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李荣浩、周笔畅和吴莫愁都这么玩?

是什么让李荣浩、周笔畅和吴莫愁都这么玩?

新音乐产业观察 内地女星 2017-10-25 20:30:13 768

OG:有一种推新叫“别人家的推新”

通讯员 | 新仔

新音乐产业收割基


上一篇阅读量再创新低。。看来大家对技术流不太感兴趣。。好吧,写点大家(可能)感兴趣的。


你们知道今年以来,李荣浩、周笔畅和吴莫愁都在用同一种形式发歌吗?


我管这种形式叫:定期发布。就是固定一个周期来发布新歌。


李荣浩和周笔畅是一个月发一首,吴莫愁是一周发一首。有没有一天一首的?有!


邓紫棋2015年发行专辑《新的心跳》时采用的策略就是一天一首:在专辑正式发布前,一天一首歌(含MV),直至专辑正式发布。


周笔畅已经发布的六首新歌的封面,设计上都很用心(相关阅读


这个模式其实并不新,早在2011年,二手玫瑰的“乐经项目”就尝试过一个月一首的形式发布新歌。


只是,这个模式这两年越来越多,国内外都是。


在国外,去年出现过一个比较极致的案例,The Raveonettes的“RAVE-SOUND-OF-THE-MONTH”项目(简称RSOTM)。


这个项目大概是这样的:

从2016年1月12日开始,The Raveonettes每个月的12日发布一首新歌,每一首歌都有自己的个性化封面、歌词唱片、预告片,营销团队围绕每一首歌来做推广。所有歌曲都不通过第三方平台直接面向粉丝发售。


根据营销团队的报告,RSOTM项目的成绩是:直接销售额3.6万+美元,播放量150万+,在Spotify上播放量超过70万,被添加到70+播放列表,YouTube上歌词MV播放量15万+,乐队YouTube频道订阅增长128%。


12首歌发布完成之后,乐队又宣布,应歌迷要求,决定把歌曲制作成CD和黑胶发售,并在pledgemusic上启动预售。



The Raveonettes这个案例基本上是定期发歌的范本了。周笔畅和李荣浩的做法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李荣浩有比较明确的专辑宣传目的。


The Raveonettes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整理出这样的一个流程图:

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定期发歌”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宣传期碎片化了,周期被拉长了。


好处就是,艺人在宣传周期内有更多曝光的机会。


以李荣浩的第四轮主打《歌谣》为例。



这轮传播,除了常规物料(封面、音频、MV外),公司还做了热搜和找了各大KOL做微博话题。



整个宣传应该说是比较充分了,效果怎么样呢?


先来看看微博的“微指数”。



从微指数看,每次发歌前后,都能形成一个上升的趋势,所以说效果是有的。


《裙姊》那天微指数特别突出,主要是跟某猫的会员节转发超过20万有关。


再来看看百度指数。



从百度指数看,新歌发布后似乎没有太明显的效果。最突出的一次波动反而是来自“强吻”。  (强吻多有效?请看这篇: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