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紅

張國榮-紅

港台男星 2016-03-29 08:28:19 164





終於有機會細細地欣賞專輯《紅》。專輯封面豔麗絕美的紅色與黑白色調的視覺衝擊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專輯中Leslie的影像,除了封面迷離的眼神外,其餘皆是朦朧的舞動的身影,或許正喻示《紅》的主題之一——驚鴻一瞥比長久留存更具吸引,飄渺的比實在的更能迷人。在序曲Prologue以音樂為語言的傾訴中,感情令人心醉、纏綿悱惻、豔麗淒絕一面的幕布緩緩開啟。在此僅憑我個人有限的認識,對《紅》作我個人理解的解析。

《紅》這首歌的出色想來也無需再贅述了,它從曲、詞、演唱到編曲用一個詞描述就是驚豔,《紅》不僅是一首歌曲,它更傳達著一種價值觀和美學意味。

《紅》開場的旋律獨特而有古典氣息,起落回環的旋律表現出內心情感的強烈與糾葛,小提琴的高音表現出對世間美好的熱切嚮往,而漸強的大提琴的低音則似乎又喻示著隱隱的憂傷與惆悵。突然切入的朦朧而有力的鼓點使音樂轉入了夢幻沉醉的情緒,間雜其中的短促弦樂則繼續加強內心情感的烈度。《紅》的正歌部分用音大膽而頗有異域色彩,營造出神秘魅惑而又難以捉摸的色彩,Leslie演唱時氣息低沉而收放自如,僅一個“紅”字似乎就已透出了整首歌的情緒,副歌部分Leslie的氣息時斂時放並起落得當,尾音處頭腔共鳴處理巧妙,進一步表現縹緲迷離的色彩。間奏的音樂在回環往復的旋律中逐句升調,直至將歌曲的情緒推向最高,而在正歌結束後,尾聲氣勢逐步減弱的旋律與開場旋律形成對應,一如紅塵中情感的輪回不盡,綿綿不絕。

《紅》的歌詞中一共明指暗示了六個紅色的意象:薔薇,鮮血,紅顏,斜陽,火焰,紅酒。“薔薇”與“唇上”喻示了愛情的美豔,然而,薔薇雖美,卻難免“任性的結局”——凋零與死亡,“滴血”更蘊含了暴力與傷痛。“美夢”令人沉醉,只是好夢易碎,世間的情起情滅發生的過程不過像鏡中掠過的一個個影像,而內心因極致的愛戀與悲傷引起的那不為人知的“陣痛”方才使得這抹紅色如此鮮豔而深刻。因為有著這份傷痛,滾滾紅塵並非凡夫俗子可以隨意把控,而是蘊藏著比生命更深沉的“沉重”,然而,正是這沉重才使紅塵擁有了強大的力量和莊重的意義,使人無法輕薄對待,而是永遠在內心凝視之,嚮往之,沉思之。

“年華盛放”時的紅顏美麗迷人,只是終會老去,“斜陽”雖是無限好,只是黃昏漸逝,斜陽亦終將沉落,恐怕連一絲紀念都不再留下。凡塵之中,任憑怎樣極致的美好也總有傷逝的一天,紅塵的“明豔”總是使人心醉神迷,卻又總令人唏噓它的短暫,不過,正是這短暫才使紅塵中的美好顯得更加珍貴,令人不願辜負,不忍揮霍。

紅塵中的種種強烈的情感,一如“猛火”般耀眼而熾熱,只是這火焰若是過分熱烈,失去控制時,則又恐怕會焚燒不止,這情感又如同“未嘗便醉”的紅酒,使人沉醉其中,如夢似幻,只是飲紅酒若是過於執迷,不慎貪杯,則會嘗到酒固有的毒性,但卻早已“染”上了酒癮而無法戒脫了。紅塵的美好令人迷戀,而紅塵的無常又總會令人怨恨,然而正是這變幻莫測方才成就了紅塵永久的魅力。

由此看來,這六個紅色的意象皆是明豔耀眼而又難以掌控的,這大概是紅色的事物所獨有的烈性。這豔麗而剛烈的特質成就了“最絕色的傷口”這看似矛盾卻總令人難以忘卻的情懷,然而,結尾處的一句“或許”卻又打破了所有確定的結論,而將一切都交付與那難以預料,無法言傳的紅塵。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