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民老公霍建华
当年的国民女神孟庭苇
的背后的男人的风采
看见台湾 你所知道的台湾 不知道的台湾
台湾最懂情爱的男人
文 Joy / 排版 Ad钙奶
当我们轻轻哼唱起孟庭苇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总是被词曲中那种淡淡的忧伤所感染,这首歌的词作者是吴若权。当我们对霍建华舔屏,毫不示弱:“这是我老公,谁都不许抢”,霍建华演的第一部戏就是吴若权原著改编的《摘星》。
然而,这远不只是完整版的吴若权,他是:连续七年被金石堂书店评选为台湾最畅销的作家之一、爱情专家、台湾信息行销界 “首席级”人物、音乐人、广播节目主持人这样的跨界才子。
《看见台湾》Joy专访吴若权,让吴若权自己来说说那些令你感兴趣的事吧。
首先我们先从《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聊起,这首由孟庭苇唱的歌,当年可是红遍大江南北。如果你不知道这首歌,那么,你爸爸肯定知道。。。
Joy:《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这首歌是由您作词的,这首歌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吴若权:我父亲是大陆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去到台湾,结婚生子,他也经常往返内地,他的大哥大嫂还在这边。
当初我几乎都在高科技界服务,可是我中间有一年的时间到唱片公司做,所以我有机会写这首歌。这首歌很多元哦。这首歌有短篇小说,台湾很有名的影音书,这是我创作的,然后也有改编成网路的动画。
那其实这首歌描述的是一对情侣,因为工作,分隔两地,然后他们就约好,每一年的某一天要在台湾见面。可是他们离开的那天正好是冬季,以后见面的每一天都会下雨。
我觉得这是象征所有抱怀着希望与思念,希望重聚的人的心境。给所有每天思念着想要跟对方重聚的人,比如自己的手足/朋友/情侣或亲人,我就是想要写给这些期盼幸福,每隔一段时间可以重逢/可以见面的人。
Joy:就是有一种美好的祝愿在里头。
吴若权:对,这个很有趣,我常常来内地,发现一个大学的老师,他用这个当他论文的一部分。所以我觉得可能大家还是对于这样的故事,有一些浪漫的憧憬与幻想。
Joy:写这首歌,您有从自己熟悉的人中吸取素材吗?
吴若权:有啊。
只喜欢《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的伙伴们,看到这里可以结束了。不过预告下,下面可是有霍建华哦,对,就是那个白子画。
大家的老公霍建华当初出演的第一部剧,就是吴若权原著改编的《摘星》。当年霍建华就是靠这部剧正式踏入演艺圈,并凭此剧一路飙红——还演唱了这部剧的主题曲。来欣赏下老公当年年轻、又青涩的美貌,那动人、又有磁性的嗓音吧。送上视频,欢迎舔屏。不谢。
我可是把这部剧20集刷过的人哦,那句吴若权老师原著中,也在电视剧中完整呈现的那句经典台词——“伸手摘星未必如愿,但绝不会弄脏你的手”满格的少女心好么。可是,男主不是我们家老公。霍建华是男二,是一个时髦花心,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家伙。不过那有什么关系,长得好看就够啦。
台湾名作家吴淡如说过:“若权是男人中最懂得情是何物的人,他冷静又温柔的文字,不但能教旷男怨女对爱情充满信心,又能提醒平凡男女在爱情中处处小心。”既然这样,问问若权老师爱情秘籍就是必不可少的啦。
摘星动画里的Eric Wu就是吴若权。
Joy:老师,我想问,您写了这么多本情感的书啦以及其他的,您现在对情感、男女的关系有什么心得?
吴若权:我觉得你很认真,你有认真做功课。其实我觉得男女就是一种人的关系。它非常的聚焦,频繁地互动在一男一女的身上。你想要爱对方,对对方有情谊的表达,对方一旦无法接受或者体会你的心思,你会有一种失望和难过。
所以我常常觉得它是一种人生的练习,就是人际关系的练习。因为你们在那么多人的人生里头,你们相遇的机会是那么样的少,那你们或长或短,几个月、一年或是有些是一辈子,在这个或长或短的时间里面去锻炼自己,去提升自己。在爱跟宽恕当中,去找到自己。
Joy:那可以理解成爱别人,也是一种自爱的过程吗?
吴若权:当然是啊,当然是啊。不爱自己,没法爱别人。可是,很多人把爱自己解释成很自私的爱,爱里有很多种因素:智慧、慈悲和包容。
好吧,为了更好地爱老公霍建华,还是好好爱自己吧。
好了,老公的部分结束了,接下来情敌们可以点击那个返回的按钮出去了,不过连人生哲理、创作都不会的人,老公霍建华怎么会爱上你,哼哼。
不小心跟下来的情敌们,吴若权老师要讲创作啦。其实我的本意是如果你们把时间都用来创作了,那哪有时间和我抢老公,哦活活活。
Joy:若权老师,我知道您创作了很多本畅销书,我想知道的是在这么多本创作过程中,您有没遇到什么瓶颈啊?
