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知乎上的一个话题“周杰伦是否被神化了?”,下面整理一些精彩的回复:
@Jzc Alex
其实有时候我也会想,杰伦是否真的被神化了?
上了大学以后,我什么都听,后摇、爵士、古典、New Age、黑人音乐、日韩音乐,唯独就是杰伦的歌,我很少会去下载。
我一度觉得,杰伦的音乐和我的青春一样,是时候和它们说再见了。
直到昨天虾米音乐给我推荐了一首歌,叫《爱情》。
这首歌旋律和编曲都很简单,由郭富城用他那并不标准的普通发演绎,制作也完全称不上精良。按常理来说,它在我的歌单里无法存活超过30秒钟。
但我却循环了好多好多遍。
因为它很简单,简单地足以戳中我心里那个以为早已经消失的角落。
我很疑惑,为何我对这首歌会有这特别的好感?但当我在作曲那一栏里发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的时候,这一切都make sense了。
我才发现,并不是我不喜欢听杰伦的音乐了,而是我对杰伦的作品太过于熟悉了,熟悉到不愿提及。
那些反复抄写《安静》歌词的日子;那些在K房反复练杰伦的歌练到破音的日子;那些送杰伦新专辑给心爱的小女生的日子,都和杰伦的歌一起,被我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在我看来,杰伦是否被神化这个问题,根本就不重要。
有这么一个歌手,他既有才华也有态度;他尊重前辈却绝不墨守陈规;他对自己的母亲和外婆孝顺,对歌迷友善;他以自己身为中国人而自豪,以推广中文歌为己任。他的歌有一种魔力,能让很多素不相识的人的青春产生共鸣。
那么多年来,看杰伦从崭露头角到走向巅峰,从青涩稚嫩到成家立业,对于我来说,他早就不仅仅是一个歌手了。
杰伦小公举,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对这些年来一直那么努力,那么正能量的你说一句:
“谢谢。”
@凯萨琳公主
我先给个结论: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周杰伦没被神化也没被低估。
展开之前,我想说:评判一个人的成就或者能力的时候千万别顺便贬低甚至黑一下其他人,这本身就破坏了一个理性探讨的氛围。这句话我是对所有人说的,包括周杰伦的脑残粉。接下来好好说说。
我觉得说他被神化的人,应该只有这么这几种情况:
1、知乎上多了
知乎的“周杰伦”话题在歌手话题当中是具有很高的热度的,因为这里周杰伦的粉丝不少,所以脑残粉肯定避免不了,而脑残粉的出现也是每个歌手都避免不了的,综上:你没见过周杰伦的脑残粉才不正常呢。不过我想问的是知乎总共才多少用户,占了全中国14亿人多少比例?总不能说在这个圈子内你见过一些脑残粉老是吹他就说他被神化了吧。多往外面的世界看看。多往以前的世界看看。(第三种情况会说一下“以前的世界”)
2、欧美流行音乐听多了、对周杰伦了解的并不深
毫无疑问,欧美流行音乐全方位领先我们,我也可以理解有的人听多了欧美音乐,再回过头来听华语的,高下立判之后开始接受不了华语歌曲。华语乐坛一些歌手一张专辑就主要做两三首歌,其他的完全是流水线产品,而你如果恰好听了这些,你很可能会忽略掉一整张专辑。所以我建议不要因为吃多了汉堡牛排就忘了面条米饭是什么味道,何况是周杰伦这么独特的味道。华语乐坛有华语乐坛自己的一片天地,我们虽然落后,但是也没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堪。你如果要拉周杰伦和欧美音乐人比的话(这样比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背后的环境和文化体系都不同),周杰伦的确比不过很多人,但他的影响力扩展不到欧美那儿去还因为中文在欧美世界不是通用语言,而在中文歌的境界内,周杰伦做到了很多事情,他的嘻哈饶舌是自成一派的,节奏感黄种人最顶级,对“中国风”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足够用的唱功又为他的各类唱法、曲风以及天马行空的艺术创造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还有华语乐坛无双的旋律创作能力。许多人说他运气很好,但是没有实力,运气无法独立存在。周杰伦的音乐足够屌,屌在前卫、屌在有想象力、屌在强大的旋律、屌在与众不同,而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在刚出道就拥有顶级的音乐团队,从而拥有屌的填词、编曲以及其他幕后团队。不然你以为天上真能掉馅饼?
