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明道书院]体会中庸-忠恕之道,素位而行(11)

[空明道书院]体会中庸-忠恕之道,素位而行(11)

港台男星 2016-04-15 18:51:36 146

[空明道书院]体会中庸-忠恕之道,素位而行(11) 

       下面,孔子根据前面的原则,开始检讨自己了。“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孔子他很谦虚啊,他在“检讨书”里将君子之道分为四个方面,称自己一条都没有做到。

       “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在孝道方面,大家都应该遵循尽力,然而孔夫子认为自己没有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从历史记载来看,孔子未能尽孝道也怪不得他。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女,后娶妾,生子孟皮,然脚有残疾,之后才娶了颜征在。此时叔梁纥已经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但是在孔子三岁时,其父叔梁纥就去世了。此后孔家变成了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先将孟皮的母亲虐待致死,又对孔子母子百般折磨,于是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极其艰难。孔子17岁时,其母颜征在也就去世了。所以这样看来,孔子也就没有条件向父母尽孝道了。

       “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孔子虽然满怀抱负,想为国为民出力,但当权者对他始终抱着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一生之中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但最终因为和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孔子第一次参政已是51岁了,在他的祖国鲁国任中都宰,一年后因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使鲁国大治。后来齐国对鲁国实施美人计,使执政者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了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他先后到过卫国、宋国、郑国、陈国、楚国等大大小小十几个诸侯国,其中既有对他礼敬有加的,也有暗中迫害他的,但就是没有哪个国家的当权者肯真正重用他。想事君,却没人肯聘请,所以这里孔子说“事君未能也”。

    ---东方佛源  ------

查看历史内容

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历史消息]


内容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分享到朋友圈]


------订阅方法  ------

在微信菜单中点击:

通讯录———添加朋友———

搜号码:东方佛源

或搜索二维码: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