吴若权:我很热爱写作,我本身是学企业管理的,但是我是很计划型的,写作前,我是透过散文/小说/歌词,很多种创作,很多元,来表达对人生的看法。
老实说,我很少遇到瓶颈。我最大的问题是时间不够。
很多人有很好奇地问过我,写作,如果你靠的是创意和灵感,很容易枯竭,对,但我觉得如果靠的是您丰富的人生阅历跟你很敏锐的观察力,那你需要的其实是纪律。像我每天不管有多忙,我每天大概都会写一两千字左右。
Joy:形成习惯的东西。
吴若权:对。我是靠纪律,所以创意这些,我从来没想过这些事。主要是没时间。
Joy: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困惑。然后我想问下若权老师,在您的创作过程中,会有一种野心,和一定要达到的目标吗?
吴若权:没有。我告诉你为什么,我在台湾是一个电台节目的主持人。然后我有很多顾问的同播。所以我并没有希望依靠我的作品,希望它能够卖多少,多畅销,或得到多少肯定。我一直在把它当成一个兴趣。这几年台湾市场在萎缩,以前我一本书在台湾都会卖到30万本,现在大概只有卖到7万本左右。
Joy:可能是网络的侵袭。
吴若权:对,对。在市场销售规模减小到以前一半不到的一个规模,我都还能够那么希望来写作。所以我常告诉自己,市场规模的缩小,对我来说,反而是热情的确定。就让我确定我是不是有热情。
如果你是想要有名或者有利,你可能早就不想写了。你可以想象,一本书以前卖30万,现在只能卖到7/8万,你会觉得说,算了,何必这么累。但是我一点都没有放下写作。
Joy:那可以说您创作的一种源泉是你想和别人分享的一种心境,一种热爱。
让你感受下吴若权老师创作的多元化
毕竟国色天香的老公霍建华不是谁都能追到的。还是接受下若权老师关于人生哲理和苦难的心理准备吧。
吴若权:随着我生活阅历的增加,人生你能够分享的阅历和角度是很多的,友谊/爱情到人生规划,或是在我最近几年的作品中,像生活哲学,像我一本最有名的作品,你们这边比较少人信佛教吧?
Joy:对(其实蛮多人信佛教的嘛),我看过老师在豆瓣上,有一本叫《甘露与净瓶的对话》也是(吧),
吴若权:这是我与圣严法师的对话。
Joy:那老师是有信仰的,是吗?
吴若权:我其实不是特别从信仰的角度,我觉得很多经典它是一种人生智慧,因为这些看起来是佛家经典,可是它是讲人生的无常,它要你接受一切的变化。
Joy:那可以理解为您是把它当成一种哲思,一种人生哲理来理解。
吴若权:我会从新的角度来接受/解释它。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它们是相近的,好像它让你看破人生。是我用很积极的角度来看它,我告诉读者你要接受人生的各种变化,因为无常的变化, 它是我们人世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经历的)。
你会觉得非常紧张,非常有压力。接受无常的变化,我们聊得长也好,短也好,我们有时间多讲一点,没时间少讲一点。
Joy:就是一种缘分一样的东西。
吴若权:对,就是能接受,接纳是最重要的。
Joy:嗯,那对人生的好多苦难您会怎么去理解它?
吴若权:人生苦乐是一体两面的,吃饱你就会觉得很舒服。苦的另外一面就是乐,乐的另外一面就是苦。所以,中国人讲否极泰来,其实是一样的。只是人都有执着,都想停留在好的一面,当不好的一面来的时候,你不会去接受、感恩。然而你接受它,它就走了。所以,就要去接纳它。
好了,说不定听了这么多哲理以后,感受到了若权老师的才华,看了若权老师的照片以后,你会想:哎呀,又是一个帅哥啊。不然,我换个老公?喏,以下是个人信息哦,不谢哈。
Joy:老师,您有什么兴趣爱好之类的吗?
吴若权:每天早上我都游泳,我会去跑马拉松。
Joy:你喜欢运动。
吴若权:对。
Joy:老师,那您(也)喜欢旅游那些的吧。
吴若权:对。
Joy:老师,那在旅游中对自己的创作会有什么影响吗?
吴若权:旅游当然可以增加很多人生的经验,看到很多风景和人。但是我过了三四十岁之后,旅游更大的意义是回到你的内心去寻找更多的东西。虽然你是向外出发,但是你是往自己的内心去走。
Joy:您是一个非常注重自己内在的人。
吴若权:对,你要靠走出去,才能回得来。可是,在回得来的过程当中,也是你自己在走出去。
Joy:那老师在忙什么?对未来还有什么样的计划吗?
吴若权:我在台湾帮助非常多的读者,上非常多心理的课程。我一直很想参加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我今年终于把时间空下来,我准备了半年多的时间。内地的心理学教材和台湾的是有一些不一样的。我也很有幸能看到内地这么多很好的心理学者的书籍。
希望以后有机会也能有机会和大家谈谈这方面的心得,通过这方面的理解能够丰富彼此的人生。这个社会进步得这么快,所以人心往往纠结,对财富、感情、对父母、对子女的很多关系的纠结。如果去化解、丰富、认识它,我觉得这一生才不虚此行。
Joy:嗯,那谢谢若权老师接受采访。
送上吴若权老师的采访录音,做了些简单的编辑。由于时间很短,我几乎每个提问都在插嘴。啊啊啊,忽略我吧。
独家采访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