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记硬背和全然放弃两个极端中,
我们就没有第三条路了吗?
伊姐原创的亲子&婚姻私房话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 关注 伊姐看电影
♪ 你如此特别,我又怎会失望 ♫
文 | 伊 姐( 周桂伊)
这几天,我跟另一个家庭出去郊游,我开的车,葫芦和葫芦爸在后面背古诗。
结果朋友笑话我——自己还写过《董卿式的虎爸教育很伤人》的文章,结果却让自己孩子背起了这些用不上的古诗词。
且慢,董卿的虎爸式教育,的确写过,但我可没说,她不该背这些古诗词啊!
这些年,关于要不要背诵古诗词开始有了争议,大家都说,长大了真的会记住吗?
作为一个从小被要求背了很多古诗、学写作的人,我回答一下——
不仅会记住大部分,而且会形成潜意识,在人生某个阶段帮助自己理解当下的状态。
我的朋友小梁,40岁生日的时候,决定去挑战珠峰。在大本营,她因为高原反应无法入睡,痛苦难忍,没有网络,没有电视,她通宵默诵唐诗,分散注意力。
楚塞三湘接,江流天地外,
九曲黄河万里沙,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云满鄣来,黄沙暗天起。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从王维的《汉江临泛》,到刘禹锡《浪淘沙》,从王之涣的《凉州词》,到刘昶的《断句》……
那些记忆全部乱了,在她脑海里,她跳着背。
天亮的时候,她走出帐篷,看着眼前的壮丽景观,突然感受到了唐诗的气势,一种类似航拍的气势。她懂得了,唐诗的艺术并非忽视时间的流失,而是让流光本身成为美好。
我们该不该让孩子背古诗?
我只想说,假如小梁没有背过唐诗,她生命中,也许永远无法有这一刻,这种体验。
人生的失望太多,我们期盼的是诗和远方,但往往困于柴米油盐。幸而有一些无用而私人的东西,把我们平凡的人生拯救。
总有一天,我们会与背过的古诗重逢。懂一首诗,需要通感、共情,需要人生阅历,还需要一点运气。
所有学习,皆为浸染
在今天的小学语文教材里,孩子必背的古诗词有大概100多首,也就是说,学好古文与否,与孩子的升学,其实息息相关。
但你观察就发现,小学生对古诗词都很抵触。为什么孩子不喜欢背古诗词了,真的传统文化在落寞?
不是。因为任何事情,成为指标,被设定为任务后,都会变成内心潜在的抵触。
而且,一旦进入小学,孩子们的功课不仅仅是语文一门,数学、英语、社会实践作业……
在那样的前提下,怎么可能静下心,在对的环境,去感受古诗词里的韵律之美呢?
古诗词最重要的,是语感。而语言学习正确的方式,永远都是浸染。
前阵子中美领导人会晤期间,特朗普6岁的外孙女阿拉贝拉背《三字经》,唱《茉莉花》,镜头前一口发音标准流利的中文,俨然学霸级别。
其实伊万卡本身没有刻意去要求孩子学中文,但——
照顾阿拉贝拉的保姆是中国人,所以很小时候刚会说话的阿拉贝拉,在家中英文和中文就几乎说的一样多。
环境,才是最好的无形的教育,古诗词的学习重要的不是课本,而是一天天的耳濡目染的环境熏陶。
回到文章开头的董卿,作为《朗读者》和《见字如面》的主持人,在节目中深厚的古文造诣,以及触类旁通的语感,让人惊叹。
《诗词大会》上她送给选手博尔赫斯“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朗读者》中听完周小林和殷洁夫妇的爱情故事,她由衷感慨“我们相爱一生,还是太短。”
这跟她小时候就沉浸在古典诗词的魅力中分不开,父亲学文,热爱文史,母亲学理,喜欢西方文学。
她说:由一开始的被逼迫,到成为一种习惯。诗词带给自己的浸润是成年之后再难遇见的营养。
快乐和学习不是矛盾的事
虽然董卿的成功让很多人赞叹,但她一次在荧幕上的落泪,我们号也的确梳理过她的经历——过于严格的挫折式教育,不正确的强硬灌输,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创伤。
所以,在死记硬背和全然放弃两个极端中,我们就没有第三条路了吗?