而说周杰伦的上限本来可以XXX,但是被现在的华语音乐人衬托成XXX,实际上只有XXX的,我想问一下,你们真的对周杰伦有全面、客观、深入的认识么?我不否认周杰伦前五张专辑单纯从音乐性上看是他最好的五张专辑,但《七里香》之后的专辑真没有你们认为的“走下坡路”甚至“江郎才尽”的状况出现,不要以为他后来电影拍多了、其他东西涉及的多了,就把音乐丢了,就不注重专辑质量了,这真的是很扯淡的说法。除了2011年的《惊叹号》问题比较多,周杰伦每一张专辑在“音乐”这个范畴内都算得上出色(这里就不展开了,有兴趣的欢迎评论区讨论),只不过相比自己最初的几张专辑,逊色点罢了。而说到这里你们可能还忽略了一点,既然周杰伦十年前就被人诟病“江郎才尽”,(其实02年就开始有人说了,只不过《十一月的萧邦》出来后,这种声音多了很多)直到去年的《哎哟,不错哦》都没停过,那么又何来的“被神化”一说?我还想请各位注意很重要的一点,通常你们看到的都是小部分周杰伦脑残粉在神化他,不是很多非杰迷在神化他,脑残粉神化自己的偶像,本就不是件稀奇的事,只不过周杰伦粉丝基数大,所以相对应地、脑残的粉丝多了点罢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3、周杰伦最近两年攒了不少人品
周杰伦其实是去年宣布恋爱之后才开始又被全民追捧的,各种追忆青春、童年的人数不胜数,而热度一直到现在没停过,因为这两年他不只宣布恋爱了,他还结婚了他还代言LOL了,而且他还当好声音导师了他还变成小公举了,这些让他的曝光度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这些还都是非常讨喜的曝光,特别是结婚和好声音,前者是因为“周青春”的加成,后者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和性格带来的正面影响。
但是往前(以前的世界)看的话,周杰伦并不被很多人接受,一个站在华语乐坛顶端的人,难道被黑的还少么?如果时间拨回到五年前,我觉得题主就不会有此类疑问了。周杰伦出道到现在十五年的时间,走过的路并不是现在很多人想的一帆风顺、很少挫折。腼腆、咬字不清、奇怪、惊喜、赞美、天马行空、有才华、质疑、没有突破创新、江郎才尽,这些词贯穿在他整个音乐生涯中,甚至有人黑他不爱国、黑他的长相。但其实如果你对音乐、以及他的音乐有一定了解和理解,是不会出现“江郎才尽”之类的想法的,而关于他音乐的部分我也不展开了,具体的可以看我以前或者以后的回答。
当然,这一切都是无可厚非的,他既然是华语乐坛的代表人物,他就应该承受这些质疑和指责,获得了一定的赞誉后,肯定就该顶得住批评和质疑,顶得住头上这顶天王的帽子。但是,就在他好不容易乘风破浪熬到了现在这个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越来越少人黑的年龄,在知乎上还有人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小公举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那些年吐槽他、不喜欢他的人,如今你们都在何方,大声告诉我他也是从那个被很多人鄙视、不屑、瞧不起的阶段过来的好么?他也是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才让很多人服他的好么?
如果你的问题是——“在知乎,周杰伦是否被神化?”那么我会回答你:“可能是。因为知乎有很多周杰伦粉丝。”而如果是现在这样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周杰伦绝对没有被神化。
最后我想对亲爱的杰迷们说几句:我也相信“如果爱,请深爱”,但是如果你因为深爱而不懂得去尊重客观事实、丢失了明辨是非的判断力,那么我觉得你这粉丝当的很够失败。如果粉,请用最正确的方式粉。我一直都说我是脑残粉,但是我不脑残,我希望,你们也是这样。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就不会有人在这里问这种问题了。
@许大壮
周杰伦明显被低估了。
早期不被一部分人接受,实际是由于太过超前。
现在就是有这样的怪现象,过高的传唱度让很多人低估他的地位,小众一些的民谣歌手反而被吹上天。
华语乐坛这么多歌手,二十年后还能留下五六首代表作的已经足够青史留名,比如梁静茹,林俊杰。有两三张专辑被人津津乐道的可称大师,林忆莲,王菲可以归为此类。
周杰伦的牛逼在于,出道即是巅峰,每张专辑都有一半以上的歌是普通歌手代表作级别的……
同时代的王力宏陶喆林俊杰被甩开一个身位,李宗盛罗大佑除了年龄和阅历,已经没有什么比周杰伦强的干货。张学友是靠嗓子打天下的,创作能力不足,粤语的影响力也小了些。
这个年纪被称作“教父”也不太合适,但20年后基本是歌坛顶礼膜拜的第一人。
@Initial一j
周杰伦的贡献是现在流行市面的风格基本都普及到大众~
R&b:周杰伦在节目里说过:杜德伟很早就的把r&b带入台湾(详见mr.j 杜德伟那期节)。 一方面周杰伦谈到r&b是他专职曲风中的一种;另一方面,借助于各种媒体,甚至周杰伦盗版磁盘上“r&b”,“蓝调”标题大力普及,即使我在中二年纪,这几个音乐风格就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周杰伦也从来没说过我就是“r&b教父”这样的话,也没有营销过这种话题。
当时在他前面做这种风格的人已经大有人在。很不幸,我知道这些人无一例外是从周杰伦那里得到的反馈。
而且即使专业乐评人评价为r&b写手的周杰伦听起来却跟其他几位不一样,其他几位做这种风格极力维护纯正,而且他们的粉丝也装逼嘲笑周杰伦的改编是土得体现……很不幸,周杰伦当年出道的音乐比他们更具实验性,也更具有本土化的意识。早期出道现在跟他现在站在同一风格阵营的可没有收获如此多的争议。这种争议不是滑板鞋,是得到大众专业共同认可的,也是最成功的。在这里,我提供的个人理解就是: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审美情趣,意向。音乐风格更多体现在形式上,拍子,节奏,唱腔——但是,具体的操作完全看你个人,要看你的环境。在这里,周杰伦明显跟一部分人做音乐的初衷不一样,如他自己所说就是要要”好听“。有些人则过分追求西化,至少在他们所谓的好听里追求”西化“。形式上具备后,甚至在细节上也去靠近欧美。例如”oh,yeah,baby“之类的我认为很奇怪的氛围处理方式。我很乐意看到他们的表现,至少说我们有,我们能做这个风格。
周杰伦有效地规避了这一点,他做了一种你没怎么听过,但是一听是符合大家的味道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周杰伦所追求的”好听“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他风格的杂糅,因为单纯r&b我看不见得能吸引那么多受众。周杰伦提供的选择也让其他人看到可能,也算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可以用这种风格做出市场接受的东西。
而周杰伦的贡献则在这里,他让r&b变成一种主流的音乐形式。以往几位早做的音乐人更多停留在自己玩的状态。没有转化为市场,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受众,而且这种风格又都是舶来品。他们的存在对于周杰伦来说就会打折扣。
信息来源知乎,如侵犯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