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迷陈坤的宇宙观

科幻迷陈坤的宇宙观

良仓 内地男星 2016-02-26 10:07:43 472


“我的个性,我的梦想以及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实是可以并行存在的。”


演员、设计公司创始人、公益项目发起者、系列杂志书出品人,均是陈坤热衷并坚持着的身份。由陈坤最新出品的gogo杂志书之《大宇宙》现正式登陆良仓,为此我们和他聊了聊,他心中的庙宇和那个不断被仰望的大宇宙。


点击观看良仓 x 陈坤 独家专访视频 10’01”


 

拍摄_金豆、孙鹏 后期_金豆


良仓 x 陈坤 对话全记录 



如“宇宙”的无竭尽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自我修养》中曾说,“演员应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贪婪地观察并吸收,为自己积累鲜活的创作材料”,这兴许正是陈坤的魅力之一。来自其它领域的试炼,最终也凝聚在演戏本身,又互相影响。《大宇宙》这本书的诞生前后经历了一年的时间,在陈坤看来,是团队的心血,也像书中所记录的每位曾进入宇宙、遐想宇宙的地球居民一样,是一种寻找“念之所及”的追逐。


《大宇宙》中对NASA第一华裔宇航员的采访


Q:你是个科幻迷吗?

其实我对魔幻更high,我非常热爱“大宇宙”这个命题。当时执行主编周赟抛出这个命题,因时间不匹配等诸多原因我刚推掉电影《三体》的邀请,其实我非常喜欢那本书,作为硬科幻来说,这是中国最好的一本。我也很爱霍金的宇宙大爆炸,当团队提出命题时,我真的要拍桌子说“好!做吧!首先看一部《宇宙大爆炸》”…之前演过钱学森,钱学森到老年他非常high玄学,神秘学正如整个宇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神秘的存在。也是这种未知,我们知道了人的渺小,地球的渺小。



《大宇宙》亦与刘慈欣进行了对话


Q:试探生命可能,在这本书里,你们讲了哪些故事?

我喜欢这本书有很多地方,包括年轻人、很多对宇宙充满好奇心的人,它很客观地罗列了酒泉包括休斯顿这些发射基地,同时与宇宙相关的艺术家的作品。里面有个叫洪涛的人很吸引我,他是“501军团”的一员,他自己做了星战里的盔甲和机器人;还有陨石猎人,我特别希望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我希望第六年去川藏“行走”的时候,也可试着寻找陨石。从未知的世界,那么辽阔的空间带来的讯息可能就是一些石头,我希望用这些石头打打坐,感受是否有一些信息给我。


《大宇宙》中采访了陨石猎人和一位纪录下陨石的摄影师,将这些天外来客和这些大地上的星星捕手们的故事呈现其中,也从中窥探我们对于宇宙的好奇。



人生可有多少“能耐”


2010年陈坤自立公司“东申童画”。之后的五年,东申不断扩大,从演艺经纪向公益、出版、艺术项目等发展。无论是主出版的东申九歌,或是主空间设计的东申空间,都源自陈坤的兴趣所在。说多栖也好,跨界也罢,陈坤想试的是,“能耐”。演员兴许是第一身份,抛去这个特殊身份,陈坤试验身为“人”的可能性。“我的梦想是打破所有框架”,这是陈坤反复向我们重复的话,那不仅是金燕西到胡八一的距离,也是这位男演员面对自己漫长又瞬息的生活所奔逐的终极。

陈坤公益项目“行走的力量”纪录


Q:演戏是你最大的才华吗?

有些人可能觉得我最大的才华就是“卖卖脸”,但是很有可能其实我最想做的是厨师。我对自己生命的理想状态是“全部打开”,一阵风一阵风的,比如一阵风以前喜欢文学,突然一阵风开始我喜欢当厨师,一阵风之后我想当数学家,我都可以去尝试,我自己不把自己放在一个“只认为自己在某方面有才华,只做这方面事情”这样一个局限的思维空间里面,我最重要的一个梦想是打破所有的框架。


Q:这是否和你修佛的领悟有所关联?