葫芦爸一直都很重视葫芦的古诗词的环境浸染,所以一直在研究如何让葫芦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虽然作为原创公号狗,脑子里有好资源,但也确实很少时间能保证自己反复吟诵朗读去带动和引导孩子。
所以我们下载了一些有声音频,没事就放给葫芦听,其中“凯叔讲故事”推出的音频栏目《凯叔·声律启蒙》,将《声律启蒙》以音频方式呈现出来。节奏鲜明,声韵协调,朗朗上口,内容和声音都有强大的感染力。
凯 叔
凯叔讲故事创始人 前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
虽然自己看书很多,始终保持输入,但对于类似《声律启蒙》这种儿童读物,确实很少接触,但是和葫芦刚听到“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就被那种音韵之美和天籁般声音打动。
《声律启蒙》是由康熙进士车万育撰写,是按韵分编,包罗万象的文学作品。作为世界上最美的汉语童谣,给诗词编成欢快的曲调,不同于传统朗读,而像儿歌一样,孩子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积淀,讲究平仄对仗,音韵格律,也就是掌握了声律,就掌握了背诵唐诗宋词的方法,和吟诗作对的“捷径”。
说起凯叔,经常给孩子听故事的父母,应该不会陌生,他是“凯叔讲故事”的创始人,给孩子讲了各类有趣好玩的故事。
多年来,凯叔接触过无数的家长,发现他们很多都在孩子的文学启蒙的方式上存在误区,于是凯叔撺掇妻子曾湉(原央视《中国新闻》主持人)一起,给孩子做最好的音律启蒙!
从挑选内容、录音,再到剪辑、配乐,俩人花了整整751天,终于为孩子们献上这份特别的声音礼物:《凯叔·声律启蒙》
《凯叔·声律启蒙》,主要具备以下4个优势:
每天3分钟,浸润和滋养国学之美
总共90节,每小节读完一分钟。孩子读一遍,凯叔读一遍,最后和孩子共读一遍。前后总共三分多钟。
每天用三分多钟的时间,就能够给孩子滋养国学之美,领会平仄对仗的工整,感受诗词声韵的魅力。
别说他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点头,享受,连大人也会情不自禁对着文字,跟随着节奏律动,陪孩子哼起来。
而且会发现,哼着哼着竟然就记住了。
启蒙韵律的同时,浸润纯美插画、国乐
《凯叔·声律启蒙》90段音频都配有著名画家潘川老师手绘而成的插图,中央音乐学院巫娜老师制作的配乐。浓浓的中国古典风,融入现代元素,是视觉和听觉的全方位浸染。
包罗万象的国学启蒙教材
《声律启蒙》中不重复的单字2118个,以背诵、识字而言,最多一年完成。内容上包括万象,涉及的人名、地名、典故等有300多个,同义词、反义词等结伴而出,易于掌握。
会在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文字词汇量,以及扩充了人文信息。这些知识典故,都经过专家们十几遍的校对修改,最终在《凯叔·声律启蒙》文稿中体现。
不灌输,不强制,国学“玩起来”
为了顺应孩子的天性,《凯叔·声律启蒙》还特别在APP中有“伴读功能”,可以让孩子和凯叔共同创作“声律启蒙”作品,国学不再是“学”出来的,而是可以“玩”起来的。
孩子不懂诗,不懂韵律,我们年纪小的时候,在父母和老师的强压下,牙牙学语也好,机械记忆也好,都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可以领悟到浅显的韵律美,就已经是极高的悟性。
其实学有所成和快乐成长可以并行不悖,只要以正确的打开方式,通过环境的构建,文化的浸染,用孩子容易接纳的方式感染,让孩子因“喜欢”而产生内在驱动力,主动拥抱知识和文字的美感。
声律启蒙
纯美的汉语童谣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
谁说童年只有99乘法表、
鸡兔同笼几只脚?
童声那么美,怎么能错过?
《凯叔·声律启蒙》音频专栏
在“凯叔讲故事”APP
和“凯叔讲故事”微信公众号均可收听
90期音频,可永久收听
300多个文学典故
仅需99元
长按二维码 立即给孩子报名
点击阅读原文 快给孩子报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