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ny Moore用一场惊世骇俗的告别仪式终结了他与大西洋唱片长达十余年的合作——全新专辑《F*CK U SKRILLEX YOU THINK UR ANDY WARHOL BUT UR NOT!! <3》震撼上线!
一切的前奏,是两封看似轻描淡写的Sonny Moore来信。
2025年3月31日,全球数百万粉丝邮箱中同时弹出两封神秘邮件:一封是名为《FUS》意义不明仅1分多钟的试听片段;另一封则是名为《FUS FULL ALBUM》长达47分钟的混音合集,拼接了Skrillex职业生涯中从未发布的稀有音轨。
随后Skrillex也在社交平台IG发布快拍写道:“明天发布”
早在2024年年末,Skrillex便透露将结束与大西洋唱片Atlantic Records的合约,发布最后一张专辑后将回归独立音乐人身份,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34首曲目几乎全为未发行的“库存”。这张专辑很可能是Skrillex借着最后一次版权契机,将所有从前没发、没做完的、来不及发的、没法发的作品,一口气倾泻出来。
这张专辑不仅是他与大西洋唱片公司Atlantic Records长达15年合作的收官之作,更是他职业生涯中一次具有分水岭意义的艺术宣言。这张包含高达34首曲目的专辑,几乎打破了音乐行业的专辑曲目上限。34首曲目横跨贯穿了他2008-2024年的音乐生涯。
这不仅仅是一张专辑,更像是他在大西洋时代的最后献礼。
是一次清仓,也是一场谢幕。他把自己那个桀骜、混乱、疯狂、天才般的Dubstep时期重新拉回到聚光灯下,也许是送给所有“喜欢Old Skrillex”的粉丝一份迟来的回应。又或许,这是对“Skrillex项目”的一次正式告别。
这张专辑就像一座Skrillex本人的音乐档案馆。
打开这张专辑像一颗埋藏17年的音乐时间胶囊被打开。里面是Skrillex从2008年到2024年间,无数demo、翻录、小样的合集。有些只在粉丝社区上听说过,有些人甚至以为它们早已被埋在SoundCloud的尘埃里。这一次,Skrillex把这些“私藏ID”打包公开,作为赠予粉丝的最后一封情书。
在专辑Intro曲《SKRILLEX IS DEAD》后直接衔接的《SPITFIRE》一首最具代表性Skrillex早期Brostep风格曲目。当熟悉的标志性Bass Drop响起,这张专辑所想传递给粉丝的用意已经不言而喻。
再到《THINGS I PROMISED》中的人声独白:“Fuck Skrillex,This is Sonny Moore"后《Summit》单曲中Sonny本人献声vocal的桥段响起。让无数粉丝瞬间魂穿十年前那个初听Skrillex的日子,尘封的感动回忆如潮水般涌入心头。
但本张专辑其中最有历史意义的绝对要数单曲《Voltage》
《Voltage》是Skrillex的一张未发行已取消专辑。也是他原第一张专辑,该专辑原本计划于2012年某个时候发行,但他在制作专辑时硬盘在意大利米兰被偷了,导致整张专辑的所有未发行音乐文件丢失。所以Skrillex不得不完全放弃这张专辑的概念。
(粉丝制作《voltage》专辑封面)
而《Voltage》专辑中原本要收录的曲目后来在Skrillex的其他项目中发行了。《Bangarang EP》发行时收录了Skrillex手里还有备份文件的曲目如:《Right In》、《Kyoto》和《Summit》。至于另外两首曲目。《Make it Bum Dem》于2012年作为单曲发行,《Try It Out》则发布于首张专辑《Recess》中。
《Voltage》时隔多年终于正式发布。这张原本是Skrillex的「首张专辑」却被收录进其大西洋唱片阶段的「最后一张专辑」,实在是令人感慨万千。
并且Skrillex还特意将《Voltage》放到专辑曲目的最后一首。就如同The Weeknd的告别专中最后一首单曲《Hurry Up Tomorrow》能和其首张专辑内首歌《high for this》无缝衔接一般。是真正的对自己音乐生涯前后的一个呼应,象征开始,也象征结束。
专辑内容的庞杂性与其说是“清仓”,不如说是一次有意为之的“档案化”。Skrillex通过这些未完成的久远ID曲目建构了一个「SKRILLEX音乐生涯档案馆」,既是对粉丝的回馈,也是对自己创作根源的重申。
也许有粉丝会好奇专辑内这些歌曲怎么都是1分钟-2分钟的超短半成品,为何不再制作完成呢。
我个人的解读是:Skrillex不想去修改曾经压箱底的作品,有些创作灵感是灵光乍现。并且时隔多年,他自己的创作想法和思路和当年的自己并不完全一致。既然是档案馆,为何要再去画蛇添足呢?
