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姜文式痴儿复仇记

「邪不压正」:姜文式痴儿复仇记

第十放映室 内地男星 2018-07-16 09:38:20 170
第十放映室
就爱瞎说大实话


如果今年只能看一部华语片。


小十君会把机会给姜文,无论他拍的什么,拍得如何。


是的,“药神”再创造了票房奇迹,也无法动摇我。


作为现今最敢表达又最能讲究的华语导演,他有这样的吸引力。


结果,听说不少人对《邪不压正》挺失望?



电影,其实小十君早看了,细细地琢磨了几日。


云里雾里地看一遍不行,得看两遍才通,好在姜文的片子天地广阔,“耐看”。


这部新作,无疑再次让他的导演身份陷入争议。


以从8.2一路直降的评分来说,观众又被只顾自己玩得嗨的姜文老爷,搞懵了。


提醒下,其口碑最差的作品《一步之遥》6.3分


厌极者有,爱极者亦有。


他们忙着打分忙着解读,让看电影变得极具仪式感,这便是姜文的魅力。


影片改编自“老嘻皮”张北海的小说《侠隐》,讲了一个尤为简单的故事——


青年侠士李天然从美国回到北平,一心想找到自己的师兄朱潜龙,报他当年杀害师父一家之仇。


《侠隐》被称为“老北京的哀悼之作”,里边没什么快意恩仇的刀起刀落。


看完故事,我始终觉得更适合《师父》的导演徐浩峰来拍。


《师父》里的“吃蟹”日常


好看与意趣,集中在跟着主角李天然走街串巷,逛吃闲散上。


那些老街胡同里的旧式风物,追随已经逝去的北平城渐次浮现,捎带出些许自顾怅然的况味。


一般本子到了姜文手上,几乎都要被扒皮换骨,注入他荷尔蒙直飙的精魂。


电影里第一场对雪后北平的全景展现,成了虚晃一招的惊喜。




再来,“复仇”的主线留下,“李天然爱爬房顶”的习性留下,其他不要。


打开了一座大门,这里是内务部街11号,这位是民国版马小军,那里是他最爱的老北京屋檐,那位是神秘不可测的永恒“周韵”。


观众们要进入的,仍是自恋飞扬又浪漫悲伤的姜文影像世界。


片名从《侠隐》改成直白通俗的《邪不压正》,加上具有欺诈感的预告片,人人事前都以为姜文学乖了。



重回《让子弹飞》的掌声雷动中,拍出一部更嗨更爽,“我却能看得懂”的商业动作大片。


可姜文还是那个该飞上房顶,绝不站在下面同你说敞亮话的姜文。


《一步之遥》到底没让他折了腰,“只为电影拍电影”这点,小十君真是佩服。


文文在给彭于晏讲戏,最喜欢的一张剧照


快节奏密台词的故事里,不光复原了他畅想中老北平走向没落的荒诞时光,亦完成了其“北洋三部曲”最终章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作者性串联。


观众如若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学识积累与审美品味。


想跟上姜文紧赶慢赶的大步子,少不了会心累。


于是面对重复却听不懂真意的话剧感台词,面对惊乍又端着腔调的浮夸式表演,似有所指可难对上号的各种隐喻线索……



只能以一句“看不懂”投降。


银幕上姜文饰演的蓝青峰,用他特有的方式捧哏逗哏,原本沉稳不迫的李天然,被彭于晏演成到处认爸爸的毛头小子,更别提把手雷当球来回扔,决战时刻还嬉皮笑脸没正形的幽默情节……


只能以“抗日神剧”定性。



撇去种种值得解读的部分不谈,今天我们单把《邪不压正》视作——


纯粹的复仇故事


至于那些个让人摸不着头脑之处,诸位暂且自行消化,留待小十君稍后的详实梳理罢。


“复仇”二字,自莎翁的《哈姆雷特》引为经典后,即成为多少戏剧故事的母题。


姜文自己也评李天然,正是“中国版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的终极思考,到了李天然身上转作,“To do or not to do”的成长困惑。



因此,《邪不压正》本有着一个极为商业类型化的框架。


按照好莱坞大片的经典叙事拍法,这样的复仇故事,必须解决下面“三幕式”问题——


第一幕:前提,为什么复仇?


