晚的常客。标志性的出场话是:“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
冯巩是民国代总统冯国璋的曾孙。冯国璋跟段祺瑞、王士珍被称作“北洋三杰”。冯巩,妥妥的名门之后,但这个名门带给冯巩更多的是灾难。
但冯巩却靠着自己的勤奋逐渐打出一片天。不仅多次上春晚说相声、表演小品,声誉鹊起,还凭借电影《没事偷着乐》获得第十八届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如今还是民革中央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但“冯巩”之争与冯巩其实没啥关系。
今年两会期间,小品演员巩汉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别的话题,顺带说了一嘴。“某足球队,年收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球场上没有看到他们进球,完全给中国人丢脸。”
其实巩汉林只是附带一说。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被国足添堵的网民怒火瞬间又被点燃了,话题直接冲上了热搜。
大年初一被越南队按在地上摩擦的男足,被范志毅痛骂“连脸都不要了”的男足,没有脸了,自然也没有胆了,所以一时间并无人回应。
这时候,第二个主角出场了。男足前国家队队长冯潇霆在微博与网友互动。网友问冯是否退了。冯回复:“退了,让位给巩汉林。”
这个回复赤裸裸内涵巩汉林,讽刺挖苦巩汉林,其意就是“你行你上”。很快遭遇网友排山倒海地批评。冯潇霆不得不删除评论,试图息事宁人。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足球队员本该忍气吞声,竞技体育都是拿成绩说话,成绩不好就是原罪。38岁的小皇帝詹姆斯一场球打得不好,照样被骂出屎来。纳税人花那么大的代价不是用来添堵的,至少要打出个精气神来,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但一些靠足球吃饭的人不干了。前足球记者董路跳出来,指责大多数球迷不懂球,是球盲、二极管,没资格瞎逼逼。巩汉林就是一球盲。“有事说事,别总‘丢脸丢脸’的。平时走穴赚钱,春晚演个小品就给国人挣多少脸似的。”
这让我很奇怪,没挣多少脸,但小品也没丢脸,至少还给我们找个乐子吧。男足是竞技运动,但老是输球、输人,丢脸丢到国外去了。连越南媒体赛后都嘲讽球员不知道廉耻,输球后坐在大巴里爽歪歪购物。
巩汉林也不退缩,拍小视频回应:“我是不懂球,但是我懂比分……”巩老师有理有节地回应再次赢得网友满堂彩。
我也是球盲一个。不算精通足球,也不懂那么多战术。但球迷懂那些干啥?并不影响我看球啊。谁在场上像二傻子一样被耍得团团转,谁脚下没有活,控不住球,被人家揍得满地找牙,不是一目了然吗?知道谁被揍趴下就够了,非要让球迷说出是怎么揍趴下的。是被大耳刮子抡的?还是被大脚板子踹的?有意思吗?没意思。
终于前队长冯潇霆坐不住了。写了一篇2000字长文。他再三说不是回应巩汉林老师的。文章的核心观点,语文老师总结一下:一是国足不容易,我们也不容易。二是我们拿过高薪,但现在降薪了。三是足球不需要键盘侠,需要实干家。
国足容易吗?确实不容易,这些年,当年“米卢的确神奇”带队杀入世界杯,国足头球队曾让西亚球队闻风丧胆,到后来的恐韩症、恐伊症,很快又要恐越了。见过退步的,但没见过“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国足创造了“特能输”的世界纪录,确实挺不容易的。
拿过高薪说明什么?说明过去阔过,底子厚。现在降薪了,但降薪之后相对很多普通劳动者来说不还是高薪?有什么可委屈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什么降薪?心里没点数吗?
