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邓紫棋新书《启示路》首日售卖成绩出炉。
她的工作室发文称:
“恭喜GEM鄧紫棋首部科幻爱情小说《启示路》上市首日销量破20万册!从歌手到作家,惊喜跨界即创佳绩! ”
20万册,销售额破4000万。
这在实体书出版界,是一个很恐怖的成绩。
按照评判标准来看,邓紫棋这本书已经是畅销书了。
但书的定价却引起了一些诟病之言。
《启示路》一共分为两个版本,一个平装版89元,恒藏版298元。
虽说是长篇小说,但实际只有20万字左右。
无论是89元还是298元,在实体书定价中都算是高的了,难免有割韭菜的嫌疑。
因此,有不少网友质疑定价和邓紫棋本人的写作能力,故事内容究竟值不值这个价钱。
网友列举出余华和莫言两位知名作家24年的收入,发现人家一年的收入也不过是邓紫棋一天的销售额,
不停感叹:“明星的钱太好赚了!怪不得都要去当明星”。
还有人问:《三体》作者刘慈欣什么开演唱会,自己一定去捧场。
意思是论情节,论世界观,邓紫棋的《启示路》肯定比不过《三体》,却卖了这么多,有些名不符实。
也有舆论表示,看来未来给明星出书是艺人团队新的宣传方向。
各种评论,不一而足。
说回这本书,
邓紫棋表示《启示路》是一本科幻小说。
照她自己的说法,这书脱胎于同名专辑,背景还涉及到量子力学和宇宙宏观等知识,是为了完成她13岁的一个夙愿。
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大众的怀疑也是有所依据的。
第一点,邓紫棋的文化水平有待考量。
她只在香港演艺学院读过,另外没有任何的学历资料。
虽然并不能说学历高,就能创作出好作品。
但一个人的遣词造句和想象能力,都是不可能凭空出现的。
一定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认知上,在艺术作品中进行加工。
尽管都是创意创作,可小说家和歌手是有壁垒的。
就像好导演不一定是好编剧,好歌手不一定能当好演员。
邓紫棋一下子从歌手跨界到小说家,
还是元宇宙、物理方面的小说家,步伐有些大了。
第二点,小说内容和专辑高度重合。
根据邓紫棋自己所说,她先是创作完《启示录》专辑的14首词曲,紧接是当上自己14集MV连续剧的编剧。
然后是完成同系列14首西班牙语版本的创作,再到如今小说也终于面世了。
她用3、4年时间,在讲述同一个故事。
也就是她用音乐、影像的形式,将这个故事多样化演绎了。
这就又要说回书籍的价格了。
如果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愿望,那应该是开心和粉丝分享,不应该定价快300块钱;
如果是单纯想售卖,但故事情节又是重复的。
简而言之,性价比几乎没有。
粉丝大概会买单,但路人风评就比较差了。
因为这样看下来,确实有敛财的嫌疑。
也许有人要问,邓紫棋不差钱,
为什么又用出书的方式挣钱?
答案其实就藏在她同行的表现里。
娱乐圈现在赚钱/寻求出路的方式千奇百怪。
像邓紫棋一样出书的不在少数。
前有郑爽的《郑爽的书》,后有陈冲的《猫鱼》。
尽管版权收入比不上主业收入,但现在这种大环境下,有进账谁会拒绝呢。
除了出书,转行做直播,教英语,陪人爬泰山...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比如,宋丹丹的儿子巴图,也去直播卖货了,卖的还是女装;
吴彦祖去做英语教学了,直播卖课;
64岁的潘长江老艺术家,以工厂为背景也开始卖货。
当然,也有明星不走物质这一套。
毕竟对他们来说,早已经财富自由。
这一群人,开始另辟蹊径,不是考博就是上岸。
譬如,林更新去读上戏的博士课程。
金世佳考博也成功了,黄晓明今年没过,打算明年再战。
而想上岸的那批明星,开始慢慢转向官方活动。
代表人物,张译,刘昊然,关晓彤等。
不是考进官方,就是转向官方岗位。
像张译,二封华表奖影帝,却宣布息影,
转天又作为仅有的4位演员嘉宾之一,在全球文明对话会议亮相。
他暂别荧幕,可能是为了未来迈向演艺圈更高的位置。
很显然,娱乐圈的人熟知风向,也很精明,纷纷开始找后路了。
而作为普通人,
我们的处境似乎比他们要更为艰难。
没有名气依托,也少有多种的方式去将曝光变成钱。
相比之下,做明星做网红,在大众眼里已经是赚钱的捷径方式。
也因此,不少孩子都开始信奉“读书无用论”。
梦想也从做宇航员,科学家,老师,变成了成为明星网红。
多元化人生渐渐走向了单一金钱导向。
理想和爱也逐渐从聊天中淡去。
不知道再过几年,时过境迁,
普通人又将何去何从。
-喜欢点个关注吧-
更多文章点击:
作者简介:茶茶,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公众号:茶话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