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的夏天》中有一期,吴青峰谈到自己创作,他说自己不会乐器,写歌都是随口哼的。
在场的人们表现出些许惊愕,公认的华语音乐创作全才,写歌的方式竟然如此简单,这击碎人们对于高级音乐人的想象。
面对镜头时,吴青峰似乎不太懂得去“包装”自己。
他这种“简单、真实与纯粹”,似乎是对当下娱乐圈一种清新的消解。
在表述吴青峰时,很多人都喜欢用“温柔”这个词。
那个失眠的夜里,我一直想为吴青峰找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义。
想来想去,终于找到了这个词:叛逆。
2016年6月26日,苏打绿的专辑《冬·未了》夺得金曲奖五项大奖,随后的庆功宴上,老板林暐哲突然宣布苏打绿即将休团3年。
突然,放假了。
从2004年正式成团算起,苏打绿已经连续“超长待机”12年。
这期间,他们从默默无闻的学生乐队,已经跻身为华语流行音乐界的一线天团,发表的音乐作品全部来自原创。
在青春最精彩的年华里,这群年轻人做一场关乎音乐的大梦,而在此之后,他们还有人生的课题要去完成。
团长阿福成为了策展人,鼓手小威生了二胎,做起了儿童洗浴产品,键盘手阿龚举办音乐独奏会。
“不婚族”馨仪结了婚,还生了孩子,吉他手家凯则带着妻子儿子,一起去美国波士顿读书。
“休团”期间成员的云连线
那我们的主唱大人吴青峰呢?
他选择宅在家里,悠闲的过着自己的假期生活,不再为保护嗓子而忌口,长胖了14斤。
一个“快乐肥宅”是这样打发时间的:
想唱歌了,去唱K录给微博的粉丝听;想追星了,花了40天去追了多莉·艾莫斯的5场巡回演唱会;想朋友了,就去波士顿找家凯一起旅游。
在懒散了一年多后,吴青峰受到好友家凯的激励,决定不再肆意漂流。
去年的5月,他发布了个人首支单曲《Everybody Woohoo》,宣告以个人的身份回归。
后面的故事,我们似乎都很熟悉了,吴青峰接了三档综艺《明日之子2》、《歌手2019》、《乐队的夏天》。
这些节目都和音乐有关,有时他是导师,有时候他是选手,但无论身份如何切换,不变的,是他性格中温柔与真实。
脱离了苏打绿,我总觉得吴青峰没有找到熟悉的节奏,之前在舞台上的那种洒脱与自如,如今似乎更多被沉默和谨慎所代替。
他常常调侃说自己是一个“新人”,这并非完全来自谦虚,其实也折射出他置身新环境时的一种心态。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娱乐工业,他孤身一人出发,失去了团队的保护色,也不再以歌声作为唯一的武器。
在综艺话语模式的绑架下,需要他做出更多的语言表现和娱乐效果。
吴青峰在努力适应着这样的新角色,但他也在用自己性格中的特质,与主流规则做着细微的摩擦和无声的对抗。
吴青峰曾经形容自己的成长历程,是在“夹缝中寻求生存”。
童年时的吴青峰,生性腼腆,父亲教育严苛,他甚至一度不敢去麦当劳开口点餐。
老师曾经让吴青峰担任班长,但他却因为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第二天就被撤换掉。
小时候的吴青峰
他的青春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上高中时,吴青峰体重只有39公斤,纤细的声音与瘦小的身材,成为了同学们异样目光的聚焦点。
孤独是吴青峰成长时期的困境,但音乐却是带领他摆脱囚牢的解药。
在那些一个人独处的时光里,没有世俗眼光和反对声音的掺杂,吴青峰的音乐世界不断生长着,变成了属于自己最独特的样子。
2003年,即将毕业的学生乐队“苏打绿”,举办最后一轮巡回演出。
此前他们已经决定,这次演出之后,这支乐队就将解散。
但在海洋音乐祭上,当吴青峰在舞台上放肆歌唱时,台下一个人却默默关注着他们。
这个人就是后来苏打绿的制作人:林暐哲。
林暐哲
离开滚石唱片后的林暐哲,一度陷入消沉,他一心想要做独立音乐品牌,但却苦于没有出路。
那天的表演上,吴青峰极具辨识度的声线,穿透了林暐哲的身体,勾走了他的灵魂。
他问苏打绿,有没有自己原创的歌曲,那时候吴青峰在大学时期已经写了一百多首作品。
林暐哲卖掉了自己的房产,签了这支多达6人的地下乐队,很多人当时都说:林暐哲疯了!