有,对于江湖人士李天然来说,叛徒朱潜龙的杀师灭门之仇,不共戴天。


第二幕:过程,怎么去复仇?


有,惨案发生时,尚且年幼的李天然为人所救,没多久被送去美国学医受训,用十五年光阴脱胎换骨。



接下来,就是找到朱潜龙与他的日本同谋根本一郎,痛快杀掉他们。


只不过现在是1937年,“七七事变”侵华战争爆发前的北平。


这会儿,朱潜龙成了警察局副局长,根本一郎是日方特务关键人物,提升了复仇的难度。


第三幕:结果,复完仇又怎样?


有,“复仇”一直是李天然的内心伤痛,事件结束后,他的心理自然发生变化,将要明确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



说起来《侠隐》原作,也是按照差不多的模式,让主角逐步消解大过国仇的家恨。


区别在于,小说中的李天然寻朱潜龙花了一番功夫,吓朱潜龙又花了一番功夫。


姜文则一上来就安排,电影里的李天然与朱潜龙在暗夜里,刺激地打了照面、握了下手。


好几回,两人间的距离就像隔了层纱,一撕就破。



厚脸高喊“邪不压正”的人渣,分明就在眼前,主角什么时候动手,怎么还不动手?


被拿来好好地作了一番文章。


同时看似横生枝节的人物——“养父”亨德勒、神秘人蓝青峰、交际花唐凤仪、女裁缝关巧红——轮流登场。


要么为李天然设下复仇障碍,要么拖慢他的计划进度。


完全打乱第二幕本该依序建立的强戏剧冲突过程。


这也就造成观众期待着复仇的主线发展,却常常弄不明白电影里的人要干什么。


快到不留情面的剪辑,插科打诨式的笑料,把剧情变得混乱且失控,观影过程中难入戏、被抛下的不适感,的确挺明显。



“这人怎么又不好好讲故事,回来只能骂一骂了。”


先别急着骂。


姜文之所以为姜文,在于他的电影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看、去想、去感受。


从剧作角度讲,我们不如套入莎翁戏剧的“五幕式”,或许更好理解——


第一幕:李天然回国

(主角出场,引出关键矛盾)


作为背负血海深仇的主角,李天然刚开始比我们想象中的冲动毛躁。


听他对亨德勒不断放着复仇嘴炮,完全像一个不理实际,抄手就能干的热血笨蛋。



说得激烈,又没见采取什么实际行动,李天然小哥绝不是拖延症,而是因为……


他不敢。


师父一家被血腥屠戮的场面,在13岁的孩子心底埋下阴影,当年他不敢动手,现在本事强大后依然不敢。


复仇的关键,并非杀死朱潜龙,反成了战胜自己的心魔。



第二幕:亨德勒阻拦

(关键矛盾加深,对主角进一步认知)


美国医生亨德勒,收留并抚养李天然。


他不关心他的复仇大计,抑或从美国带回的绝密任务,只是想尽办法去维护这个“小亨德勒”的周全。


那没可能了


亨德勒强行破坏了三次李天然与朱潜龙之间的正面交锋。


在他的庇荫下,李天然才有了一时喘息的机会,放肆去皮的胆量。


围着关巧红打转,潜入根本家偷走武士刀和印章,在唐凤仪的屁股上盖印,戏耍朱潜龙(唐是朱的女人)……


统统都是,小孩行为。



第三幕:蓝青峰设局

(情节继续复杂,出现巨大转折,为高潮铺垫)


在北京拥有12座高级四合院的蓝老爷,势力强大,身份未知。


他与李天然父子关系远不止“房东房客”那么简单,另一边又和朱潜龙暗地形成交易。


似乎在为抗日下一盘很大的棋局,而李天然他们都成了他的棋子。



剧情的巨大转折出现在他身上,因此也由他接替了亨德勒的父亲身份。


李天然倒没怀疑、没犹豫,张口就“爸爸”叫个不停,简直有奶就是娘,喝酒就认爹。


蓝青峰不阻止李天然复仇,只告诉他要“等”。


然后把他送上钟楼,进行撞钟修行,大抵是在培养男子汉的精神意志。


到后面,蓝青峰苦心设下的局破了。


面对救下自己的李天然,他提醒:“你也该自个儿找个儿子了。”



