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谷——绿豆

济世良谷——绿豆

餐饮世界WorldCuisine 日韩女星 2023-02-02 17:25:32 163

文、图/徐龙


2015年,旅游卫视《厨神驾到》栏目为我拍摄五集专访,我同剧组回到久别的家乡,特意去拜访了母校——沈阳服务技工学校的烹饪教研室主任、中国御膳传承人、师承末代清宫御厨唐克明的李洪志老师。采访中,李老师讲述了他与师父唐老工作时的一段故事:50年前,省里领导邀请当地的几位名厨做厨艺表演,他们因故迟到。待赶到现场时,发现所有高档原料已被其他先来的师傅用完了,只剩些简单的食材。唐老却从容地让徒弟将绿豆芽的两端去掉,又把鸡胸肉切成细丝……当服务员把“银芽鸡丝”呈上后,立刻得到满堂喝彩。看徒弟不得其解,唐老解释说:“客人前面吃过的都是味浓重的山珍海味,而清淡的绿豆芽略烹米醋,爽脆淡雅,正符合客人清口解腻的需求,自然会受到欢迎。”又道:“好厨师要随机应变,不仅要用心,还要学会用脑做菜。”听者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银芽鸡丝”中的银芽,也叫“掐菜”,即掐除根须及苗芽的绿豆芽。因光滑剔透、形态优雅、白美柔脆,故又有“银芽”之美誉。

绿豆原产于印度和东南亚。该作物在印度栽培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由印度传播到印度支那、爪哇等地。其英文mung bean来自印度语。绿豆通常是金绿色,所以中文叫做“绿豆(greenbean)”。此外,还有“青小豆”和“植豆”的别称。

绿豆在何时通过什么途径传入我国已不得而知。绿豆在古籍中写作“菉”,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中有“薋菉葹以盈室兮”的记述,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在长江流域就有种植了。日本学者星川清親在《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中说:古代绿豆传入中国南部,公元前五世纪中国的北部也有种植。




绿豆粥

南北朝时,我国绿豆的栽种技术已成体系。《齐民要术》曰:“今世大豆,有白、黑二种,及长梢、牛践之名。小豆有菉、赤、白三种。”贾思勰还记载了以种绿豆肥田的方法:“凡美田之法,菉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说明绿豆已成为当时肥根轮作的主要绿肥农作物。

唐代时积累出许多绿豆药用与食用的经验。孟诜在《食疗本草》云:“今人皆挞去皮,即有少拥气。若愈病,须和皮,故不可去。”认为绿豆去皮食用,会小有胀气,若想治病,需带皮用;又曰:“作饼炙食之佳”。除绿豆饼外,绿豆糕也成为人们的常食,连僧人也多制作此物食用。佛教旅行家、翻译家释义净译作《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就有“僧家多作菉豆糕饼”的记载。

由于绿豆的种植较为普遍,绿豆税甚至成为五代时地方上的重要税种之一。据《旧五代史·后唐庄宗本纪六》记载,同光三年二月,唐庄宗曾下了一道诏令,除减免丝、盐等税外,还明确规定:“小菉豆税,每亩与减放三升。”




绿豆芽炒韭菜

宋代时期,绿豆的种植和食用方法达到了一个历史峰值,有关绿豆的记载也最多。为改良绿豆的品种,不乏当时各种政令的引导。宋真宗曾遣使前往印度求取籽多粒大的良种。北宋僧人释文莹《湘山野录》中在《真宗求占城稻种》条下载明:“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菉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西天中印土得菉豆种二石……秋成日,宣近臣尝之,仍赐《占稻》及《西天菉豆》御诗。”

绿豆芽也出现于此时,始见载于《东京梦华录》:“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篮彩缕束之,谓之‘种生’。”“种生”在宋代是一种祈子风俗,也称“生花盆儿”。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中记载:“七夕前十日,以水浸绿豆,以一二回易水,芽渐五六寸许,其苗能自立,则至小盆中,至乞巧可长尺许,谓之生花盆儿”。宋人生发绿豆芽等芽苗菜不仅仅是观赏,也将绿豆芽作为蔬菜食用。苏颂在《图经本草》亦云:“绿豆,生白芽为蔬中佳品。”以后陆续见于食籍中,也成为市井上常见的食蔬。

除绿豆芽外,冰镇绿豆、绿豆粉皮及绿豆制曲法也是在宋代时期诞生的。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提及六月盛夏时街头所卖冰镇食品:“冰雪惟旧宋门外两家最盛,悉用银器。沙糖菉豆、水晶皂儿、黄冷团子……之类。”

林洪《山家清供》中有“山海羹”的做法,绿豆粉皮即其用料之一:“春采笋蕨之嫩者,以汤瀹过,取鱼虾之鲜者同切作块子,用汤泡裹蒸熟,入酱油、麻油、盐,研胡椒,同绿豆粉皮拌匀,加滴醋。今后苑多进此,名‘虾鱼笋蕨羹’。”

而“石榴粉”,则是用藕块裹上绿豆粉,再放进鸡汁里煮成的另一种佳肴:“藕截细块,砂器内擦稍圆。用梅子同脂胭染色,调绿豆粉拌之,入鸡汁煮,宛如石榴子状。”

用绿豆沙制作馅心,也是宋人的拿手甜食。吴氏《中馈录》记述的“煮沙团方”说:“沙糖入赤豆或绿豆,煮成一团,外以生糯米粉裹作大团蒸,或滚汤内煮亦可。”就是绿豆沙糯米汤圆。该书里还有用绿豆粉做馄饨皮的方法,并强调:“四边要薄,入馅,其皮坚。”

