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大结局——但愿世上再无梅长苏

《琅琊榜》大结局——但愿世上再无梅长苏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内地男星 2015-10-15 17:42:18 588


一、《琅琊榜》舆情走势

  9月19日,根据海宴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琅琊榜》正式开播。故事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兴山河为主线,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梅长苏在国仇家恨、兄弟情义的漩涡中见招拆招、游刃有余,奏出了“江左梅郎”赤子之心下的一曲慷慨悲歌。

  中国网络视频指数、微博指数以及百度指数均显示,电视剧在开播初段并未引起舆论太多关注。但伴随剧情的发展,影片凭借精良的制作、出色的故事情节、演员精彩的表现等口碑,在网络舆论中迅速升温,也实现了收视率的逆袭。


(中国网络视频指数)


(新浪微博微指数)


(百度指数)

二、媒体观点

  《北京晨报》认为制作的精良是促使《琅琊榜》收视逆袭的核心因素。报道点评,如果说《夏洛特烦恼》是国庆期间大银幕赢家,那么《琅琊榜》就是电视荧屏的口碑冠军。这部架空历史的电视剧借助口碑效应实现了收视率的逆袭。只有制作精良的好剧才值得去安利。据说《琅琊榜》从2014年2月开机到6月杀青,剧组先后在横店、雁荡山、衢州高家浙西大草原等地取景,最近有人专门从摄影构图的角度分析了《琅琊榜》,看完专业人士的分析才明白为什么这部电视剧几乎每一个镜头都能做壁纸。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是《北京青年报》觉得该部电视剧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文章称,《琅琊榜》本身就是一部天马行空的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加重感情线根本不是难事——让从小一起长大的霓凰郡主,13年后嫁给靖王,如何?这么改合情合理也符合电视剧规律吧,这样林殊再回来三角关系就有了,情感烈度就强了,戏和泪水都有了。原著党哭死与我何干?所以,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是为自律。

  《北京晚报》认为《伪装者》演员班底的延续也保证了《琅琊榜》人气的基础。“作为同根同源的两部戏,《琅琊榜》之所以能称之为《伪装者》Plus,是因为该剧不光汇集了大家钟爱的明家三兄弟,就连大姐明镜、老师王天风还有那个痴情于明楼心狠手辣的汪曼春也都集体穿越《琅琊榜》,相爱相杀从近代追到古代。两部戏一动一静相得益彰,着实是让观众过足戏瘾。”剧评如是说。

  《武汉晨报》则认为“一部玩弄权谋的古装戏何以见得三观正?”才是《琅琊榜》中最关键的卖点。文章点评,《琅琊榜》中才智过人机关算尽的“麒麟才子”梅长苏,却是背负着家国抱负为真理道义而战的有志男儿。剧中最为牵动人心的,莫过于林殊伪装的梅长苏一路辅佐儿时玩伴萧景琰登上帝位的点点滴滴。两人结识于儿时志趣相投,后因共同的情义和价值观彼此扶持。几次矛盾冲突间,梅长苏教会萧景琰成长中不得不面对的很多东西,如“人总有取舍”,真情闪烁时却是“你可以不相信情义,但最好不要鄙视情义,否则,你终将被情义所败”的肺腑真诚。

三、自媒体评论

  更不拘于形式与风格的自媒体、特别是微信公众号,为《琅琊榜》带来了更丰富的解读与点评,成为推动该剧口碑传播的重要一环。从以下高于10万阅读量的文章便可略知一二:


  微信舆论场中,根据影响力较高的文章,《琅琊榜》之所以火爆,原因可归结为:制作精良、《伪装者》演员班底以及剧情/人物可讨论性。

  制作精良。来自公众号“IF”的文章《感谢<琅琊榜>拯救了我的钛合金狗眼》,深度剖析了《琅琊榜》中的人物服饰、画面构图以及演员演技等等,最后点评认为“好的影视作品绝不是靠什么明星偶像来炒作,好剧就是好剧,可能因为没有主要注重宣传而红的慢一点,但它一定会红,并且会红出中国!”

  文章《技术流分析<琅琊榜>的处女座良心剧组多可怕》则引述了孔笙导演的一段采访:“我觉得电视剧,还是一种画面艺术,视听手段,你是否在运用这些手段讲故事?你是否还在意这个场景?在意这个光线?在意演员那一刻的感受?光影艺术本身就有很多你用语言表达不了的东西,有些人忽略了这个,为了快恨不得两天拍一集。

  《伪装者》演员班底。公众号“她刊”文章《胡歌:十年仙剑小生,终成琅琊榜上一等高手》开篇便指出,《伪装者》热度未减,《琅琊榜》势头强劲,两部剧截然不同的年代和角色,从民国到南朝,胡歌分别饰演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冷酷机警的双面间谍、玩转权谋的复仇者。凭借这两部作品,胡歌的转型成功和演技臻熟,已然为他赢得了铺天盖地的赞美。

