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祥,彻底复出了

罗志祥,彻底复出了

秋刀渔渔 港台男星 2025-04-13 07:30:14 17

罗志祥复出事件:娱乐至死时代的道德警钟

罗志祥这波复出操作,简直像面照妖镜,把娱乐圈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全照出来了。这位当年的"亚洲舞王",如今搞出一连串骚操作,愣是把道德污点包装成流量密码,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给整个行业敲了记响警钟。


高调复出的三连招:流量、亲情和捆绑销售
2024年底高雄那场演唱会,罗志祥打着出道30周年的旗号,搞了个复出首秀。门票瞬间抢空,加场还爆满,结果网上全在嘲讽"互联网没记忆"。这场商业秀背后,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用舞台灯光盖住道德黑点,拿粉丝经济对抗舆论审判。

要说这操作有多绝,光是巡演噱头就吊足胃口,30周年啊,听着跟娱乐圈活化石似的,其实不就是想告诉大家"我都混这么多年了,你们还揪着过去不放?"

转头又打亲情牌,把家里事变成公关手段。老妈得阿尔茨海默病的消息一上热搜,评论区直接吵翻天。有人夸他孝顺,更多人骂他卖惨。这种套路罗志祥早玩熟了,街头采访、公益作秀,每次试探公众底线被怼,他都能掏出新的"挡箭牌"。

最绝的是,每次卖惨都能精准踩中大众泪点,老太太生病这种家庭私事,愣是让他搞成全民情感共鸣点,这公关团队真该加鸡腿。

最骚操作:劣迹艺人给正能量站台
给张艺兴新片站台这事,堪称黑色幽默巅峰。想借正能量艺人的光,给自己道德污点镀金,结果网友直接一盆冷水泼下来:烂苹果贴金箔,里头还是烂的。要说张艺兴也是倒霉,好好拍个电影,莫名其妙被拖进这种舆论漩涡。

罗志祥这波操作,就跟往红酒里掺雪碧似的,看着是创新,其实毁了两样好东西。

粉丝经济太疯狂:忠诚早超过道德
高雄演唱会现场,"我们挺你"的灯牌亮得刺眼。台下万人齐喊要拿回失去的东西,这种无条件支持看着真瘆人。粉丝用狂热造了个道德真空区,让劣迹艺人能原地复活。

现在追星都跟信教似的,偶像成免罪金牌了。更可怕的是,这种"护主"心态已经形成群体效应,网上但凡有点不同声音,立刻就被粉丝淹没。

泰国"朱碧石"爆红:文化套利吃相难看
跑到泰国发展后,罗志祥穿红裙化浓妆,靠"朱碧石"人设火出圈。利用泰国对人妖文化的包容,把性别表演变成摇钱树,广告身价飙到七位数。这种操作,说白了就是拿文化多元当遮羞布,把道德污点包装成异域风情卖。

最讽刺的是,泰国观众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位"朱碧石"在大陆的那些破事,文化壁垒反而成了他的保护伞。


行业底线保卫战:真该醒醒了
罗志祥能复出,说明整个行业对道德问题太纵容。内地混不下去就去海外,国内网友不买账就收割国外粉丝。

这种监管就跟打地鼠似的,按下葫芦浮起瓢。要真想净化行业,得建立跨地区的道德追责机制,关键还得观众自己觉醒。现在娱乐圈就是个烂苹果,外面看着光鲜,里头早烂透了。

娱乐至死年代的生存法则
现在流量就是硬道理,底线都能拿来交易。但别忘了,靠突破下限换来的成功,迟早得翻车。娱乐圈要健康发展,就得严格筛选艺人,死守道德底线,对公众负责。

不然今天有朱碧石,明天指不定冒出啥妖魔鬼怪。艺人作为公众人物,本该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现在倒好,一个个把道德当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这场复出大戏该落幕了。但警钟得长鸣:再纵容这种"黑红"套路,再对道德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娱乐至死的年代,迟早把整个行业都吞喽。到时候别说好作品,怕是连正常的价值观都得被带歪。娱乐圈这潭浑水,是该好好清淤了。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