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只海鸥都要替云南接待50名游客。”
提到2023开年最火的旅游城市,相信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答案便是:
云南。
豆瓣评分8.1,随着剧集《去有风的地方》的热播,刘亦菲与李现不仅带火了这部剧,也带火了年末云南旅游的热潮。
去大理旅游、裸辞去大理、去大理买小院多少钱……
从风花雪月的“艳遇之都”,到人人向往的“自由之城”,为什么是大理?
大部分国人对大理的记忆,大概经过这样几个阶段。
50年代的电影《五朵金花》,成为许多人对大理的第一印象。
尤其是包含着真实地点的歌曲《蝴蝶泉边》,唱出的大理的情柔。
“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 /图源:《五朵金花》
而到八九十年代,金庸笔下的大理国,则又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我没来过大理时写大理,大概前世是大理人。”作为大理荣誉市民,金庸曾经这样说。
在他的武侠世界中,大理出现了太多次。
段正淳的风流韵事,段誉、木婉清等人的爱情故事,还有“点苍派”“无量剑”“剑湖宫”……
胡军版《天龙八部》,蒋欣饰演的木婉清与林志颖饰演的段誉
诸多描写,让无数人记住了苍山洱海,记住了古城剑湖,也记住了这样一个神奇的西南世界。
当然,也有许多人对于大理的初印象来自于《还珠格格2》里萧剑带领大家逃亡的目的地——
一个充满风花雪月,与世隔绝的理想地。
早在1941年,老舍在《滇行短记》中,曾这样描写过大理:
“城中看不出怎样富庶,也没有多少很体面的建筑,但是在晴和的阳光下,大家从从容容的作着事情,使人感到安全静美。”
小城不大,抬头可见苍山的白雪,洱海边足够心旷神怡,乐悠悠散步,慢悠悠生活。
2023年1月初,苍山上演“日月同辉”,夕阳之下的金色苍山伴随着初升月亮 / 人民网
这个经济不怎么发达的小城市,却恰恰因为宜居的环境与慢节奏,成为都市高压之下人的理想国。
成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目的地,也成为诸多失意人的乌托邦。
洱海
如今的云南经典旅游线路“昆大丽”,彼此间似乎有着相近的气质:客栈,小酒馆,民谣,诗与远方。
影视作品也不断赋予着大理这样的标签,迷茫疲惫时,去大理放慢脚步,寻求意义,感受生活,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
《心花路放》中的洱海海景客栈,门口写道“梦开始的地方”
而《去有风的地方》,实际也延续了这一模式。
影视剧的核心场所“有风小院”,里面的五名住户,无一例外不是来自北京与上海,经历人生的受挫,来大理汲取能量。
刘亦菲饰演的许红豆,这个来自山东淄博、去北京打拼的女性。
在经历朋友过劳而亡之后,毅然决定放弃升职机会,裸辞来到大理,调养生息,寻找人生方向。
作为都市旧生活的对比,一段纯粹质朴的爱情,也成为了她新生活的注脚。
剧情中,各行业的年轻人,带着各自的疲倦和迷茫,相聚在有风小院里。
隔壁的马爷,原本是互联网上市公司老总。
在被共享经济拖下水、直接赔掉两个上市公司后,承受不住压力的他,来到大理,礼佛修行。
另一名住户大麦,是一名网络写手。
父母不支持自己的事业,小说遭遇差评。
依旧是在迷茫之中,大理成为了缓解压力的目的地。
有观众评价:在这些人身上,你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的影子。
“他们的困境与现实的我们如此相似,我也在他们身上探寻自己的内心,跟着感受不同的生活,内心的焦躁有被抚平。”
但实际上呢?现实生活中,来到大理的人,都怎么样了?
逃往大理的人,
过上了什么样的生活?
