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馥荔之子 王骁 喜感不是我的Logo

王馥荔之子 王骁 喜感不是我的Logo

风度Life 内地男星 2017-05-23 15:28:13 11

      不久前热播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带红了一波“杨幂家”的艺人,凭着剧中角色——司命星君这么一个奇特的存在,王骁这个名字也被更多人知道。他其实是杨幂家的老艺人了,签约时还没有迪丽热巴这拨儿人的踪影。但很长一段时间,他被人提到时总会有一个前缀——王馥荔的儿子。


墨绿色休闲外套/Hugo Boss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行走的八卦宝典”司命星君,以及《漂亮的李慧珍》中邋里邋遢实则深藏不露的太子爷——接连在两部热播剧中做喜感担当,画风清奇,成为不少人心水的黄金配角。


而王骁的妈妈王馥荔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当仁不让的当红明星。他的父亲也是舞台剧演员和导演。在演艺世家耳濡目染中长大,到了王骁想子承父业的时候,却一度遭到阻拦……


——


mu:最近几部戏热播,在剧中你的角色都比较喜感,反差萌,赢得不少好感。

| 王骁:其实是巧合。这段时间的几部戏都有点儿这种风格。这种带喜感的角色在创作上有点儿难,幽默和搞笑还是有区别的,这个度和节奏还得去琢磨,我觉得还没有找到一个特别好的点。我个人更满意我在《漂亮的李慧珍》里的表演。


mu:这些反馈会让你觉得找到有自己Logo的表演风格了吗?

王骁:在这几部剧之前,我不太是这种风格。我觉得演员的表演风格不是特意去塑造成什么样儿,一定是尝试各种各样的方式,忽然有一个东西得到外界的反馈,你发现观众喜欢这个。我不是专业表演专业出身,是野路子。弊病在于缺乏早期的系统训练;好处在于,不局限在一种体系里,可以多方位尝试。


mu:你也不完全是野路子吧?毕竟从小在一个演艺家庭长大。

王骁:小时候看的影视剧挺多的,特别是话剧。我就生活在南京军区的话剧团里,我父亲是做舞台剧的,他们排练、演出的时候,我经常在旁边玩儿。长大后回想起来,那是一种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影响,比某种主动去认知的可能还更深刻一些。演戏的时候会忽然闪现一些片段,不用刻意去想,就那么自然地飘进来了。


mu:有什么特别难忘的画面和细节吗?

王骁:我一直忘不了我爸爸还在做舞台剧演员时的一次演出。那次他演了一个流氓,穿着喇叭裤,嚼着口香糖,带着兄弟去别人家闹事儿。然后抽出自己的皮带咔咔抽人……当时我就受不了了。虽然是个角色,但我还是无法和他是我爸爸的身份割裂。我们现在还会拿这个小片段出来聊,他会告诉我他为这个角色,为这个简短的小过程做了哪些准备,他会在哪里去找灵感,去哪里借鉴生活上的细节。


黑色白点西装外套/Black Barrett

黑白条纹帽衫、浅蓝色横条纹休闲长裤/Lacoste

黑色系带高筒靴/Boss


mu: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会从小就觉得自己有这方面天赋吗?

王骁:我呢,从小在学校里做文艺班干部,自告奋勇参加文艺表演、比赛。开始我爸妈还教我朗诵啊,演话剧啊,后来他们发现我已经陷进去了,学习都丢一边儿了,就觉得不能这样了。


mu:父母不觉得应该往这方面培养你,继承他们的衣钵吗?

