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跟陈晓撕起来了? 新氧 内地女星 2021-02-28 00:35:45 416 创作不易,用心坚持,欢迎请BaGua喝几杯爱心咖啡!打赏并支持本文 打赏并删除本文 最近,刘亦菲和陈晓主演的新剧《梦华录》正在拍摄,但网上有个观点膈应到了羊。有人说出演了《花木兰》的刘亦菲如今是“好莱坞新宠”,走得是国际路线,像陈晓这种本土演员咖位太低,配不上刘亦菲,于是粉丝纷纷抵制陈晓。但其实,陈晓被部分刘亦菲粉丝抵制并不是因为咖位问题,而是他们认为陈晓曾经内涵过刘亦菲。除了这种“无中生有”,羊更震惊的是都什么年代了,还把能不能被好莱坞接纳作为衡量演员咖位的标准?!如果深究,你会发现这背后的关系并非如此...直白的偏见早在20世纪,亚裔角色就出现在了好莱坞电影里,只不过那时好莱坞对亚裔充满了直白的偏见。当时西方信奉“白人至上”,很多观众不喜欢在电影中看到亚裔演员做主角,好莱坞怕影响票房,所以基本会选择让白人演员出演亚裔角色。比如,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小说《大地》曾被米高梅电影公司改编成同名电影,讲得是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家庭的生活。美籍华人好莱坞影星黄柳霜曾经公开表明自己想要出演电影《大地》的两个主要角色,且明明没有人比她更适合影片里的中国女性,最终她却连候选名单都没进入。而被拒绝的理由竟然是“因为你是华裔,不能与片中的白人男主角演对手戏”。最终女主角由白人演员路易斯·赖纳出演,并凭借此片连续两次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不仅如此,当时的电影在意识形态上也充满了美国主流对亚裔的偏见。1936年,瑞典白人演员欧兰德出演了《陈查理在马戏团》中的中国侦探陈查理。虽然这部影片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最家喻户晓的喜剧侦探片,但片中陈查理的12个孩子,这种中国式多子多福的观念却被好莱坞当成了笑料。随着时代的发展,好莱坞的电影里渐渐出现了亚裔面孔,但多为边缘化、脸谱化、反面的形象。还是前文羊提到的黄柳霜,在好莱坞因为华人身份,尽管她的美丽与演技全世界有目共睹,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她只能拿到配角,而且还都是奴隶、妓女等负面角色。因为这些角色满足当时西方人脑海里关于华人女性的刻板印象。《月宫宝盒》中,黄柳霜饰演一个穿着比基尼奴隶装。就算是在电影《大饭店》中拿到了第二女主,可在电影海报中,既没有她的照片,也没有她的名字。黄柳霜不是没有反抗过,她曾不断努力用她的美貌、演技和作品,去改变世界对于华裔女性的刻板印象。可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终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不过,在她之后,李小龙做到了。其实,李小龙在闯荡好莱坞之初和黄柳霜一样,大都饰演边缘负面的配角。比如电影《丑闻喋血》中,饰演的是东方黑社会杀手,还被白人男主嘲讽为同性恋,就连他的朋友詹姆斯柯本都认为他在好莱坞并没有什么前途。只不过和黄柳霜不同的是,后来李小龙成功回到了中国发展。在香港,李小龙加入了嘉禾电影公司,出演了功夫片《唐山大兄》,电影播出后,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最高票房纪录,达到了300万港元,从此成为超级巨星。但此时,李小龙的影响力还是有限的,并没有真正走向世界。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这是美国总统第一次访华,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一部以中国少林和尚为主角的电视剧《功夫》在美国热播,掀起了“功夫热潮”。顺势而为,嘉禾和美国华纳联合制作了功夫电影《龙争虎斗》。这部电影在美国一上映就取得了惊人的票房,击败了很多同时期上映的一级好莱坞大片,好莱坞的功夫片也由此诞生,还被评选为67部改变世界的电影之一。李小龙一跃成为国际巨星,成为很多外国人的偶像。如果没有中国市场累积的人气,中美关系友好下美国观众对中国功夫的喜爱,也许就没有后来的李小龙。这个时期,好莱坞对亚裔演员的偏见直白而又强烈,即便是名字留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的黄柳霜和李小龙也都难逃这种命运。只不过,在时代背景和身后资本方面,李小龙要比黄柳霜幸运些,也许正因为如此,两人在好莱坞的事业成就其故相当,可在国际声望与知名度上却相差很多。表面迎合当然,如今好莱坞越来越重视亚裔演员,深究起来,他们对亚裔演员的待见更多的是基于:钱。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电影公司拥有庞大的资金可以注入全球的电影市场,大量的中外合拍片涌现,这让我们的话语权越来越重。比如2011年的《雪花秘扇》,这部电影的出品公司是华谊兄弟和上海影视,也就是说从剧本选择到演员敲定全都由这两家公司说了算。