辞职、休息、流浪去大理的人,似乎都“有一种想成为风的冲动”——
去做风吧,去做不被定义的风。
大理固然遥远,但遥远的距离,仿佛是在与过去的生活完成切割,仿佛是对“做自己”般重生的仪式感。
在大理的生活怎么样?网上有这样一则金句,名叫“有一种生活叫大理”。
“在这里,没有人会问几点了,也没有人做计划,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规划。”
云南大理洱源县海西海,摄影师通过延时摄影,记录下繁星璀璨,星河流转的梦幻美景。
虽然慢,但大理生活又足够丰富多彩。
自古就作为蜀缅商道的必经之地,多文化交汇与融合的种子,已然深植于大理。
大理的“洋人街”还是云南最早一批西式餐饮文化入驻的地带。
现代与原生态之间的交融,又成为大理一道别样的风采。
中国云南,茶马古道畔的历史集镇沙溪村的古屋顶
“给人生按下暂停键,去大理旅居几个月”“想找到人生的意义”等话题在社交平台上人气颇高。
但对于她来说,日复一日重复性的工作,让生活失去了色彩。
来到大理,从二三十个西南城市游走,马晓玲成为一名流浪歌手。
她的生活是苦涩的,这一点马晓玲自己也承认。
最窘迫的时候,她一天只花两块钱,一碗汤,两个馍,一天便下来了。
如果留在原来的单位,她的人生会顺畅许多。
但马晓玲仍不后悔这种生活,她还有个愿望是希望有一天能举办自己的演唱会。
当然,也有人已经逐渐走向上坡路。
2021年湖南卫视《欢唱大篷车》中,来自湖南的向玮到云南创业失败,于是转去大理做一名酒吧驻唱。
“没有想到,爱好也可以成为工作。”
留在大理后,她在酒吧邂逅了自己的真爱,有了事业和家庭,也过上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无论是马晓玲,还是向玮,她们的故事都给人们以浓烈的“大理限定”感:其中关于“过另一种生活”,关于“义无反顾追求想要的人生”,是其他城市难以挂钩和复制的。
而这些故事,也往往让人们对于大理的期待又蒙上了几分“神话”的色彩:
来到大理,就找到了阶段人生的答案。
大理到底是不是答案?故事与想象背后,大理的梦幻色彩,恐怕还要打个问号。
首先,便是切实存在的想象与落差的问题。
近年随着旅游业的萧条,大理的餐饮、酒馆、客栈等业务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图源:微博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疫情三年过后,约30%客栈已经歇业、倒闭、转让,数量约达到了2000家。
一名喜欢大理自由气息、来大理开客栈的音乐人就曾说,惨淡的时候,自己只能兼职做DJ增加收入。
好在随着春节的到来,大理再度火爆,春节期间接待游客量暴增219%。
游客们在大理古城中漫步
但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
流量暴增的人潮,又让大理的生活经历了又一种侵扰。
2022年8月,大理突然掀起一波旅游热,突如其来的人流挤占了大街,让本地人一下子懵了。
图源:澎湃新闻
“救救我,我一个本地人抢不到早饭。”
“差点给我挤沟里。”
恬静慢节奏的生活,会随着旅游热而逐渐淡化,乃至“变为泡影”。
图源:微博
人们向往那些远离都市,逃避现实,最后在美丽的大理获得心灵救赎的故事。
但“逃避可耻但有用”背后,现实的感受仍旧不可忽略:
“大理可以治愈,却也有狂欢之后的空虚,它可以逃离,可回归现实的还款提醒会让你更痛苦。”
就像《有风》大结局前,刘亦菲饰演的许红豆,在大理停留3个月后离开。
网友们对此分析并给出一个有趣又不失合理的原因——
“她要是再晃悠几个月,社保就要断缴了呀!”
“晃晃悠悠”“远离城市喧嚣背后”,还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
那么问题来了,大理也许不是答案?
复旦大学研究生黄菊,在毕业后来到大理,先后采访了14名大理“移民”。
这14名新大理人来到这里原因各异——
有厨师在这里探索料理,有诗人在这里陶冶情操,有人守在庙宇之中,抱剑读书,甚至还有日本人辽太郎在这里种田,感受田园生活的宁静。
但提起这段路,他们的共同感受是:并不后悔。
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大理是现实生活的一片“飞地”。
流浪诗人、歌手、网络写手、创业失败的人、裸辞的人、落魄的失意的人……
或许在享受过一段宁静的时光后,依旧要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但这往往并不妨碍他们享受一路的景致。
在电视剧里,最后人们大多会实现心灵的治愈,开辟人生的另一番天地。
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到来,有人离开;有人短暂歇脚,有人就此停留。
与其说大理是一处“年轻人的精神避难所”,不如说它更像是一道需要每个人亲身感受后给出注脚的开放性试题。
具体怎么作答,还是需要你到了以后再去寻找。
在那之前,谁都没办法给出个准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