与其将这视为“告别”我更倾向于将其解读为一种“重生”前的仪式——通过释放过去,他为未来的实验性探索清除了心理与艺术上的包袱。这张专辑它不止于怀旧,更是一种证明:Skrillex的音乐,不只是过去的遗产,也是构建未来的起点。
《F*CK U SKRILLEX YOU THINK UR ANDY WARHOL BUT UR NOT!! <3》是Skrillex呈现给全球粉丝的一场奢华告别式。
在这34首短小精悍的曲目中,每一段节奏、每一个采样都记录着Skrillex从初出茅庐到如今九次捧得格莱美奖、引领全球Dubstep潮流的点点滴滴。这不仅是一场怀旧之旅,更是一座展现他辉煌历程的博物馆、甚至是一间疯狂科学家的实验室。预示着Skrillex这个艺术家名号项目身份过去、现在与未来音乐形态的交融。
Skrillex将过去风格融合成一段长达47分钟的音乐旅程。你能在里面听到他从青涩到成熟,从暴力低频到温柔氛围的所有音乐表达。专辑采用电影旁白形式贯穿,用叙述性人声去引导你进入Skrillex音乐宇宙。在跨越流派的制作风格与反叛性的台词中尽情遨游。
作为其和大西洋唱片公司商约的最后一专,本张专辑动员了Skrillex超强大好友阵营齐力奉献最精彩终章。你能在其中听到Fred again..、Varg²™、Boys Noize、G Jones、Dylan BradyWuki、Varg²™、Eurohead、swedm®、 Wuki、Space Laces、Virtual Riot、ISOxo、等音乐人的合作——这些名字加起来,就是过去10年电子音乐的暗流地图。
并且Skrillex在专辑最后《AZASU》Arigato gozaimasu缩写(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意为:正式道谢。该曲以「结束报幕」的形式向所有帮助参与这张专辑的音乐好友表示了感谢;并感谢了专辑封面的不知名涂鸦艺术家;最后的最后还要特别感谢「你」:所有SKRILLEX的的粉丝、听众 、支持者与信徒。
“And, of course, a big shoutout to you
当然 还要特别感谢你
The fan, the listener, the supporter, the believer
我的粉丝 听众 支持者与信徒
Without you, none of this would've been possible
没有你 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
Thank you
谢谢你”
《F*CK U SKRILLEX YOU THINK UR ANDY WARHOL BUT UR NOT!! <3》“去你的 SKRILLEX 你以为你是安迪·沃霍尔 但你不是!!”这是近年来最像涂鸦、最不“专辑名”的专辑名。但它不是玩笑,它是自嘲,也是声明。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作为波普艺术的标志性人物,以颠覆、复制、混合流行文化出名。Skrillex在电子乐界所做的事,与之如出一辙。他用调制器制造反叛感,将地下Dubstep推向主流,用低音震动市场。重新塑造了EDM的黄金时代。影响了一代粉丝的同时还引领了一代电子音乐新星投入创作道路。
据我所知视Skrillex为偶像并因其走上制作道路的就有:Slander、dyro、Virtual Riot、ISOxo、Knock2、4B...(欢迎评论区补充)
然而,专辑标题中的“YOU THINK UR ANDY WARHOL BUT UR NOT!!”却透露出一种自省与否定。Skrillex似乎在回应外界对其“电子音乐教父”形象的过度神化,和对自己商业化成功的某种倦怠?
这种自嘲不仅是情绪宣泄,更是对艺术身份的哲学自问:“他是否真正实现了沃霍尔那样的文化变革,还是仅在商业体系中扮演了类似角色?”这为专辑赋予了超越音乐本身的多层解读。
Skrillex / Sonny Moore
他不是安迪·沃霍尔
他在骂自己没资格
但他其实早已超越那个时代
《F*CK U SKRILLEX YOU THINK UR ANDY WARHOL BUT UR NOT!! <3》专辑依旧由OWSLA厂牌联合Atlantic发行。这家由Skrillex于2011年创立的厂牌,至今仍是他音乐理念最自由的容器。虽然当年接受Atlantic母公司华纳商业注资,但并未干涉其独立运营权。Skrillex始终对OWSLA保持内容和风格的主导权。
2011年SKRILLEX与Tim Smith、Kathryn Frazier和Clayton Blaha共同创立了OWSLA。彼时,许多新兴电子音乐艺术家在传统唱片公司面临重重阻碍:合同条款苛刻、资源分配不均、市场推广受限。
OWSLA的诞生正是为了打破这种现状,为那些具备创新精神与实验勇气的艺术家提供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创作平台,OWLSA曾带出过Porter Robinson、Zedd、Dillon Francis等巨星。
(Skrillex、Zedd、porter robinson合影)
现在随着SKRILLEX宣布即将与大西洋唱片分道扬镳,OWSLA也面临着如何在更独立的模式下继续运作的考验。OWSLA将彻底独立运作,抑或成为Skrillex新阶段的发声基地?OWSLA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回归,它作为电子音乐先锋的遗产已不可磨灭,而其未来的每一步都值得期待。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完全自由的Sonny Moore和OWSLA将不再受制于任何版权限制。
从2008年发布《My Name is Skrillex》,到今天释出34首音轨、亲手关上大西洋唱片的门。Skrillex的音乐人生已经走过了整整17年。
他曾掀起Dubstep全球浪潮,拿下9座格莱美大奖,成为这个时代最被误解、又最被追随的电子艺术家。他曾站上过世界所有最响亮的舞台,也曾独自在工作室里调出破碎又奇妙的失真声。
但回头望去,他才37岁。
也许那个多年前乘坐着UFO飞船来到地球,名为Skrillex的外星小子用他的音乐才华席卷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从地下俱乐部到主流舞台,无处不在的低音震颤彻底改变了人类对音乐的认知。
那十年间,他不仅引领了电子音乐的浪潮,还将BASS文化深深植入地球的音乐基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创作者和听众。然而,时间如同一场漫长的星际航行,终有归期。Skrillex将乘着他的飞船消失在银河尽头,回到那个属于他的神秘星系,去讲述他在蓝色星球上的传奇故事。
但音乐从未结束。他只是摘下了一幅旧眼镜,剪短了长发,换回了名字,重新走上了路。
诚如歌名所说:Skrillex已经死了
但他是Sonny,他回来了。
而我们也会在这条路上,继续陪他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