这是一个到处找爸爸的故事吗?不,这是一个男孩成长的过程。


第四幕:唐凤仪诱惑,关巧红调教

(决定时刻,思考前三幕事件,为下步作打算)


片中出现的两个女人,各有风韵,形成对照。


“北平之花”唐凤仪既骚浪又娇媚,懂得利用自身极高的情与色,将两性关系玩弄于股掌间。



她有做正房的野心,但朱潜龙只拿她当情人,于是立马抽身,撩拨起了更不一般的李天然。


年轻气盛的李天然,没有不受诱惑。


要不是“天赐大恨”的使命压身,或许真会跟她私奔,在无人岛上生孩子,建造他们的快乐王国。


“北平第一裁缝”关巧红,与始终要依附男人的唐凤仪相比,独立得只适合仰望。


周韵在姜文的镜头里美极,是真爱啊


和李天然同样的遭遇,使得她做手术释放小脚,离开丈夫开裁缝店,多年来进行着复仇训练。


她用猛烈的言语击溃着眼前这位“精神弱者”,亦成为他复仇之路上的明灯。


巧红让他去烧鸦片仓房,质疑他才是杀师凶手,逼着他复仇,更逼着他成长。



两位女性的形象模板,在姜文此前的作品里都能找到对应。


肉欲的“婊子”,带来青春性冲动,禁欲的“圣女”,往往改造着男人。


既然是没长大的少年故事,两者缺一不可。


第五幕:李天然复仇成功

(高潮收尾,第一幕的问题得到解答)


其实讲到这里,你应该能体会到,杀朱潜龙的那场戏,拍得再怎样随意。


也不是姜文的态度问题了。


李天然的心魔,即不敢复仇,早已从巧红那里获得了宽慰与疗愈。


前面美国爹的保护令他软弱,中国爹的坑骗令他绕弯。


他需要的不是通过“找爹”进行身份认同,而是有巧红这样类似于母亲的女人,将其真正而又彻底地变为“体面的小伙子”。



结尾,李天然回到屋顶向巧红示爱,肉麻地说出“你才是医生,我是你的小白鼠”。


甚至要追随她离开。


只是借他肉身做着精神实验的巧红,洒脱到底,转身一跳,沉入乱世红尘。


自证姜文长久以来在创作中,对女性的真诚欣赏与不可碰触的遥望。


邪不压正,真侠不隐。


那位要黑色夜衣把自己遮起来的少年李天然,终于有资格接受巧红为他做好的白色大褂,重新立于房顶上。


再看眼北平吧……



年轻生命引发的瑰丽成长童话告一段落,往后去,战火与硝烟终将摧毁这座老城。


所有看过电影的人,应该都会放下好坏偏见地感慨一声:屋顶上的风景真美。


对于姜文来说,也许足够了,他并不喜欢听那些令他显得更为玄妙的解读。


整个故事,就是简单的复仇故事。



至于要人物与剧情,时刻保持着脚不沾地的嗑药状态,成为影片引来诟病的一大点。


人物一个个都没建立起来,剧情话赶话的空乏无意义,你说李天然有复仇的恐惧?我怎么看不出来。


代入主角李天然的视角,看不真切这个世界,因为我们也入了蓝青峰也就姜文设下的“局”。


一种姜文自己的“复仇”方式:


他要向从来不大对付的媒体复仇,在戏中揭发他们的胡乱报道。


他要向捧过也踩过他的影评人复仇,借史航的角色极尽讽刺之能事。


他要向不知如何投喂的观众们复仇,你越期待什么样的故事,我越要把它往意想不到的复杂里弄。


姜文的任性?姜文的恶意?姜文的野心?



与其揣测,不如沉浸在比电影更电影的世界中,去欣赏他用画面抒情,去理解他用荒诞说真实。


爱姜文,恨姜文,都不重要。


只需记住他就是那个包饺子只因想吃醋的讲究人,骑着车已走老远了,跟不跟上去,自请随意。


互动话题



你给《邪不压正》打几分?




推荐阅读


姜文小传 导演姜文

我不是药神 | 蝙蝠侠10周年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