  文章《秦般若:我知道你们都喜欢又美又坏的女人》对于王鸥本人的赞美也不吝啬。文章称,广西南宁姑娘王鸥原是模特出身,后转战影视圈。此次在《琅琊榜》饰演誉王府第一谋士秦般若,造型可谓出场惊艳。文章还称,在前段时间完结的《伪装者》中,王鸥饰演又一大反派汪曼春。此角的造型亦是美艳,复古红唇搭配精致不苟的发型,妖娆又不失霸气;皮夹克搭配灰黑纯色围巾,更是酷帅到爆。

  剧中人物角色的可讨论性也大大增强了《琅琊榜》在舆论场中的生存能力。例如,《梅长苏计谋详解+<琅琊榜>主要人物智商排行》、《黄维德写50页人物分析求提高反派智商,誉王真是个入戏太深的耿直boy》等文章都在微信朋友圈中被广泛传阅。此外,虽然男女感情戏在剧中分量较少,但观众却也乐意讨论靖王与梅长苏、飞流与梅长苏等角色之间相互搭配的问题,真是为“谁照顾梅长苏最合适”操碎了心。


四、网友评价

  关于《琅琊榜》的热议,除了媒体与自媒体,微博舆论场也是不甘落后。截截至10月15日12时,话题“琅琊榜”阅读量已接近30亿,相关讨论491.6万则;“赤子之心情义千秋”阅读量1.3亿、讨论量19.7万;“琅琊榜大结局”阅读量4667万、讨论量6.6万。

  许多网友感慨生活已被《琅琊榜》包围。如网友“青春剧未央”说:“挤个地铁发现好多上班族都拿着手机在看琅琊榜,上电梯了还在看。朋友旅游回来坐个动车对桌也有好几个在看的。”网友“霁霙_修行中”也指出,《琅琊榜》临近结局,地铁上看剧的人反而更多了。一点也不夸张的说,三只横过来的手机里至少必有一只在放这个,而横过来的ipad几乎都没逃脱。好不容易有不盯着手机而看报纸的传统派,也在看《琅琊榜》的新闻。

  也有网友认为胡歌的演技与《琅琊榜》需要表达的情义完美的结合,造就了该剧的大受欢迎。如“@luck_zero”表示,《琅琊榜》已接近尾声了,很不舍,在这部剧中惊奇地发现,手足之爱,战友之爱,父子之爱母女之爱,知已之爱,丝毫不逊色于男女之爱的大爱!喜欢胡歌,为他的聪明和才情,为他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选择做了他最适合的事情,岁月累加,造就了这个时候最好的胡歌,也造就了最好的梅长苏。

  此外,还有网友认为《琅琊榜》的大热离不开剧组的认真与努力。如“@24克银镯子”认为:一个不靠绯闻、虐恋、胡扯来炒作的剧组,一个大气磅礴的作品,一个每个角色都有故事的视角,一个每一帧都能当桌面的画面,这样的作品我们不把他顶上去,我们才是真正垮掉的一代。


五、舆情点评

  一、高品质造就《琅琊榜》影响力。有网友高度称赞《琅琊榜》,认为其“既有《雍正王朝》的规制严整,也有《天龙八部》的飘逸潇洒,代表了中国古装制作的最高水准”。虽然该论调未必得到所有网民的认同,但从媒体的评论、自媒体的点评以及网友的讨论均可以看出,“制作精良”是影片的第一大标签。而背后更是包含了剧组在制作上的认真、细节上的较劲、乃至演员的卖力演出。

  二、移动端为传播贡献巨大力量。《琅琊榜》依靠“口碑”在收视率上完成逆袭,其中“口碑”的传播并不仅局限于网友以及朋友的推荐与好评。与乐视、爱奇艺的联手,《琅琊榜》每晚在卫视上播出后,均有在移动客户端上推送高清画面的正片。再加上3G、4G网络的普及,上下班成为不少上班族的“《琅琊榜》时间”。公众空间的播放,大大提高了《琅琊榜》的知名度与不知情受众的好奇心。


(《琅琊榜》微指数比较)

  三、精神价值契合舆论需求。接近结局,微博话题“世间再无梅长苏”悄然升温。有网友感慨:“他拥炉围裘,身染药香,再不是驰骋沙场矫健儿郎。地狱归来,依旧不改赤子衷肠。皆言你妙手翻覆动朝纲,却不知十三载苦心思量。不在乎青史流芳,惟愿时局清朗。只叹世间再无梅郎。”

  其实,打动舆论的不仅仅是“梅长苏”的足智多谋与坚韧不舍,更深层次的还有“情义”二字。严候爷曾对悬镜司掌门夏江说过:“如果你不相信情义,必将为情义所败。”梅长苏在面对“以十人换一命”的选择时,也曾暗指“有些东西比性命更珍贵”。

  “世间再无梅长苏”,确实道出了舆论对《琅琊榜》的不舍。但若不是皇帝生性多疑与朝廷云烟瘴气,当年的赤焰军、少帅林殊又怎么会遭遇梅岭惨案、刮骨易容、然后走上潜伏十三载、只为还旧人一个清白的痛苦之路?思至此处,网友的另一种呼声似乎便不难理解——“但愿世上再无梅长苏”。

  《琅琊榜》即将结局,万众瞩目,靖王登基在即——这本身也表达了影片与舆论对清明的政治理想的期许。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张力)


来 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主 编|卢永春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