王骁:那个时期根本不像现在家长那么希望孩子搞这行。我家人不愿意让我从事这个行业,觉得太难了。那时刚刚改革开放,百花齐放,他们觉得越来越难了。


mu:那时候你还是个孩子,在学校演出你最享受什么?享受演出本身,还是它带来的关注或者赞美?

| 王骁:没想过什么赞美和关注。那时人和人除了面对面说话,没有现在微信啊、公号啊那么多交流方式,不可能说哪个同学喜欢我的表演,就发个微信、微博留个言。看过了就过去了。而且有时候你在哪个领域表现比较突出的话,还会因此受到别人的嘲笑、讥讽和孤立。比赛有时影响上课,有的老师也反应挺大的。但是这反而很纯粹。那时精力也旺盛,自己策划、表演。老师说需要帮手吗?我就要了自己喜欢的一个女同学。在准备的整个过程中,比如我要参加比赛,准备一个故事,熟读熟背,进行细节调整,去给老师展现,他给我修改,我爸爸再给我指导……这个过程很有意思。


绿色亮皮外套/Lacoste


mu:就算这样喜欢,还是没有报考专业院校,而是出国了。因为父母反对?

王骁: 十七八岁的时候,有过一次机会。那天我刚从外面玩儿了回家,我妈拿出一张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简章,说:你看看,好好想你考哪个系。我一下感觉特别突然,因为这个事儿他们反对了好多年。我想考表演系,但是当晚我就告诉他们:对不起,我学习成绩不好,考不了。


mu:嗯,不是高考艺术专业对文化分数要求低一些吗?

王骁:我觉得自己文化成绩太差了,高中没好好上学,上完高一没上了。叛逆期男孩该干的坏事都干了,打架早恋逃课。


mu:父母不管你?

王骁:他们还是挺开明的,让我自己去摔打。我爸妈知道我个性比较强,越管反而会适得其反, 他们把底线告诉我, 南墙的位置告诉我, 伤势会如何告诉我,你要是非要去撞的话那就去撞一下。


mu:是不是生活中混不吝或者敏感细腻的孩子,长大了还挺适合演戏的,直接解放天性了?

王骁:哈哈,文艺和叛逆不矛盾。


mu:近期你在几部剧中的表演,观众用了“接地气”这个词儿。你妈妈王馥荔是那个时代的著名演员,他们那代人的表演风格和现在不太一样吧?

王骁:那一代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会更带着一股劲儿,现在看来可能没有那么自然。但艺术这个东西在不断进化,而且要看每个时期大家需要什么。相对生活化的表演在80年代可能就不行,那时候大家就要那股劲儿,就为这个而兴奋。这个时期大家喜欢高颜值,以后呢?不知道。


mu:两代演员和演艺环境有如此大的鸿沟,难免混乱吧?

王骁:会有混乱时期。可是现在看来也是个好事儿,一边儿我得去顺应现在市场的一部分;另一边儿呢,我来自于传统的演艺家庭,我还会保留一部分珍贵的财富,保留我的价值观。就像没人逼着我非要多认真地工作,我自己就知道该怎样。小时候我周围的人就是很忘我和本真地在面对自己的职业,不管唱戏的还是演戏的。榜样的力量。


mu:他们那些品质也是你在一些历练之后,才回味出来,然后内化成某种力量?

王骁:几年前我拍一部片子《我们是一家人》,导演是一个香港人卫瀚韬,特别有质感的一个导演。当时我改了那场戏的一个桥段,自己很得意。他也说有意思,但最后没用我的改动。后来他告诉我:做我们这行是要有社会责任心的。当时我完全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不就是拍个戏吗?这些年走着走着,我慢慢明白了:我们的工作在影响一代人的审美,一代人的价值观。成年人有自己的判断还好,懵懂时期的青少年呢?你给他传递什么也许他就接受并且根深蒂固了。


mu:父母会追你的剧,评价你的表演吧?

王骁:家里人每部戏都会追看,有时候在外面吃饭,我出演的剧要播出了,他们就急急忙忙往家赶。他们的建议很客观、中肯。什么你这个台词不对;还有形体啊,表演的张力啊,他们都会评价。我自己反而大部分剧都不看,只会好奇看一点儿,因为演员就是要拿出你储备的东西,但是不知道效果如何,就会去看看,检验下。


mu:妈妈一直演主角,她会对你有这个期待吗?

王骁:当然了,她希望我从事这个行业能走得更好。她认为我还算踏实,在为这个工作时刻准备着。能多成功,她也知道这需要各种天时地利。



微信号:mensuno-life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 同步转发媒体平台 -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