在2004年,苏打绿正式出道,发表单曲《空气中的视听与幻觉》,随后发表首张同名专辑《苏打绿》。
苏打绿的早期作品带有强烈的实验色彩,体现着一个青年内心世界的元素碰撞。
很多歌词具有天马行空的幻想,而曲风也独树一帜,看似不符逻辑,但却具有一种跃动的生命力。
《频率》歌词
2004年的华语乐坛环境是什么样呢?
我们来看看当年的金曲奖获奖名单,就可以窥见一二。
最佳专辑:周杰伦《叶惠美》;最佳女歌手:王菲《将爱》;最佳男歌手:伍思凯《爱的钢琴手》;最佳乐团:五月天《时光机》;最佳新人奖:林俊杰《乐行者》。
而当时的苏打绿,许多成员并非音乐科班出身,曲风不附主流,主唱声线诡魅,作品主题刁钻。
丝毫看不出能够有什么走红的可能性,与主流的背离,让他们注定只能活跃在小众视线里。
如果我是林暐哲的朋友,我当时也会说他疯了。
两年后,苏打绿的第二张专辑《小宇宙》发行。
专辑中许多歌曲,依然包含个体对社会和世界看法和思考,如《小宇宙》中歌词:
“为何这城市为所欲为,我只要我的宇宙。”
但专辑中最广为人知的,还是那首简单的《小情歌》。
《小情歌》以爱情作为主题,表达了恋人们心头难分难解的情结,迅速被大众所传播和接受。
《小宇宙》中不少作品的旋律设计,向商业主流的架构靠拢,对曲风和歌词的把控也更加成熟。
苏打绿凭借这张专辑,首次斩获金曲奖最佳乐团奖。
尔后的《无与伦比的美丽》,专辑在编曲中加入大量的管弦乐,让苏打绿作品在音乐性再上一个台阶。
“韦瓦第计划”四张专辑各有千秋,《春·日光》清新灵动,《夏·狂热》炽烈奔放。
专辑《你在烦恼什么》,则是苏打绿作品的一道分水岭。
此后的苏打绿,个性被主流同化,或是在思考上重复以往,少了一丝锋利的锐气。
但纵观吴青峰的创作历程,我们可以发现。
一个曾经被世界不断否定的人,带着他对世界不满与期许而完成创作,最终却成为苏打绿最独特的标签。
不可否认的是,吴青峰的成长历程虽然被世界所隔绝,但却这也恰好帮助他的内心长出了宇宙。
那些年少时的无尽烦恼,为他提供了另一个观察世界的角度,也成为了他日后创作的直接养料。
不知不觉间,我们都在接受时间的改造。
苏打绿如此,吴青峰如此,你我亦是如此。
从2009年起,我开始密切关注苏打绿,十年时间,见证了一群理想主义的年轻人,在岁月流逝下的起落变化。
很多新加入的年轻粉丝,或许是喜欢吴青峰那些温柔细腻的情歌,喜欢他在柔光滤镜下的偶像模样。
很遗憾,我当初喜欢的,是他们敢于挑战大众流行音乐秩序的叛逆感。
所以,如今许多人喜欢用“温柔”来表述吴青峰,我也并不觉得奇怪。
当这个曾经叛逆的诗人老去,囿于种种因素与考量,他还是选择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苏打绿的音乐时而温柔脆弱,时而狂烈愤怒,时而理性洒脱。
那些年,他们用别树一帜的音乐风格,满足了一个囚身于校园中的孩子,对自由世界的浪漫想象。
以前有人说,当你不再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你就是真的长大了。
但我还是相信,每个人都会是无与伦比的美丽。
苏打绿极速走红的那段时间,我既开心又失落。
开心的是,他们终于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
失落的是,他们还是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
我并没有批判吴青峰或林暐哲的想法,只是想客观记录下这一段记忆情感的历程。
青春期内心的狂躁与戾气,都会随着脸上青春痘的消失,而变得平缓、随和。
这或许是,所有人难以避开的宿命。
百无聊赖时,我还是会听听苏打绿以前的老歌。
在我的脑海里,吴青峰还是那个叛逆的少年,永远不曾老去。
而那些疯狂与梦幻,也都与青春的记忆一起,住进我的生命里,永远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