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男:13年斩获10个影后,她是与巩俐齐名的柏林电影节评委,也是最低调的中国文艺片女王

余男:13年斩获10个影后,她是与巩俐齐名的柏林电影节评委,也是最低调的中国文艺片女王

拇指阅读 内地女星 2017-07-28 22:21:46 628


出道18年,13年斩获10个影后奖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余男这个名字或许远没有她的成绩来的耀眼。

 

但说起中国文艺片的代表性女演员,有两个名字拇指君是不得不提的,一个是凭借电影《颐和园》被称为文艺片女神的郝蕾,而另一个就是演员余男。

 


1976年,余男在辽宁省大连市出生。在考取北京电影学院前,相较于做一名演员,余男更想当一名狱警。

 

但那时候,恰逢北京电影学院来大连招生,抱着不排斥和试一试的心态,余男和当时很多面临高考的同学一样都去参加了电影学院的招考。

 

幸运的是,这一个情理之中的报考举动,却让余男意料之外地成了当年北电从大连录取的唯一考生。

 


进入大学后,不善交际又颇具个性的余男成了一些老师眼中的另类学生。面对老师的批评,别的同学都不敢吭声,唯独她敢站出来理论。

 

而她的特立独行,也吸引了当时前来北电选角的导演王全安的注意。

 

王全安说:“那时候,就是在我还对自己拍戏没有什么把握,不知道能不能拍好的时候,我心中很肯定的有一种感觉,就是她!”

 

彼时的王全安还没有自己的电影作品,余男也是个尚未触电的演艺圈新手。但恰恰是这样的两个人,却携手带来了二人的处女作《月蚀》。

 


在《月蚀》中,余男一人分饰两角,演绎了同一张面孔下两个不同女孩的情感历程。

 

虽然在如今看来,余男的表演有些生涩,但在当时,这部电影一面世就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影片不仅在第22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国际评委大奖,也让余男摘得了她人生中第一个影后奖项。

 


在此之后的十年,二人又默契合作,接连带来了电影《惊蛰》《图雅的婚事》以及《纺织姑娘》。


在王全安的镜头里,余男时而是灰头土脸的农村女孩,时而又成了身患绝症的底层女工。

 

在《图雅的婚事》中,余男和同组的农民演员一起放骆驼、做奶茶,学他们说一口带着内蒙口音的普通话,包着头巾、皮肤干燥黝黑的她几乎毫无美感可言。

 

但她演绎的角色恰恰一次又一次地触动了电影节评委的心,柏林电影节评委会的主席甚至评价“余男就是中国文艺片的女王”。



2004年,余男凭借电影《惊蛰》夺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19届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2006年,她又凭借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影片《图雅的婚事》,获得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芝加哥国际电影节以及迦太基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在国际电影节上的频频露脸,也让国外电影人把目光聚焦到了余男身上。

 

或许在许多国内观众看来,余男的长相并不符合东方审美,但身材高挑、嘴唇丰润的她却备受国际影坛的青睐。

 

有人说,余男的美是一种“寄居在东方人身体里的西方性感”;《纽约时报》也曾评价余男,认为她是继巩俐和章子怡之后的第三人。

 

事实上,余男也是第二位担任国际三大电影节之一柏林电影节评委的华人女演员,而第一位就是巩俐。


除此之外,她还曾担任过釜山电影节、芝加哥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众多知名电影节的评委。

 


正当所有人认为余男将会走一条前人已走过的国际道路时,她却偏偏要寻找另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

 

没有必要的电影宣传与出席,从不蹭红毯;不接广告,只因不想让自己变得太商业化。

 

而对于“中国文艺片女王”这个称号,余男则认为:


“对于这种比较标签化的归类,对我来讲没那么重要,不管我未来出演什么角色,我觉得都是出于角色的本身,而非余男一定要演什么类型的角色。


我觉得,对于我的未来,跟计划与设计,没有任何的关系。”

 


近些年来,余男逐渐在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游走。


观众对余男这张脸越来越熟悉的同时,也开始质疑她了。有人甚至说,看惯了文艺片里小众的余男,商业片里的她无疑是在砸自己的招牌。

 

但余男却认为,电影没有文艺与商业之分,只有好看和不好看之分;挑剧本看的也是角色本身,不是在乎电影是否会有流量。

 

而对于演员这个行当,她更是觉得演员没有级别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演技,才会有级别。

 


抱着这样的准则,余男在出演宁浩导演的《无人区》时,为了表现被活埋的真实感,她不用木板遮挡,直接任由沙土进入自己的口鼻。


同组演员徐峥评价,她不是明星不是艺人,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演员。

 

在《智取威虎山》中,她扮演的压寨夫人更是让徐克导演直言“证明我当初花费心思为余男量体裁衣青莲这个角色是对的”。

 

不管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余男坚持走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同时也让同行的人看到了属于她的另类闪光点。

 


出道18年,对余男而言,生活就是戏,电影才是生活。电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拍戏,就很难正常生活。

 

不是说她为了维持正常生活才去拍戏,而是不知道正常生活是什么,但知道工作起来是什么。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纯粹之心,说起余男我们只会想起“演员”二字,而不是这个词本身以外的东西。


毕竟,成为明星的方式有千千万万种,但只有踏踏实实演戏,才是无愧于“演员”的唯一道路。




拇指阅读


影视 | 文艺 | 新知


▼点击“原文链接”查看历史消息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