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日前,记者走进容县容州镇平坡村,拜访102岁的抗战老兵李廷镇,聆听他讲述烽火岁月里活捉日寇的传奇经历。
▲抗战老兵李廷镇跟记者讲述抗战故事
屋舍堂前的椅子上,李廷镇老人面容刻满时光痕迹,眼神却沉静锐利。谈及八十多年前的经历,他的思绪回到了1938年的秋天。“广州被日本攻打沦陷后,我就知道再也无法安心读书了。”还未满16周岁的李廷镇听闻第三补充团在容县招兵,毅然离家,步行4天到苍梧县入伍,成为桂系31军第三补充团营部军需士。1939年桂南会战期间,他与战友驻防容县县底镇、石头镇一带,年轻的肩膀扛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后来日军不曾到来,我也因年纪小被送回家。”老人语气平静,却难掩当年壮志未酬的遗憾。
1944年,日军从广东再度入侵容县,宁静乡土燃起战火。当时李廷镇在容县中学读高二,学校停课疏散。他参加村里的自卫队,一次与4名民兵护送群众上山后,回村察看敌情时,遇一名带枪的日本散兵。凭借在部队积累的军事经验,他在村外小道设伏,指挥民兵分散隐蔽、三面包抄,将落单日寇逼入死角,成功制服并缴获驳壳枪一支。因战功显著,他被任命为容县抗日民众指挥部副官处文书。说起这段经历,老人缓缓抚摸胸前写着“抗日英雄”的绶带:“每次看到这些奖章,总觉得自己受之有愧,和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相比,我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朴实的话语中,尽显老兵的赤子情怀。
硝烟散尽,李廷镇重返校园,从容县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广西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藤县太平中学、藤城中学、象棋镇中学任教,直至1989年退休,半生心血倾注三尺讲台,培育无数桃李。
如今,老人四世同堂。容县县委、县政府关怀备至,各界代表与学生常来探望,最早的学生已逾八旬。夏日阳光里,老人目光沉静坚毅,诉说着永不褪色的精神传承。
李廷镇的故事,是千千万万抗战将士的缩影,他们在战火中挺身而出,和平后默默奉献,用不屈生命诠释坚韧与担当,成为民族记忆中永不熄灭的光芒。
图文来源:侨乡容县 编辑 | 容州通(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分享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