我们每一刻的改变——佛教讲的“无常”不是来自于“很多苦难和幸福夹杂在一起的未知”,是在于了解了无常后,你就知道可以在当下改变你的一切。实相是无常的,但其实你的生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上。我是个很笨的人,我在我的生命里面到现在,不断在学习。但我相信自己的生命、走向——是可通过自己的状态去控制的,包括想“控制”年纪、和外在的长相一样。演胡八一,有演十八岁的年纪,我真的会在脑子里相信自己是十八岁,实际上就是念头的转换。这是一个生命的“设计”。



《大宇宙》中所刊载的阿波罗11号宇航员们与家人在一座月球模型前的合影,如之与宇宙相关的人群影像还有众多



设计迷陈坤还挺严肃的


做时装的媒体人都爱陈坤,无论是镜头里还是身着不同styling亮相,陈坤将衣装需彰显的“脾性”都演绎得特别对。陈坤自己对时装也爱,就像说起他的家——“自己家是个仓库”,除了摆满了佛像、香炉和藏香等等,也爱收藏大衣和墨镜,或是铁器。


《大宇宙》封面



《大宇宙》内页


Q:有喜欢的设计师吗?

我喜欢巴西的MK27这个团队,他们主做空间设计,也一直是我们所创立的“东申空间”的一个方向,不仅是唯一的偶像团队,在嫁接于对他们的研究之后,我们希望把他们的设计理念,包括对空间的塑造理念重新通过我们的研究而开发成一个更好的方式,有更多实用性。空间设计大部分讲的是内部设计,而我们需要的是更多了解外部与内在空间流动的关系,这是一定要在设计之前提前想到的。

 


陈坤所创东申空间团队操刀的室内项目之一

 

Q:这和演戏是否有些相似处?

和演戏相似的关系在于,比如说我根本还不知去哪个风景拍,已想好了这个人物该怎么去演,这是完成了“内部的设计”,但其实去了这个风景之后,你看到了山与水,需重新去思考你之前所想是否融合在这个空间和环境里,所以常出现“脱节”的表演,可能是来自这一点。我希望我们不仅是完成瓶子里面的设计,还能看到瓶子外面的空间和瓶子里面空间的关系。


Q:《大宇宙》的书籍设计非常有意思。

行走的力量做了5年,我们做了一个主题为“归零”的展览——希望第6年重由零开始。行走的杂志书也做了好多期,之前想传达文字的意境、禅意的生活方式,这次“行走”改版为“gogo”是一次重新出发。就像书的设计,我们请到一位很棒的年轻设计师做尝试,试图打破框架。“设计”意味着什么呢,现在很多设计是“拿来主义”,比如说你设计的是Art Deco,是什么新巴洛克,或是包豪斯,大家常把已成熟的东西重新组接,重新搭建——其实设计本身充满着探险、冒险和失败,所以对当下的年轻人,我更推崇的是尝试你所认为审美中你觉得好的设计,有可能不成熟,但代表着比“成熟设计拿来用”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大宇宙》内页,从设计上较之以往行走系列图书,也呈现出更自由和年轻的状态,陈坤说,“这也是一次跨越框架”


Q:《大宇宙》之于你自己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这本书花了一年的时间,团队花了很多时间寻找那些可足够传达我们作为人类“既知道人类的渺小,但是又渴望星空”的人与事。当我拿到书时是非常兴奋的,因为它表达了一种力量的行走是梦想的行走,很多人已往这个方向去走,他们想象自己可以去火星,他们假设用这样的方式去寻找。其实追逐梦想就是“念之所及”的追逐。


还是王尔德所言之理,无论我们身为何人,身处何境,记得昂首仰望星空。



陈坤出品 gogo志书之《大宇宙》登陆良仓

2月26日-2月28日  《大宇宙》9折优惠闪购

原价48元  9折优惠价43.2元(包邮)

点击页尾“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 从NASA前宇航员、星战迷到航天计划学者,《大宇宙》对话 20位地球居民的太空故事,记录人类探索宇宙的不同方式



《大宇宙》中刊载的有关人类登月的往昔报纸报道

除了宇宙专题,杂志书的专栏regulars部分刊载了科幻小说、魔幻小说、漫画等多种形式的内容,暗合“大宇宙”的主题。


▄ 良仓彩蛋 



在评论区留言 描述你心中对宇宙的任何想法

良仓将抽取 3 个最爆发式的留言 

送出由陈坤亲笔签名《大宇宙》!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