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新片搞什么?

黄渤新片搞什么?

3号厅检票员工 内地男星 2019-10-29 22:05:28 17


写在前面
 
中国人是偏爱喜剧的,剧组爱拍,观众也爱看,娱乐新闻还时不时会搞个“中国喜剧演员”排名。
 
在喜剧这一领域常被提及的人名里,有个人,他今年有点不太一样。
 
黄渤。
 
今年,他主动离开了参加了四年的《极限挑战》,和5位阿兹海默症老人开起了《忘不了餐厅》。
 
他用摄影的方式记录下这段回忆,把照片搬上了北京当代艺术展。
 
他还当起了南非国家旅游中国区形象大使,去南非看了一圈最接近世界本来的模样的景色。
 
此外,他还做了件别的事儿,他接了部电影,并说:

“这次,不是喜剧。
 

 
不一样的黄渤走进了银幕里,他的存在无异于是给电影的演技呈现扛了鼎。

但只要你看了预告片,就会发现,这部电影所值得期待的,远不止黄渤。

《被光抓走的人》

 
 
片子的导演董润年的名字,听起来也许有些陌生。

但你绝对听过《厨子戏子痞子》、《心花路放》、《老炮儿》、《疯狂外星人》

他在这几部口碑之作里都担任编剧,而且票房也没有落下,也因此成为了宁浩和管虎的老搭档。

这回,他从“金牌编剧”摇身一变,执起导筒给我们带来了这部长片处女作《被光抓走的人》。
 
从董润年担任编剧的作品,就能看出他是一个极具作者性的创作者,所呈现的故事质朴却尖锐,且透着人文关怀,在生活化的表皮之下去解构、甚至反讽。
 
他和黄渤已经合作多回了,向前可以追溯到《心花路放》、《厨子戏子痞子》,最近的是去年的贺岁档《疯狂的外星人》。
 


这次的新合作,《被光抓走的人》更是参与了由黄渤发起的“HB+U”新导演扶持计划,并且成为了这项计划里第一部要上映的作品。
 
黄渤加董润年,已为这部电影的品质上了层保险。在看到电影制作名单的那一刻,另一个名字更是吸引了我——杜笃之。
 
杜笃之是谁?

是具有世界级水准的录音师,杨德昌、侯孝贤、王家卫的许多电影的录音工作都出自他手。他给《被光抓走的人》当录音指导。


光凭这,这部电影就足够把我推进影院了。
 
在过硬的制作班底之外,电影的演员阵容也值得期待。

主演黄渤、王珞丹、谭卓,加上白客、黄璐、文淇、宋春丽,这样的搭配既有老戏骨的演技保证,又有新鲜实力青年演员的加持。

焦俊艳、黄觉、王菊的友情出演,更是激发了别样的观影期待。
 
电影也定在了12月13日,贺岁档的第一枪。
 


 
那接下来回到预告片本身。
 
故事来源于董润年的一个脑洞——“如果有一天全世界都被神秘的光笼罩,光照消失之后人消失了,剩下的人、剩下的世界会发生什么事儿?
 
预告片在一开头,就开门见山地切入了这一故事出发点。

一道神秘的白光降临人间,有一部分人就这样凭空消失,城市原本沉静有序的生活被打破。


随着人物的对话展开,谜底渐渐显露,被抓走的是彼此相爱的人。
 
“那么我们呢?
 
剩下的人被迫去面对这个结论——那道光是最后的审判,他们被定义成了没有爱情的人,陷入了一场活着的生活困境里。
 
首先,这道光是什么?
 
它是外在的命运审判,也像是一面镜子,照出藏匿在世俗生活表象之下的真相,以让人消失这种彻底的形式来让人去直面这一切。
 
特别的是,电影没有按照公式走,没有去寻找消失的人,也没有去管那道光的来历与去处。


光只是导演的一个幌子,其实这是一部纯粹的现实主义爱情电影。
 
用一个异化物来作引入,给叙事背景增加了独特的吸引力,最终真正的故事其实是抛开了宏观的背景设置,落在了非常具体的人物与情节上。

这是高概念电影的玩法,我们被那道光吸引,却跟着电影走进了与我们无异的普通人的日子,去看这市井的爱情。
 
 
这部现实主义爱情电影不同于寻常爱情片的地方在于,它将新的内容呈现方式融进了类型成功里。
 
“你们已经不相爱了。
 
这句审判,几乎是逃无可逃地砸在了片中人物的面前。

因爱情而彼此联结的关系被摘掉了“爱情”这一遮阳伞,被曝在阳光下,透出比现实更真实的现实——

你们相恋,便是相爱吗?你们以为的,就是真实吗?
 
电影对爱情的探讨不止停留在对关系的审判和拷问上,它制造了一种新颖的反差。
 
相爱的人被带走了,真意对应着消失的命运,没有爱情的却被留在了这世间,这是逻辑相反的因果报应。


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下一层,电影把相爱认为是“消失的开始”,是否是在寓意着那些爱情开始后必然面对的所有困境?
 
关于关系认同、信任危机,在互相试探中挣扎、溃败,在权力关系的角逐中你来我往,最初以爱之名建立的爱的堡垒必会掺进不同颜色的砖瓦,变得不如最初般纯粹,甚至会倒塌。
 
那么,留下一个问题,爱还会是救赎吗?
 
 
相爱的人都被带走了,剩下的人该怎么办?
 

这是影片着重展现的剧情,也是最大的矛盾冲突点。

 

被剩下的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自己拥有的这段爱情曾坚信不疑的,这下被这“权威”的审判下了残酷的判决书,对爱情的信任就此摇摇欲坠,曾经的美好也变得不真实起来,甚至像是反讽。

 

第二类是原本就心知肚明自己没有真爱的人,面对“你到底喜不喜欢我”的质问,能轻松说出“你在我也在,肯定是不喜欢”这样的回答。


他们会如何?或不甘或妥协?
 
那么到底消失是折磨,还是无爱地活着是折磨?

爱情究竟是什么?是一场泡沫般的幻梦还是能真切拥有的快乐?

 

这个问题放在当下的时空里,显得更难回答了。


我们一切情绪都来得太快,也去得太快,每天都有人在社交网络上喊着“不相信爱情了”,人们口中的爱情都很浅很浅。人们互相试探,你进我退,还随时作着抽身的准备。


真心成了一件极其珍贵之物。



这更是从爱情里提炼出了一个更尖锐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活着?
 
是来这世间走一遭,将这肉身的生命消耗殆尽后便归于尘土,还是去细尝这人世的种种,去体尝爱与圆满,也去面对猜忌与碎裂。
 
人生的出路在哪?
 
你我皆在寻找着。
 
写在最后
 
电影里被剩下的人究竟会怎样去继续这被定论的生活?
 
预告里,另一句问话暗喻着表象下的另一重可能——“会不会也许消失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呢?
 


爱到底是救赎,还是毁灭?

这会不会是电影的一次转折?

我愿意再相信一次,爱是救赎,是平凡生活里的人生出路。       


配图/来自网络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