但最重要的是最后一条。“足球不需要键盘侠,需要实干家。”这句话非常厉害,说得义正词严。键盘侠是人们所唾弃的,实干家是人们所礼赞的,偷换成“足球不需要键盘侠,需要实干家”,貌似政治正确,铿锵有力了。
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内涵就是球迷不允许批评球队,所有批评者都是键盘侠,是二极管,是应该被人们唾弃。
但球迷怎么做实干家?这些年球迷确实“实干”啊,花钱买票支持,我们没有一流的球队,但却有一流的球迷。有球迷大过年冒着疫情风险跑到国外去支持球队。容易吗?不容易。
但结果呢?输得脸不要了,底裤也不要了,被球迷堵住大巴骂忘记了?有球迷把家里电视砸了,这算是“实干家”了吧?过去是恨铁不成钢,现在是恨铁已成糠。
冯潇霆和巩汉林老师之争,简称“冯巩之争”。也就是说“冯巩之争”与冯巩没有关系。但有心之人还是要给冯巩找关系。还是那个足球记者董路。
他找到了冯巩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短视频小品,录制于2022年2月24日。这也难怪。男足把球迷伤得太狠了,尤其在中国女足荡气回肠的亚洲杯夺冠之后,全国对男足的群嘲模式开启了。苏州人吴侬软语,性格是最柔和的。但也对男足臭脚把坏运气带到苏州,导致苏州疫情破防极为不满。
冯巩老师也不例外。在小品中冯巩吐槽道:“咱们的运动成绩直接和美食挂钩,谷爱凌爱吃馅饼,因为是黄的,跟金牌一个颜色。徐梦桃爱吃串,她在空中飞舞都连成了串。女足爱吃面,因为她们知道要争面儿。男足爱吃海参,看上去浑身是刺,其实挺软的。”
至此,文体圈多人卷入大战,冯巩之争越演越烈。人民网重磅发文:“国足不能玻璃心!”这个算定音定调,一锤定音,一针见血,一剑封喉。
巩汉林是厚道人,觉得“人民网”发声了,足球应该还是以鼓励为主,因此专门录制一个视频,呼吁大家为国足加油。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恳,巩汉林老师还拿出了自己收藏多年的国脚签名足球佐证。
这下捅了马蜂窝,这个签名足球居然是假的。一时间巩汉林老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波波足球人终于找到突破口,开始了冷嘲热讽模式。
那么问题又来了,巩汉林老师应该被嘲讽吗?他拿到国足假的签名足球,他是受害者啊。他如果知道签名足球是假的,他会拿出来吗?
这个乌龙中隐含着几个关键信息。
一是球迷不是键盘侠,而是男足烂大街了。当年国足何等受追宠,签名签到手发酸。不像后来的球员数钱数到手发酸。有记者证实当年由于球员训练任务重,队医代签名事情常有发生。巩汉林当年是小品界的大腕,连他拿到的都是代签名的足球,由此可见国足当年的热度。不是球迷愿做键盘侠,是国足把球迷的心伤了。
二是巩汉林老师真是一个球迷。一个签名足球保存20多年不容易,可见他对足球是真爱,他的怒其不争是有原因的。并非别人说的蹭流量。
前国足守门员区楚良也站了出来,证明足球签名确实有假,为此愿意赠送巩汉林老师一双签名手套,这才叫老足球队员的风度。老国足还是有点气节的,至少身材一级棒,不像现在一大堆白斩鸡。
这就是冯巩之争的始末。
冯巩之重的表面是,球盲有没有资格批评国足。但这算啥事啊,网友一句话就怼回去,“我不懂得制冷原理,就不能批评冰箱有问题吗?”
但深层的原因可能不在这里。一般人批评就算了。巩汉林是政协委员,又是在两会发言,这个批评的分量可想而知。国足自作孽,成绩太烂,民怨沸腾,目前已经多轮降薪。据说足协还有意进一步限薪,顶薪税前300万。
巩汉林关键时刻的这一嘴,以及引发的冯巩之争,很可能最终推动降薪落到实处,那就真正触碰到足球圈的核心利益。对这些人而言,这才是最要命的。
事实上降薪确实让人难过,因为消费上去了,生活也会根据收入来规划。更何况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脸都是自己挣回来的。自作孽,不可活。
女足本来待遇差得一塌糊涂,但在这次亚洲杯上逆风顽强,屡屡上演绝杀翻盘,最终勇夺亚洲杯,使得韩国女足患上了恐中症,铿锵玫瑰,争奇斗艳,彻底征服了中国球迷。
以至于球迷不依不饶,强烈要求提高女足待遇。这一波舆论非常猛烈,足协根本招架不住,正好又有男足摆烂神助攻。最后只能随势而为,女足加薪,水到渠成,一步到位。人必自助,而后天助、人助、神助。奖优惩劣,这才叫真正的绩效。
可以说,是键盘侠把女足待遇提高了。键盘侠成了真正的实干家。男足们,好好想想吧!引用解说最常见的一句话:“我们还活着,但属于男足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只是这次小组赛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