而电影的发行方是好莱坞影视公司,它负责的是电影的上映等工作。在这部影片中,中方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因此电影的主演是当时的华谊一姐李冰冰。除此之外,中国电影市场也在急速扩张,尤其是2018年,中国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这也让西方影视公司越来越不敢忽视中国观众的感受与喜好。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演员自然受到“待见”。他们在好莱坞不再出演具有侮辱性、偏见性的角色,而是中性的、或正面的角色,而且有时也会出演电影中的主角。不过,向金钱的妥协毕竟是虚伪的,本质上仍不是真诚的认可。所以,在很多好莱坞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演员大多戏份不多的“打酱油角色”,比如某宝贝的《独立日》、吴亦凡的《星际特工》。反正前期宣传中国观众看不到正片,只要流量够,有个宣传噱头就足以把人带到电影院了。当然这算是好的了,更尴尬的是好莱坞会提供“中国特供版”。比如范冰冰参演的《钢铁侠3》,她的戏份只出现在中国影院,欧美影院则没有她的镜头。在资本和市场的面前,好莱坞可以低头折腰。可一旦不考虑这两个因素,他们仍旧没有真正接纳亚裔演员,“中国特供版”就是很好的说明,所以好莱坞的傲慢从未改变。去媚化虽然好莱坞的傲慢从未改变,但实际上早期娱乐圈也确是需要“好莱坞”这样的国际化光环加持自身的地位。比如章子怡,自从有了“国际章”的称号,在国内演艺圈的地位水涨船高。再比如刘亦菲,自从主演了《花木兰》,即便演技被国内观众质疑,票房国内外双双扑街。可仍旧有人忽略演技和票房,用“好莱坞新星”、“好莱坞宠儿”把她捧得很高很高。正是这种对“西方认可”的神话,即只要是西方认可的,在国内就会高一等,才会有网友不分青红皂白,把部分刘亦菲粉丝抵制陈晓归结为咖位配不上。其实,这种对“西方认可”的执着,开篇提到的事儿并不是个例。早期很多明星在走红毯时,为了增加曝光量,想方设法拖延时间留在红毯上,最终工作人员不得不再三催促。马苏曾在某红毯足足待了6分钟。除此之外,那些没有作品,没有品牌邀请的小明星,为了“国际化”光环,竟然厚着脸皮蹭红毯。殊不知,他们对于我们的认可大多是在向我们的市场低头。真相是,即便是假意迎合,他们也从未放弃暗戳戳的偏见。比如,杜嘉班纳等品牌的辱华广告。所以,面对他们高傲的偏见,我们是时候“去媚”了。因为,无论是电影,还是其他,本质上都是中西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沟通。对于文化沟通,如果两种文化中,有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有偏见,那么成功的沟通者只能来自被偏见的那一方,否则总免不了屈尊俯就的负面感觉。这也就意味着,被偏见的一方应该有反击“偏见”的力量感,而这就是我们对自己文化的反思与自信。不信你们看看如今在国际上知名度长盛不衰的巩俐,你会发现她从未去刻意讨好好莱坞或是国际。巩俐从出道即成名的作品《红高粱》,到取得国际声望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等一些列作品,几乎都是和张艺谋、陈凯歌合作的本土作品。尤其是她和张艺谋,可以说是相互成就。大家也都知道,张艺谋的电影擅长通过对人物命运深入地刻画,来展现我们的民族文化、社会思考和文化寻根,是极具中国色彩的。也就是对张艺谋影片中女性角色的完美诠释,巩俐从演技到魅力都得到了国内外真正的认可。还有最近大热的《你好,李焕英》。截止到目前,贾玲凭借这部影片,成为全球票房排名前三的女导演了,张小斐也凭借这部影片走红了。足以说明,自信和真诚,比那些浮夸的名号要有用得多。所以,不必再媚化那些虚无缥缈的光环,属于我们的时代,已经来了。 创作不易,用心坚持,欢迎请BaGua喝几杯爱心咖啡!打赏并支持本文 打赏并删除本文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文章地址:用户邮箱:打赏金额:USDT 请输入数字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刘亦菲 About the Author 新氧 功能介绍:我看过的脸比你吃过的大米还多!技术流分析明星网红整形变美的秘密,以及,你丑在哪里? 官方认证: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 Posts 今天被31岁的林允儿美到炸出来了! 2021-10-30 01:03:08 刘亦菲我看错你了,顶级美貌营业起来原来这么炸… 2021-10-06 23:26:33 佟丽娅金晨这段视频,尴尬到脚趾抠出三室两厅! 2021-10-01 23:00:14 王力宏爱她6年,彭于晏苦追7年,真不愧是纯欲风的开山大佬! 2021-09-28 23:53:40 向佐竟然要郭碧婷生一群孩子…但她的脸怎么越来越不耐看? 2021-09-17 23:48:0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