陈达叟《本心斋蔬食谱》所记的“绿粉”:“绿豆粉也,铺姜为羹。”即用绿豆制作的粉丝,并赞曰:“碾破绿珠,撒成银缕。热蠲金石,清彻肺腑。”宋人还有过用绿豆制曲的尝试。朱肱《北山酒经》便详细地记载了以绿豆为原料的“时中曲”酒酿的制作方法。而《增补武林旧事》记载用绿豆熬制的粥品,也成为南宋京都市面上常见的粥品之一。

由此可见,宋代积累了对绿豆认识和利用的丰富经验。北宋《开宝本草》记载:“菉豆味甘寒,无毒。……肉平,圆小绿者佳。”用绿豆保藏金橘的方法也为宋人所习用。欧阳修《归田录》中云:“余世家江西,见吉州人甚惜此果(金橘),其欲久留者,则於菉豆中藏之,可经时不变。云橘性热而豆性凉,故能久也。”




绿豆沙山药

到了元代,由于绿豆有良种、绿肥、多熟种植等诸多优点,因此在北方地区种植十分普遍,食用方法也很多。王祯在《农书》中云:“北方惟用菉豆最多,农家种之亦广。人俱作豆粥、豆饭,或作饵为炙,或磨而为粉,或作面材。其味甘而不热,颇解药毒,乃济世之良谷也。南方亦间种之。”绿豆沙还被元人用作包子的馅料,《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述的一种“豆辣馅”的包子馅,就是用绿豆沙加姜汁制成。

明人大致上仍沿袭着前人。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北人用之甚广,可作豆粥、豆饭、豆酒,炒食、麨食,磨而为面,澄滤取粉,可以作饵顿糕,荡皮搓索,为食中要物。以水浸湿生白芽,又为菜中佳品。牛马之食亦多赖之。真济世之良谷也。”《天工开物》也说:“凡绿豆磨、澄、晒干为粉,荡片、搓索,食家珍贵。”谢肇淛《五杂俎》记有一种用绿豆制作的茶品也别具创意:“以绿豆微炒,投沸汤中,倾之,其色正绿,香味亦不减新茗。宿村中觅茗不得者,可以此代。”

山东寿光风味:扒菇

绿豆有两大功效:一是解毒功,二是消暑。中医学认为:绿豆性味甘凉无毒,有清热解毒之功。《本草纲目》认为有“治痘毒,利肿胀”之功。因此李时珍告诫道:“但以作凉粉,造豆酒,或偏于冷,或偏于热,能致人病,皆人所为,非豆之咎也。”

到了清代,人们还以绿豆制作面条。童岳荐《调鼎集》所载绿豆面,就是以绿豆面和入干面制作而成。清顾仲《养小录》中所记“梳儿印”的绿豆制品更别开生面:“生面、绿豆粉停对,加少薄荷末同和,搓成条,如箸头大。切二分长,逐个用小梳掠齿印花纹,入油炸熟,漏杓捞起,趁热洒白糖拌匀。”从文中的描述来看是形色精致的油炸面食。

清末民初徐珂《清稗类钞》中的绿豆粥煮法与今无异,“菉豆粥者,淘净下锅,多水煮烂,次下米,以紧火同熬成粥。”看来夏季人们所钟爱的莫过于家常的绿豆汤、绿豆粥了。

绿豆种皮的颜色主要有青绿、黄绿、墨绿三大类,种皮分有光泽(明绿)和无光泽(暗绿)两种。以色浓绿而富有光泽、粒大整齐、形圆、煮之易酥者品质最好。其实还有一种黄色的稀少品种,只在江西鄱阳出产,外表黄色,豆皮比绿色的更薄,营养更佳!




绿豆糕

现代人对绿豆的食法虽有承袭,但似乎少有创意,工艺上也无超越。除利用冷冻技术加工的“绿豆冰糕”“绿豆冰(棒)棍”外,常见的无外乎北方某些地区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油炸的“绿豆丸子”,或是端午节吃“绿豆糕”的风俗;而南方无非是粤式“陈皮绿豆沙”“潮汕绿豆饼”;夏季仍然是消暑时令的“绿豆汤”“绿豆凉粉”“绿豆粥饭”;绿豆加工的制品也即传统的“绿豆芽”“绿豆粉丝”“绿豆杂面”之类。

绿豆棄子

凡事总有例外,在山东潍坊寿光有一种小吃“筢谷菜”,其做法复杂而独特。一是制作方法独特。先将干绿豆浸泡后,用石磨与冬菠菜一起磨碎,然后攥成拳头大小,再上锅蒸熟即是色泽碧绿的绿豆菜团。过去北方乡村在冬天基本上吃不到新鲜蔬菜,于是老百姓便利用绿豆和冬菠菜组合创造出这道乡土美食。二是口味独特。蒸好的“筢谷”还要经过炒制才算是完成,配料则丰俭由人、荤素均可,普遍的做法是与肥瘦肉丁同炒增香,再随意添加粉条、韭菜或其他菜蔬,绿豆与青菜的清香尤为突出,又混杂肉类的浓香。三是色泽独特。成品鲜艳碧绿,是真正绿色的食物。四是名字独特。“筢谷”为当地口语土话,没有标准统一的写法,因此也可写作音同字不同的“扒菇”“扒谷”或“帕沽”……

无论是北方看似粗糙的“筢谷菜”,还是精细的江南小炒“银芽鸡丝”,这些用绿豆加工的菜品的背后都有着自身的故事和文化,也透出民间的聪明与智慧。




文章摘自《餐饮世界》杂志

2022年12月刊


-扫码关注-

微信号 | 餐饮世界WorldCuisine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