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辉灿烂|新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采访(四)——冯 婧

“新”辉灿烂|新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采访(四)——冯 婧

医研懿行 内地女星 2020-12-28 17:29:36 2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榜样其实就在身边。一起聆听榜样的故事,感受榜样的光辉,借鉴榜样的经验,或许这样,我们可以在科研的道路上少走一点弯路。我们有幸采访到93班仁济医院消化内科的2020级学术型硕士冯婧同学,那么下面就一起听听她在学习科研上的经历和心得体会吧。


冯 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科学专业2020级硕士生。本科期间参与“多自由度柔性腹腔镜持针器”相关研究并发表SCI两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一项。曾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武汉大学三等奖、武汉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并于2020年荣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生国家奖学金。


TIPS


本次采访分为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快问快答环节,

关于日常生活的问题;

第二环节为主要环节,

是有关学习、科研等学业上的问题。


第一环节

“学霸“的兴趣、烦恼,是不是也和我们差不多呢?

01


 

对交医的三个印象?

课余时间最喜欢做的三件事情?

本科期间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最遗憾的事情?

有没有脱发的烦恼?


正经的分割线


02

第二环节

「该拿出小本本记下了!」



 



贴心文字版:

(视频版与文字版稍有出入,建议各位观看视频哦!)


请问你当初想问为什么选择学医呢?研究生为什么选择消化内科?

学医是一件特别机缘巧合的事情。我原本以为自己会被化学专业录取,结果被调剂到了医学专业。然而在逐渐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医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专业,就打消了转专业的念头。选择消化内科是因为消化专业的病种繁多,可供研究的方向也很多,并且身边的很多亲朋好友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肠胃问题,总体来看这是一个既具有科研前景又具有就业前景的学科。


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下第一次发表sci的经历?

发表的整个过程还是比较跌宕起伏的,其实文章刚写完时我是非常不自信的,甚至一度想要改投中文,中间还经历了2次“秒拒”,虽然早已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挺难过的。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遍又一遍修改文章,慢慢觉得还像那么回事。收到文章接收的消息时,我正在“肝”第二篇文章,我记得当时差不多晚上十一点了,整个人都非常疲惫了,同组的小伙伴先看到了邮件告诉了我好消息,当时我整个人就亢奋了!立马打开邮件反复确认,发现是真的接收了,突然觉得一点都不困了,还能接着“肝”!


初学者阅读文献的小技巧?

一定要带着目的去阅读文献,对于重点文献,可以边读边写一个大纲,明晰思路。我认为对于初学者,读文献不仅仅是学习文献里面的科研知识,同样也要学习其中的书写技巧表达方式。可以自己准备一个笔记本,将文献中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摘录出来,方便查阅


最近一次觉得压力大是什么时候?你是如何缓解压力、保持好心态的呢?

最近一次压力大就是前段复习考试的时候,很多事情都碰到一起了。压力大的时候可以听听歌、看看剧之类的放松自己。做出合理的时间规划,合理分配科研的时间和自己日常生活的时间,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整理好自己要做的事情的思路,任务分解,逐步完成,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会收获一份成就感。


非常感谢冯婧的分享,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收获和启发。

我们在学习他们的经验的同时,更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谱写自己的人生乐章。


本次采访就到此结束了,各位小伙伴们还有什么疑问想要提问的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填写问卷来告诉我哦!


偷偷告诉你:

本「“新”辉灿烂」系列采访推送正在火速赶制中,五位2020新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均同意接受采访并分享他们的经验,期待下次的见面!



文| 曹蕴璨

图| 曹蕴璨 徐肇前

编辑| 李新桃

审核| 金子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