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龙专栏|
见微知著 用敬畏之心守传统之礼
专栏原文刊载于《时尚新娘COSMOBride》十周年珍藏本。
在古代,中国是一个非常有传承的国度,也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国度。而古代婚礼,每个时期会因为民族的不同,或是审美、传承的不同,而搭配相应的服饰,当然礼仪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中国古代的六礼一直都有传承,从古至今,中国人对婚礼还是非常重视的。
以前的婚礼是“昏礼”,意为在下午黄昏的时候举行的婚礼,全然不是现代人说“上午举行的是婚礼,下午举行的就是二婚了”,北方很多地方有这种说法,其实都是不对的,在南方上海江浙等地还是在傍晚举行婚礼,这就是传承着以前的时间。而方式呢,因为各个时期都会有变化,所有现在只要心中有敬畏,尊重双方父母,尊重来宾就很好,现在很多中西结合的婚礼都是当下的一些特点。
新人们更容易忽视的礼仪在婚前,举个特别有意思的小例子:当男女双方见到对方父母时,如果按传统,叫伯父伯母是非常尊重的。不是说对方父母比自己父母的年龄大,而是说我尊重你,所以把你想象成比我父母的年龄大,称呼“伯父伯母”。而不是现在的“叔叔阿姨你们好”,其实叔叔,他的夫人是婶婶,阿姨的先生是姨父,所以这样“叔叔阿姨”一叫就相当于把人家“分裂”开了,一家人就被说成两家了。
结婚当天中国古代叫同牢合卺,和“交杯酒”都是一脉相承的,只要我们在婚礼的这一天不要有太多不合理事情就很好,对家人多一些尊重,把握一个度,才是礼仪之邦应该有的风范。
其实现在我们在生活中的行为举止都比较随意,比如说流行的北京瘫。在古代,不管是坐姿站立还是走路,都有它的礼仪,而且要求非常严谨。比如说坐,在古代人叫做跽坐,不是这样的坐姿,都不符合礼仪。
在跽坐的这种姿态里面有故事:跽坐坐姿是汉代的一个陶俑,一个女子的陶俑特别像林志玲,后来大家都叫她汉代的林志玲。比如箕踞这种坐姿,有孟母教子的典故,孟子回家时拉开门看到自己的夫人,腿岔开箕踞在那儿,而不是跽坐,他跟妈妈说这个女人可以休掉了,而孟母是比较智慧的,用几句就化解了这个非常大的休妻事件。她跟孟子说,你不符合礼仪,不守礼仪,你还要求别人去守礼吗?你为什么进屋之前不先发出声响,先去询问人家我可以进来吗?
站姿里面,古代人在站立的时候有拱手礼,现代人也可以随时用拱手礼、作揖礼去跟别人施礼。比如我们在做琅琊榜的设计时,郡主和梅长苏首次见面,首先是施了一个拱手礼,我们叫揖礼,施完揖礼后经过再熟悉之后,她施的是一个福礼,其实就是她内心的一个过程,用两个礼仪来表现相认的表现。
从这些礼仪里也可以延伸到现代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见微知著,从微小的动作就可以了解中国礼仪的博大精深。
中华礼仪说的是尊重、尊敬。或者说是一种敬畏之心,对人对事,乃至对周围环境的一切一切。
人有敬畏之心是非常重要。而礼节,其实就是委屈自己的身体,表示对别人的尊敬。身体委屈的越多,你表达的敬意就越多。比如你跪下来行稽首大礼这种代表的就是一种很深敬意。同样,次数越多,代表的敬意也越多,就比如说跪下磕一个头和磕三个头代表的敬意就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是三叩九跪,那代表的敬畏之心就更强了。
通过对中国古典礼仪,包括对中国婚礼文化的传承,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我们的泱泱大国是礼仪之邦。说到个人,现在要做到自信,不仅要做到经济上的自信,文化自信更重要。当你懂得自己民族的知识和文化之后,你就会更自信,更能提升自己心里的状态,同时也会越来越喜欢传统文化,做一个行为有度,举止有礼的自信中国人。
从礼仪里可以延伸到现代夫妻之间的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中华礼仪说的是尊重、尊敬。或者说是一种敬畏之心,对人对事,乃至对周围环境的一切。
张晓龙
中国大陆男演员、礼仪指导、民族民间舞学士、中国古代史硕士,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古装戏《唐砖》出品人兼艺术总监。
更多牛掰必看文章请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